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的满族,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而满族食俗,则是构成这些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满族的民族生活和思想的一种反映,并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民族的特性。本文仅就清代满族在民间和清宫中的有关食俗,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书上,有句话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我们试一研究清代二百余年中,官吏的捐纳制度,就是一种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虚衔到实衔、由涓涓细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终至积重难返,对于社会起到严重破坏瓦解的作用。一、清代官吏的任用概况清代承明代的政治体制,随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因革损益,其对官吏的任用,大概可分为四个途径:①学校教育与制科登进清代关于人才的培养是在中央、行省和府、厅、州、县三级设学校以培养人才,北京沿明制设国子监(明初名国子学,后分为北监和南监),入学的人统称监生,府…  相似文献   

3.
敦煌清代粮仓杨俊敦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虽历经沧桑,附近仍保存了很多石窟、古遗址、古建筑。在敦煌市城南,至今还完整保存的8座清代粮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市粮食局还在继续任用。据市粮管人员介绍,它储在的粮食3~5年不倒仓换库,仍不变质,不发霉,...  相似文献   

4.
满族统治者在奉天地区文官的选任上,以满官为主、参用汉官。通过对奉天文官选任中民族选择性的研究,为清朝奉天官制乃至整个清朝地方官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民族畛域的角度,透视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意识与"首崇满洲"的治国理念,以及清朝统治者对汉官的任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巩固满族(含满、蒙、汉军旗)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官缺制度作为清王朝人事上的组织原则与实现形式,实质上体现了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的分配和调置,对满族的同治地位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通过对官缺的形式、形成原因及官缺制度对清代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封建社会中,民族间的不平等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伴随阶级统治而存在的,必然是民族关系上的主从之分,高下之别。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民族关系划分为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是数以千年计的历史现象,列宁关于沙皇“俄国是各族人民的大监狱”的著名论断,是人所共知的。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清代在西北所推行的食盐政策进行了探讨,认为清代在西北盐政问题上采取了求实的态度,将盐政与民族关系、边疆安宁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考虑,采用了因地、因时制宜的方针,比较好地适应了西北的社会发展状况,对稳定西北边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康熙、乾隆两朝,更是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史称“康乾盛世”。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为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最后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格局。清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少数民族有50多个,他们不仅与邻近民族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与清政府保持着频繁的经济交往和紧密的政治联系,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分布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各民族…  相似文献   

9.
黄民初 《民俗研究》2001,(3):187-188
在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陈列的少数民族文物中,有一件清代傣族土司的龙袍,它弥足珍贵,中外来宾视之莫不产生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0.
汤洋 《满族研究》2017,(2):39-44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和影响的民族,今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很有特色.这些都得益于满族统治者重视自己的政治、军事谋略,他们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孙的学习之外,对本民族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并在不同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民族的教育,因此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代茶马贸易作为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手段,存在官营与民营两种基本形式.在官营与民营的博弈中,民营贸易成分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迫使清朝不得不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因而,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虽然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促进了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看似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总体制度框架的约束与具体民族政策的影响,终究还是未能满足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藏民族交流.  相似文献   

12.
马政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制度,与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本文从清代西北的范围;清代马政的总体情况;清代西北的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地区马政的具体情况等方面来探析清代西北马政对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一部分汉人特别是八旗汉军自编入旗籍始就不断满化,他们摒弃汉姓,改从满姓;习国语骑射;改从满俗。经过200多年的演变,这些汉人在民族心态和政治立场上已经心向满人,并自称满族。  相似文献   

14.
在有清一代历史上,满汉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尤其在清初的一段时期内这个问题越发显得突出。对清初的统治者采取合理而正确的手段,积极调整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使居于东北的这一少数民族能够长驱直入山海关,迅速占领北京,入主中原,逐步统一全国等一系列问题,清史和满族史专家多有论述.本文试就在这一过程中,从满汉关系的另一个角度,即清初历史上归降汉宫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尝试性概述。努尔哈赤是清朝大业的奠基人,他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其祖、父十三副道甲起兵,开始了征伐战争,逐步统一散乱的女真各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驿站是国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进行通讯联络和交通运转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传达统治者的意志和命令,加强对地方统治的重要工具。同时,驿路的开辟和建设,又有力地推动着整个交通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  相似文献   

16.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它不仅统治着中原广大汉族地区,同时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也实行着有效的管辖,经过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经营,使清朝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与发展,奠定了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版图。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清王朝之所以能够在清代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应该说和它推行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清王朝作为封建政权,其在边疆民族政策上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失误的教训。总结、探讨清代边疆民族政策,对今天我国边疆开发、民族团结、边防建设等方面均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本文仅就鸦片战争前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民族统治政策作些初步论述与探析。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满汉毕竟都是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民族的融合过程。明清鼎革以后,满汉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剧烈冲突到长期磨合,进而逐渐融合的过程。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服饰的改变。顺治二年六月,清廷下令中国南方各地军民人等一律剃发,改从满人服饰发型,否则军法从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留头不留  相似文献   

18.
清代甘肃进士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甘肃进士的区域分布总体上受自然地理条件、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影响;秦州和武威两地进士中式较多,地方书院教育和在任地方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其他省份相比,清代甘肃进士中式数量偏少,其中陕甘长期合闱影响甚巨,同时甘肃地方社会支持乏力,以及本土的经济状况、社会动乱等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明谊(1792—1868),字古渔,姓托克托莫特,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生于蒙古正黄旗的一个官宦家庭。祖父策丹曾任副都统之职,兄明训历任吏部右侍郎,内务府大臣和副都统等职。在官宦家庭的熏陶下,明谊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从政为官的道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明谊考中二甲进士,被授为兵部主事。其后他担任过则例馆提调,马馆监督和张家口税务监督等官。道光十八年(1838年)春,明谊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府任用。同年三月,被任命为广东琼州知府。琼州即今海南岛。明谊任琼州知府三年,道光二十一  相似文献   

20.
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1635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后被逐步演化成满族,从此满族历史进入了新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满族无论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则反映了满汉民族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