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君 《纵横》2002,(10)
张梦白先生今年91岁,仍担任着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校友会的会长,每天准时到校园里的校友会办公室殷殷垂询具体事务,与海内外的众多校友保持着密切联系。在苏州大学的“学知楼”里,张教授高兴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老人穿着立领的春秋装,个头不高,略显清瘦,但腰板挺直,神气悠然。他的思路清晰,用江南口音说起东吴大学的百年历史如数家珍,不愧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女作家齐邦媛在她的自传性回忆录《巨流河》里谈到武汉大学原校长王星拱时颇有些片面和武断之词。齐邦媛是在谈缪朗山教授时说起王星拱的。她说:"缪教授自抗战中期起到武大任教……骂中国时局,骂政府……1945年2月初,警备司令部要逮捕他,他去见王校长,请校长保护。校长说无法保证,请  相似文献   

3.
江帆 《古今谈》2006,(1):63-66
说起南宋亡国那段历史,一般人大抵只知道文天祥,而不知他的太老师、同样是民族英雄并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深有影响的一代宗师江万里。  相似文献   

4.
在新和县,一说起格吉姆头巾,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阿布拉·亚森,因为他是当地仅有的手工编织格吉姆头巾的老艺人。走进阿布拉·亚森的家,他恰好不在。在宽敞的院子里,有一个炕,炕的右边是一棵很大的桑树,左边是三间房子,最里面的房子里放着一台旧的织头巾用的机器,墙边放着几个凳子,他的老伴告诉我,这就是格吉姆头巾诞生的厂房。站在厂房里,我不禁联想到这样一副场景:古旧的织布机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梭子在棉  相似文献   

5.
公扎  羽芊 《中国西藏》2007,(6):22-27
我早就听人说起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处长强巴格桑。 强巴格桑个子高高大大的,显得十分魁梧。他父母去世较早,7岁到17岁一直在寺庙里生活,没有上过学。参加工作后一直放电影,他的好多知识和汉话就是从电影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6.
说起安德烈,可能知之不多.但他的小指头在人类战争史上可以说功不可没,是它导致了人类首次空战以及空军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庄月江 《古今谈》2000,(3):36-37
前些日子,孔子七十五代嫡孙孔祥楷在一位朋友的办公室里看到一幅沈本千丙戌年(1946)作于西安(衢州)的山水画,顿时眼睛一亮。他有一枚印章就是沈本千刻的,已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这位朋友十分慷慨,听老孔说起这事,就将那幅画送给了他。老孔如获至宝。沈本千在衢州工作过很长时间,当时与他家过从甚密。  相似文献   

8.
我在2005年第5期《纵横》上看到《画家吴子深父女》一文,大喜过望,又感慨万分……吴子深先生是我60多年前的救命恩人。王铿先生在《画家吴子深父女》文中说:“吴子深富而仁”,的确,他不仅仁,而且具有仗义疏财之风;他既工于山水,又精于岐黄。他不仅曾为大名鼎鼎的杜月笙看过病,还为我这个在沦陷区里的穷孩子治好病。我又拜他为师,在他家足有三年之久。为什么无亲无故的我会在先生吴子深家有三年之久呢?这还得从1941年初说起。那时我12岁,由于父早亡,家贫,我母托亲戚把我从浙江海宁乡下介绍到上海东自来火街(现金陵东路附近)一爿典当做学徒。…  相似文献   

9.
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回忆当年在北京大学时的情景,曾动情地谈起邵飘萍。他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张作霖为什么要杀邵飘萍?这得从邵一生作为独立报人说起  相似文献   

10.
王吴军 《湖南文史》2010,(12):67-68
说起和坤,恐怕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他是清朝的大贪官,然而,和坤毕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尤其在男女之情方面,和坤也是有着无限柔情的。  相似文献   

11.
齐悦 《文史天地》2021,(3):58-62
一、从咏史诗说起 大明帝国长达48年的万历王朝,可谓有明一代最为繁荣富强的时期,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年代.中国与世界经济发生密切关系,伴随西学东渐,古老的东方大国发生着500年未有之巨变. 这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繁荣昌盛期,缔造者并非万历皇帝本人,他即位之初不过一孩童而已,在他天子生涯的第一个十年中,凡事听从元辅张居正指挥,...  相似文献   

