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伟 《文史月刊》2010,(2):63-64
一、坚持要坐国产车1959年6月底,周总理重返庐山,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周总理在九江下船时,接他的轿车已在码头等候。会议配给总理的车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的一样,都是从苏联进口的吉姆车。但总理执意要坐国产轿车上山,而将吉姆车留给董必武、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后来湖南5次。第一次是1958年4月底,由广州乘专列回北京,途径株洲站停留半个小时。第二次是1960年5月15日,与毛泽东在长沙一同游览天心阁。第三次是1964年4月16日,陪同刚果客人到长沙会晤毛泽东,并到韶山参观。第四次是1966年2月26日,陪同加纳共和国总统恩克鲁玛到长沙会见毛泽东。第五次是1974年12月23~27日,专程来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百年潮》2013,(12):4-9
1918年8月15日,青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事,由长沙乘火车赴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走出湖南的长途之旅。他没有去法国,而选择留在北京。10月,经恩师杨昌济的介绍,他被安排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新闻纸阅览室书记。在北大不到半年的时光,毛泽东读了很多书刊,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这个过程和影响,一直深植于他的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4.
196 6年 6月 9日下午 ,晴空万里。一架北京飞来的银灰色的专机刚刚在杭州滑落 ,刘少奇、邓小平便步履匆匆下机 ,满面愁色乘车前往毛泽东在杭州的“休憩”处 ,汇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 96 6年 5月 4日至 2 6日 )的情况并请示工作。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因毛泽东在杭州 ,由刘少奇主持 ,会议主要有这样几个议程 :一是决定撤销由彭真主持制定的“二月提纲” ,撤销彭真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 )、陆定一(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康生、吴冷西、许立群 (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成立…  相似文献   

5.
1966年3月17~20日,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以下简称三月杭州会议)。对这次会议,《周恩来传》下卷作了这样的记述:三月十七日至二十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进一步开展学术界、教育界的政治批判。周恩来从天津回北京后,十八日赶到杭州出席会议。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也到会,杭州会议期间,毛泽东还因上海沪剧《芦荡火种》不能在北京演出,当面批评彭真是搞‘独立王国’。毛  相似文献   

6.
许志行 《百年潮》2011,(9):53-55
许志行原名潘祖圣,1902年5月21日生于江苏吴县。他14岁时辍学当了学徒,18岁时想继续求学,从做学徒的长沙逃到汉口。在此有幸与毛泽东相遇。毛泽东对他不愿做奴隶的精神及继续读书的愿望大加赞赏,要他回家等待,待自己回湖南后设法帮助他继续求学。1921年春,毛泽东当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事,筹办了“成年失学补习班”,遂写信,邀许志行来长沙读书。在毛泽东的资助下,许志行“在补习班高级部读书”,后考取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运动后,已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约许志行到广州担任宣传部交通局干事,负责与上海交通局(负责人是沈雁冰)的联络工作。许志行因此与茅盾相识,并结识了冯雪峰、宋云彬、许杰等作家。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回湖南发动秋收农民起义,许志行则到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此后,许志行与毛泽东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志行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上海格致中学、新成中学教书。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许志行获悉消息非常激动,写长信向毛泽东汇报20多年的情况。此后,和毛泽东多次互通信函。1957年夏,已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研组长的许志行应邀到北京,与毛泽东在中南海两次见面叙旧。随后,又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到韶山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7.
前奏1953年12月27日晚,一趟专列载着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悄然驶出北京站,向南疾驰而去。专列的目的地是风景宜人的杭州。这是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到杭州。他到杭州是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起草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事情还得从新中国成立时说起。新中  相似文献   

8.
1959年9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按规定应该配一辆豪华的“大红旗”轿车。刘亚楼坚决不同意,仍旧乘坐自己原来的“吉姆”轿车,并专门批示空司办公室主任不准换车。一次,工作人员趁刘亚楼到杭州开会的机会,把他的那辆“吉姆”轿车送到厂里去大修了。但是,由于车子问题太多,一时无法修好。为了不耽误去机场接刘亚楼,办公室主任便从国防部有关部门那里领回了那辆“大红旗”轿车。当刘亚楼走出机舱时,他一眼就看到办公室主任和停在不远处的“大红旗”轿车,脸上的笑容立即收敛了起来。主任赶紧走上前紧张地解释道:“那辆吉姆车正在大修,所以……”“我的车送厂大修了,你们可不可以从车队派辆别的车嘛,我认为没有车不是理由!”  相似文献   

9.
1919年11月14日,长沙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城的赵五贞自杀事件。毛泽东感到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应该大做文章。于是,从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起,他在长沙《大公报》上连续发表数篇专论,通过评论这一事件,阐述了他早期妇女解放思想。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希同仁教正。  相似文献   

