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荣  陈韵茵 《中国地方志》2023,(1):38-47+125
朱希祖作为民国《广东通志》的编纂委员,致力于志料征访、体例创新、篇目革新等工作,其所撰《广东通志略例》表现出求“新”求“变”的旨趣和特色。他与温廷敬因修志理念的分歧所引发的体例之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近代方志转型背景下传统方志革旧鼎新的内在要求。而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所倡导的学术研究与方志编修并举的修志模式,不仅推动《广东通志》体例、篇目和内容等的革新,还促使以方志为基础的传统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而形成近代方志转型与学术演进双重互动的历史格局。  相似文献   

2.
1932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一改政府官方主导省志编修的历史格局,借助中山大学优势教学资源,通过志料征访、篇目制定与体例调适等举措,开启了近代中国大学修志的先河。通志馆同人朱希祖与温廷敬因修志理念分歧产生体例之争,随之而来的人事变故使得通志馆的运作波澜起伏。校长兼馆长邹鲁倡导编纂适应时代的省志,开创性地将学术研究纳入修志实践,推动了志书的编纂进程,促进了编纂方法与修志理念的革新。民国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创设与运作的曲折历程,反映了社会剧变背景下修志理念、学术思想与人事关系等的交织纠葛,折射出近代方志转型的复杂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6月 3 0日 ,《上海防疫史鉴》出版座谈会暨读志用志研讨会在上海通志馆召开。该书撰稿单位《上海市卫生志》编者 ,各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上海通志馆馆内人员 2 0多人出席。该书主编、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通志馆负责人朱敏彦出席并主持会议。他首先介绍 ,《上海防疫史鉴》的编纂出版是为了服务于当前抗击“非典”的中心工作。他说 ,尽管抗击“非典”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上海防疫史鉴》的编纂出版 ,给方志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方志工作如何更好地读志、应用地方志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与会者进行了热烈而…  相似文献   

4.
在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热潮中 ,我们在这里举行广西通志馆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会。受李兆焯主席委托 ,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广西通志馆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 ,并借此机会向全区修志工作者致以诚擎的问候。今天 ,我们纪念通志馆成立 70周年 ,一个机构能够成立 70年确实非常不容易。回顾 70年走过的路 ,我们感到有很多的内容。我体会有那么几点 :一是方志确实体现了是官书 ,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编纂。解放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就说 1 985年以来吧 ,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都高度重视修志工作以及与修…  相似文献   