12.
旅行轶事     
A.我是干部,家里没牛 为了搭便车我们在距离拉萨600多公里的一个乡足足等了三天。与我们同住的还有一个叫王先的人,他是从内地来的。第四天,乡文化站扎干事来了,他戴了一顶亲友从拉萨捎来的大沿毡帽,这顶帽子挺适合他,使他显得比昨天神气多了。扎干事说起话来与别的草原人一样的大噪门,从他说话的声音里可以感受到他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陕西采访时,与几位考古学家谈起盗墓。一位考古队长说起盗墓贼:"他们精通风水,能够准确判定墓穴的位置,那是祖传的功夫,"他眉飞色舞地说,"那厉害的一铲打下去能直接把棺木里尸体的脑门骨带上来。"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14.
他是美国第一家黑人娱乐电视台(BET)的创办人.1980年用15000美元起家开办电视台,20年后以30亿美元成功转卖第一眼看过去罗伯特·约翰逊并不起眼。他中等身材,一脸谦和的笑容,说起话来沉稳轻缓,手上的戒指和腕表款式也都很平常。他坐在办公室里,完全没有亿万富翁的派头,倒像是位大学教授。办公室的装修风格一如他的为人——简约,但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  相似文献   

15.
刘乾坤  王定浩 《旅游》2003,(3):10-10
在四川的古镇中,上里独树一帜,朋友中去过上里的人不少,说起古镇的建筑,古风古貌,以及纯朴的民风,牙缝里挤出的都是少有的满足。进入上里,首先还是从桥说起。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9月,笔者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大院老干部活动中心对李亚平先生做了一个访谈,以他的视角全面记录其父亲李务本的戎马一生,以及为新中国建设事业作出的贡献。李先生说起话来非  相似文献   

17.
《沧桑》2002,(4)
人的一生,有的故事少,有的故事多。贾植芳先生是属于故事特别多的那种人。六七十岁之前的故事,大多在《狱里狱外》这部回忆录里讲过,这本书2001年香港出了增补版,他传奇般的经历曾让海内外不少学人唏嘘不已,可他的人生故事远没讲完,至少从“文革”开始之后这三十多年便没系统整理过。笔者有幸同贾老相识多年,一次次地听过他许许多多的新老故事,这里择几则有趣者供读者一哂。为避免第三人称的加油添醋,特以口述记录形式整理之。  相似文献   

18.
平措快跑     
“我的故事很有意思,真的。”平措说。我和平措是在一堵电视墙前认识的。平措有着藏族人特有的淳朴面孔,笑起来腼腆而可爱。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也很标准。那天早上走进平措充满阳光的小家,他亲手做了酥油茶招待我,并带着我在他小家的每个房间里参观。在他家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那份满足感。眼前的一切对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也许太过平常无奇,但对于平措来讲确是无比幸福。他的故事该从他的家乡说起。  相似文献   

19.
1942年春夏之交,北平文化界忽然传开:“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董鲁安教授看破红尘,已去五台山当和尚,遁入空门!”有人指出,这是继李叔同(弘一大师)出家之后,又一位学者削发为僧。那么,董鲁安教授离家出走的真相究竟如何?这还得从董先生其人说起。他于清光绪三十二年生于北京西城一个满族镶蓝旗的家庭里,少儿时代,即目睹清廷一再丧权辱国的种种现象。他先后在市立第三中学和高等师范读书,1918年偕张石桥、曹葆青等创办平民学校,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亲自参与火烧赵家楼。后在天安门集会时被军警圈往北大第三院囚…  相似文献   

20.
在泉州市西街台魁巷一处幽静的私家宅院,笔者访问了平生具有传奇色彩的黄远先生。年逾八旬的黄远老人气色依然很好,一说起他与英国战俘彼得长达半个世纪的情谊,黄远先生兴致很高,他高兴地说:“彼得9月份又要来中国和我见面,这是他第四次来中国,去年我和我的儿子也应邀到英国去探望他。他这次来要先去北京登长城,然后去游三峡,再到苏州、杭州游览,最后到厦门、泉州和我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