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国强,196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研究、"文革"史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等领域,出版《亲历"文革"——十四位南京大学师生口述历史》《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政治思潮研究》《遥想盛世——人治的理想与现实》《国共两党关系史》等著述。日前,本刊编辑汪丽就新史学观念下的"文革"史研究及史料的选择应用等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名画会"是第一个在野的艺术团体,比星星画会更早,存在时间也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与"文革"艺术背道而驰,反对将艺术作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倡导"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云 《史学月刊》2007,5(11):100-106
近50多年来大陆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研究,除了"文革"期间的停滞,总体上是进步的。"文革"前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分析与评价,是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观点作为准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着重论述五权宪法的阶级属性与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中国革命史的范畴,通过转换视角、拓展范围、尝试新方法,深化与细化了以往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但不少论著只是重复前人成果,对有关五权宪法思想的史料与史实的研究仍重视不够,若干重要问题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1980年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巨变中的微妙节点上。此前,"文革"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左倾"狂潮的压制,几乎让几代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言说的勇气,也封杀了他们对人性的体认和对自我存在的肯定。而当这种封闭的意识形态终于做出解锢的姿态时,整个社会却陷入了一场看似热闹的尴尬冷场中。  相似文献   

5.
<正>1975年春节,我国正处于文革动荡后期,彩色影片《创业》突破"四人帮"禁锢在全国公映,一石激起千层浪。文艺界意识形态的斗争,历来  相似文献   

6.
何申 《文史精华》2006,(6):53-58
著名作家何申的新作《我的烦恼的“工农兵学员”生活》,记述了他在不正常年代的一段不正常的生活。文革中的大学,与文革前所谓“十七年教育”的大学和文革后恢复正常教育的大学,是截然不同的,是中国教育史上绝对的另类。政治运动不断,帮派矛盾重重,在一个文明之所却文明难觅,在一个斯文之处却斯文扫地,焉能使人不烦恼?“工农兵学员”生活是文革史料中较为罕见的,故本文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提出"撰述"与"记注"的分别,后人多以此论上承刘知几"当时简/后来笔"之分。其实两人的分类项目并不对等,态度上也各有轻重。刘说倾向于"历史写作有两步骤",而章学诚欲强调"有两种人,兹有两种历史写作"。此说为近世所重,背景是"新史学"运动带来的"史料"观念革新,与章学诚发论时的情境已大异其趣。近代史学对"撰述/记注"的解读,基于"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下差异,与章学诚担忧"书繁重而易失"的心态几乎相反。对这个过程加以考察,能呈现一个史学论点在不同学术史语境下的含义变迁。  相似文献   

8.
怎样评价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解放以后,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曾经取得很多成果,但也出现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文革”前及“文革”中,由于“左”的影响,理论界和学术界长期存在着拔高的现象。这种倾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得到克服,然而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不适当地贬低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的理  相似文献   

9.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1,(10):91
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发动得还少吗?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哪一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类小报,简称文革小报,它是研究文革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文革小报一般由地方群众组织创办,刊载符合该组织政治倾向的社论、评论及批判文章,选择性地转载同一政治倾向的其他组织的文章,刊登来自中央或省的会议或文件及其相关精神,反映不同派系组织之间争斗或争论的问题,适量刊  相似文献   

11.
当前理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陆水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社会科学若干领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现综述如下。文学领域:消解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倾向从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理论界受西方文论的影响,提出种种消解文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理论观点,并相当...  相似文献   

12.
章涧青 《百年潮》2004,(1):49-54
引子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一伙什么样的罪犯?一般人都知道他们犯的是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的政治罪,而实际上,他们还是一伙大贪官,是窃夺国家及私人文物的窃贼.这后一点,知道的人不多.现在一些中青年人有一种奇怪的倾向:因为痛恨腐败,便认为"文化大革命"有理,认为"文革"是一场反腐败的、正确的革命.此倾向实大谬也.  相似文献   

13.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于当下中国的错误社会思潮之一,其以历史唯心主义的选择论为逻辑起点,以反历史、反科学的态度及政治诉求,否定主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意识领域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支力量。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部分史学研究陷入理论和方法的误区,表现为对历史客观性、可知性,历史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否认,以"超然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为价值取向。严谨的史学研究,应当对历史虚无主义抱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坚持合理价值取向,回归历史现场,从史料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用逻辑严密、史料扎实的历史作品,给予历史虚无主义以有力的回应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北伐前后史学研究中曾出现“史料的广泛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这两种倾向并存的诡论现象 ,本文即以这一长期为学界忽视的现象为中心 ,探索当时新旧史学见解歧异之所在 ,特别注意考察这一现象与疑古倾向、“二重证据法”的关联。当时新派学者刻意扬弃正统而注重异端 ,形成一种从边缘重写历史的倾向 ;他们为进入世界学术之林 (即“预流”)并与西方争胜 ,而更多关注西方汉学家重视的研究领域和材料 ;这些因素都直接间接影响到学者的史料观 ,既极大地扩充了史料 ,也导致轻视常见文献的取向 ,影响相当广远  相似文献   

15.
严耕望是享誉世界的史学家,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中国历史地理学方面卓有成就。他以学问为生命,一生以做"坚强纯净的学术人"自守,深受学界尊敬。他的巨大学术成就,体现出鲜明的治学风格。其主要表现:在学术路径上是通过专精以达博通;在研究旨趣上,倾向于做实在具体的研究,不做抽象理论的研究;在资料运用上,主张把研究建立在基本资料上;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通过对史料的考辨、归纳、统计而得出结论,而不倚重新奇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一个著名史学家,他提出的中国现代史学"四大家"观点,对二陈、吕思勉、傅斯年、唯物史观等所作的评论,均有其独到的视角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本《红楼梦》,产生了"红学"。文革浩劫,前后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那么,是否应该设一门"文革学"呢?在"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别有用心地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不少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推动着"史料论式的研究"向前发展。例如,2007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上,关于史料论式的研究成果经常会占到一定比例,在综合讨论的环节,这一主题也时常被提起,不仅如此,参加该研讨会的青年学者中,已有同仁将史料论式的研究成果整理为  相似文献   

18.
粟霞 《攀登》2020,39(3)
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使用与建构,不仅揭示了既往哲学认识论中存在的"颠倒"现象,也超越了一般政治实践中的"理性"目标。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观照维度不同,前者侧重于揭示私有制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非独立性及特定的利益指向;后者倾向于展现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描述它对社会整合的价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强化物质基础、警惕外来不良思想的蚕食,也需要凸显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借助科技创新的成果来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19.
图书介绍     
《炎黄春秋》2012,(6):56
1949年以来,中国有过诸多政治运动1951—1952年是"三反"、"五反",1957年是"反右",1959年是"反右倾",1963—1966年是"四清",1966—1976年是"文革",中间还有"镇反"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意识形态领域批判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20.
大字报简史     
杨凯 《文史精华》2010,(10):32-36
从反右到文革将近20年时间,大字报在社会上时时处处可见,老老少少皆知。如今,这个含有揭发批判、坦白交代、呼吁倡导等功能的"武器",已鲜为人知。关于其解释、渊源、发展和终结,辞书没有记载,亦乏人问津。《大字报简史》一文以不长的篇幅,承载了厚重的史料,提供了人们对大字报的了解和思考,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