5.
曾荣 《沧桑》2014,(5):1-4
梁启超首倡"方志学",其背景是近代方志发生重大转型。本文首先梳理梁启超方志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旨在探索梁氏运用现代学术方法考察方志学的研究理路,厘清近代方志转型时期方志学理论构建的历史脉络与渊源流变。以近代方志转型的视角,探析近代方志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对于当今方志学理论建设和方志学学科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考察近代方志学渊源与转变的历史,认为发源于"编纂之学"的方志学理论,在近代方志转型的背景下,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有了新的变化;而受西学影响,"分科治学"大行其道,时人在修志实践中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方志学重心亦由重视"编纂之学"向以"专门学问"为旨归转变,伴随着近代方志学学科体系的不断构建,方志学亦趋于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可以说,历代方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对近代方志学渊源流变的考察,可以窥探方志学基本内涵衍化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为当前全国方志编修以及方志学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1997年7月大学毕业,无数次向别人解释"三个韦"涵义的我,踏入许多南宁人不知道的康乐小路,走进许多人不知道的广西通志馆大门,从事许多人不知道的方志事业。我最初的工作岗位是《广西地方志》编辑部,之后,转到市县志指导处,现就职于古籍整理处。初到期刊编辑部,有点失落,因为自己不能从事主业,如市县志、通志编纂。同时,又听说某领导强调,必须让我这个初上路者先到期刊编辑部工作,从期刊入手,掌握了方志理论与编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的方志搜求热,持续时间大约从民国初至抗日战争之前。对于这次方志搜求热,以往研究方志史绝少关注。本在搜集、研读档案、图书目录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国内各大图书馆、各级行政机构与通志馆、国外图书馆、私家四个方面来分析它们在民国时期方志搜求中的具体表现,初步勾勒出民国时期方志搜求热的历史画像,为研究民国时期的方志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曾荣 《巴蜀史志》2014,(6):32-35
民国年间,四川省政府曾两度设立省志编修机构,均因时局纷乱而未能竣事。其中,以1942年创立的四川省通志馆组织机构最为健全、人员配备最为齐整、修志经费最为充足。在长达七年的修志时间里,李肇甫和陈延杰先后担任四川省通志馆馆长。期间。虽然因战乱和政局更迭的影响,通志馆未能实现最初编修计划,但在调查采访、蔸集资料、聘请硕学等方面作了大量努力和实践,并于两年时间完成《四川方志简编》一书,可谓于乱世中取得修志成果,实属可贵。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方志转型的多重因素中,报刊上刊载专论、书评、图书广告等形式的方志批评发挥着重要作用。专论多出自方志学精英之手,实现了由重印象感悟式的传统方志批评向较有系统性、较富有思辨特点的近代方志批评转变,引领了近代方志转型的方向;专栏刊发以学术批判为目的的方志书评,营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方志批评舆论空间;方志类图书广告是市场营销语境下方志批评的一种形式,使方志常识与方志理论在一般知识阶层中传播。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方志》是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即广西通志馆和广西地方志协会联合主办的 ,具有指导性、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地方志刊物。双月刊 ,有国际标准刊号和国内统一刊号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 0 0 2年度 ,本刊紧密结合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 ,继续以探讨方志理论 ,指导志鉴编写 ,反映广西古今地情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 ,设有方志论坛、续修研讨、志鉴编写、志书评论、工作研究、地情资料与研究 (包括史志资料考证 ,重大专题研究等 )、广西古今 (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民俗、地方风物、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等 )、志坛信息等基本栏目…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很多学者将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视为中国近代方志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然张其昀所谓的"方志学"仅是区域地理学的代称,《遵义新志》也是在其"方志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与中国传统方志不同的"新方志",实为遵义区域地理著作。张其昀并未对其所谓的"新方志"和传统的方志加以明确区分,这就可能造成两者概念的混淆,或是学术界将《遵义新志》纳入传统地方志范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国通志馆创建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经历了抗日战争前的兴盛、抗日战争时的中辍和抗日战争后的恢复重建三个阶段,形成了政府主持创办、学者参与纂修、社会多方互动的修志格局,不仅编纂了一批高水平的通志,而且推动了全国市、县志书的纂修。研究民国通志馆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方志机构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2009年,对广西方志人来说是大喜之年。今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同时迎来了广西社会主义方志事业的第50个春秋。1959年8月,自治区通志馆的成立,标志广西新方志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今天,各位专家、学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回顾50年所走过的路程,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方志》是广西通志馆、广西地方志协会联合主办的 ,具有指导性、学术性和资料性的地方志刊物。双月刊 ,有国际标准刊号和国内统一刊号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 0 0 1年度 ,本刊紧密结合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 ,继续以探讨方志理论 ,指导志鉴编写 ,反映广西古今地情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 ,设有方志论坛、续修研究、志鉴编写、志书评论、工作研讨、地情资料与研究 (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民俗、地方风物、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等 )、志坛信息等基本栏目。重点刊登续修研究、志鉴编写和反映广西地情、开发志书资料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1959年自治区通志馆成立不久,我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调到自治区通志馆,开始认识和接触自治区副主席莫乃群。那时他兼任通志馆馆长,我负责通志馆办公室工作,成为他的助手。1969年,通志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我被下放百色地区工作,与他没有联系。1981年9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通志馆,他仍兼任馆长。为尽快组建修志班子,开展工作,他亲赴自治区科委找我,动员我回馆搞修志工作。他说:“要把修志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这项事业很有意义,我希望你回去我们共同一起工作,继续完成修志任务。”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  相似文献   

17.
方志性质是方志理论研究的核心和方志学的立足点与奠基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方志性质的研讨,经历了一个"之"字型。《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前,方志性质研讨十分热络,出现几十种不同观点,"资料性著述"说渐成主流认识。《条例》对方志性质给出工作定义后,方志性质研讨明显"降温"。之后,方志性质的学术研究持续,但热情远逊于前。其实,还有相当多的课题如方志性质各说的继续研讨争鸣、方志性质概念的涵义、方志性质所指为何、与方志性质相关的基本概念辨析、方志性质由什么决定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安徽通志馆是民国时期安徽省专为编修《安徽通志》而成立的修志机构,从1931年开始编纂志稿,至1934年完成《安徽通志稿》157卷。由于经费支绌,1935年,安徽通志馆工作被迫停顿。1946年9?月,安徽通志馆恢复建立,因与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的矛盾,通志馆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9.
民国广西通志馆馆长封祝祁先生传略秦邕江封祝祁(1876—1959年),字鹤君,别字檗庵,广西容县杨梅镇石岭村人,广西近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民国时期被骋为广西通志馆馆长。封祝祁出身于容县著名的石岭封氏家族。其父封蔚扔〔1830——1891隼).字小霞....  相似文献   

20.
广西旧志整理的基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地方志著述从比较正式的图经算起,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就正规体例的方志而言,则始于宋代。1949年以前历代编纂的方志总量,可考者大约有《广西方志佚书考录》汇集的321种佚志,加上现存的250种方志(含山水志、寺庙志),合计571种。在现存的广西250部旧志中,明代约12种,清代约145种,民国约93种。主要存藏于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和广西通志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