10.
郑阳 《贵阳文史》2008,(4):18-23
1959年毛泽东视察了河北、河南、武汉,6月24日乘专列由罗瑞卿、垂任重陪同。经岳阳到长沙,住蓉园。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陪同者有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还有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和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毛泽东在韶山住了三天,看到了一些乡亲骨瘦如柴,但是乡亲们不愿“苦情重诉”,不愿让毛泽东知道“五风”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司徒雷登“魂归”杭州城,折射出中国开放的气度与胸怀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因为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而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当时在美国驻华大使任上的他,奉命于1949年8月2日离华返美,时隔59年之后,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在美国相关人员的护送下,安葬在他的出生地,中国杭州的安贤陵园,并将他在杭州的故居,修缮一新,辟为“名人纪念馆”,了却这位既是美国人又是杭州荣誉市民魂归故里的心愿。对杭州“名人纪念馆”来说,亦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其中有少数从长沙、哈尔滨等地来的学生,被请上天安门,并安排在大会上讲了话。这就揭开了红卫兵大串连的序幕。 毛泽东认为学生串连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他在8月31日第二次接见红卫兵时,表明了支持大串连的态度。消息一见报,刚成立的北京“红卫兵二司”立刻决定派三四千人到全国各重要地方,特别是上海、新疆等地串连,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文化大革命”。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学生,首先是离北京近的交通方便的大中城市的学生涌入北京,一天就有几万人。北京各大中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许多仁人志士,都为拯救祖国不懈奋斗。1918年6月,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打算进行“新村”试验,幻想实现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美妙仙境。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期间,读了李大钏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获得了广泛接触各种新思潮的机会,并多次拜访名人学者,两访长辛店工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14.
笑园     
《旅游》1994,(10)
在川流不息的北京二环路上,有一辆小汽车追尾撞到了前面的汽车上。前面汽车的司机下车后,看到自己豪华的凌志车尾已被撞得惨不忍睹,就对撞他车的司机说:“你会开车吗?”那个司机回答:“车我倒是会开的。”“哪你怎么把我的车撞了?”“我就是不大会停车。”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于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李普兄和我均是1918年出生,庚午属马,1938年相识于"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长沙文抗会")。它是"八路军长沙办事处"的外围组织,办事处主任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年长沙是抗日初期的后方重镇,国内不少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汇集长沙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如吕振羽、薛暮桥、操振球、翦伯赞、张天翼、周钢呜、司马文森、林森、林炎秋等。  相似文献   

16.
从1954年至1974年的20年间,毛泽东先后25次回湖南视察工作。每逢气候适宜,稍有闲暇,他都要到湘江游泳。据工作档案记载,毛泽东游湘江计有七次之多。具体时间是:1955年6月20日一次;1956年5月30日一次;1957年9月8日、9日各一次;1959年6月24日、27日各一次;1962年6月10日一次。1956年5月30日,毛泽东从广州乘飞机来湖南。由于当时天气闷热,他一下飞机就到湘江游泳。毛泽东从猴子石下水,向河中游去。当时湘江正在涨大水,因水势汹涌,护游人员被洪水冲散,一些人被洪水卷到橘子洲的小河道中去了。毛泽东水性极好,一直在大河道中畅游约一个小时后,毛泽东从牛头洲(现在的橘子洲头)上岸。尔后在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长沙市委书记秦雨屏的陪同下,到菜农家里走访。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青年时期,只参加过两个社团的活动,这青年时代的经历在他一生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这两个社团,一个是长沙的新民学会,一个是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  相似文献   

18.
古曰:“诗言志”,作为20世纪巨人的毛泽东,他所创作的绝大多数诗篇都与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6年6月毛泽东写就的《七律·有所思》就是这样一首政治诗篇,它真切地透露出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复杂运思。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已降临北京。月初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主席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使柳直荀烈士名扬四海,老少皆知,然而他究竟是怎样牺牲的,却鲜为人知。一、光荣而艰辛的革命生涯柳直荀烈土又名柳克明,笔名高方,1898年11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东乡高桥方塘冲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1912年,柳直荀考人长沙广益中学,1916年又考人长沙雅礼大学预科班,此时他即开始走向革命道路。1918年,柳直荀正式投人革命斗争,参与组织领导学生运动。1924年2月,柳直荀在毛泽东的直接培养下,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经杨开慧介绍,柳直苟与李淑一结婚。此后,他一直从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  相似文献   

20.
1921年7月23日,来自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包惠僧,日本东京的周佛海,以及列席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在上海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