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街道的命名大多与不同时段的历史有关联,全国的"三山路"基本与福州会馆相关。筑城的三山路作为街道名称,存在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它的变更由来,记录了贵阳城市发展的片段。  相似文献   

2.
合群路,夜夜无眠。这条六七百米长的街道,是贵阳人夜生活的一个标志。而在王小朋眼里,热闹的合群路夜市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9,(7):12-13
客家人的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莫过于三山国王与公王信仰,如同福佬人信妈祖一样。“公王保外乡”,一如妈祖林默娘保出海的航船平安一样,三山国王是专门保佑上外乡闯荡的客家人。但是,各地关于三山国王的“根”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当年在潮、惠、梅交界处,有三座名山,即巾山、明山、独山,这三山国王分别为隋代的连、乔、赵三姓首领,因为救驾有功,被封为这三山之王。一说是,三山国王,分别为红脸、黑脸、白脸。红脸者为铁匠,天天面对炉火,脸焉得不红?  相似文献   

4.
粤北韶城(亦称曲江古城)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要街道,名为风度路,该路段曾建有一座“风度楼”。风度楼和路的得名均与纪念张九龄有关。然而,为什么不叫“九龄楼”和“九龄路”,而以“风度”命名,说起来颇有诗意,其经历饱经沧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山五园为研究对象,借助Python爬取三山五园游客评论数据,并借助ROST CM6网络文本分析工具对三山五园游客感知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游客对三山五园文化遗产总体感知为积极态度且具有明显的偏好性,游客的部分消极情绪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与设施两方面,并从保护原则、部门协同、产品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潮州历来有祭拜鬼神的民风民俗。在信仰方面属于多神崇拜,无论是祀奉的对象,还是奉拜的方式都种类繁多。就祀奉的对象而言,有土地神、天公(太阳神)、月娘(月亮神)、关帝爷、三山国王、妈祖等等。一个村子、一条街道可以有自己独有的保护神,一座山、一片水、一棵老树等无生命的物  相似文献   

7.
《贵阳文史》2014,(6):9-10
正中华北路地段直至1626年建外城之前还在贵阳城北门外,之后才逐渐形成街道。原来从老城北门(现喷水池附近)开始的路段依次叫黑石头街、广东街、南京街,这是贵阳旧时繁华的商业、金融中心。1927年,贵阳城修建马路,黑石头街、广东街合并改称为西成路。1929年,在该路南端——也就是现在喷水池的位置建贵阳最早的城市广场,中央树一尊周西成铜像,民间俗称为"铜像台"。直至1936年才将西成路、南京街合并改名为"中华北路",与中华中路、中华南路组成南北向的中华路。1941年中华路拓宽到9米,从六广门至大南门全铺成石块路(与今天省府路东段尚存的路面一样),而六广门外的街道叫市北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广州恩宁路为例,通过定量统计比较了不同利益群体对于街道空间意象的感知差异,研究揭示了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三类利益群体对街道空间意象感知的显著差异性。基于对街道空间的使用目的的不同,各利益群体在街道评价中均对自己需求的功能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其次,在空间感知方面旅游者对于街道空间的感知均优于居住者、经营者,且更贴近于历史街区的要素特征;再次,认知地图方面,居住者、旅游者、经营者对街道功能有着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从而导致三类群体在街道空间认知层面的相对扭曲与变形。研究最后提出,在全球性流动空前提高的时代,基于本地居民福祉的场所是维系地方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应引起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名战例很多,赤壁之战即为其一。但赤壁之战的决策地却罕有人知,其实就在丹徒。今镇江西北京几路北侧,有座山势雄峻、景色清幽的山峰,名叫云台山,后又名为蒜山。登山环顾,三山雄峙,一江横陈,南郊迭翠,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10.
《贵阳文史》2015,(2):10-11
<正>省府路,东头和西头分别与南北向的文明路、忠烈街和中华中路相交;富水路从中穿过,将省府路分成上下两段,下段路面和城里其他街道一样是柏油路,而上段路面还保持着70年前的石块"高级路面"的原貌。这条500米长的街道,自明代以来一真是贵州全省的行政中枢。明成化十年(1474年),贵州巡抚宋钦在此建巡抚都察院署,清代在此增设"抚台"、"抚军"、"抚院"衙门。清顺治十八年(1661  相似文献   

11.
在汉口洞庭街黎黄陂路口,有一条向西南方向分岔的街道,这条街现名叫鄱阳街。不过,从前的鄱阳街只是指合作路到江汉路之间的一段,而从合作路到黎黄陂路的这一小段街道,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名字叫三教街。  相似文献   

12.
冶山怀古     
早就听说冶山了。 冶山.又称泉山。福州地理俗语有“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之说,冶山作为屏山支脉,就是“藏”起来的三山之一。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毡场山亭记》残碑记载,唐刺史裴次元曾在山南辟毡场,营置诸多景致,还有“桥度、台眺、心逸、思畅,自然逍遥”等描绘语句。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20年代后期,旧汉口的市政府办公楼房设于今民主街多闻里,当时以府址为中心,将其周围的街道均冠以“府”命名,如府东一路、府西一路、府南一路、府北一路。行人走到这一带,无论来自任何方向,从住户门牌上看,都可以找到府址。既有一路,当有二路、三路等。解放后,这一带路与街的区别,规范为南北走向为路,东西走向为街。  相似文献   

14.
三山国王文化,是自古至今,粤东潮汕与台湾民间盛行的信仰,甚至传到马、泰、新、越、印尼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它牵涉到粤民移台史、民族史、华侨史、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面,已引起两岸学者及日本、美国有关专家的高度注意。1996年汕大出版社出版吴金夫《三山国王文化透视》、1999年5月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贝闻喜、杨方笙主编《三山国王丛谈》、200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贝闻喜《潮汕三山国王崇拜》等。  相似文献   

15.
积庆里     
积庆里是汉口最繁华街道六渡桥附近的一个大里份,存留着世界上罕见的日军“慰安所”遗迹,如今充盈着众多贩卖服装、鞋帽的小商贩。李紫云与同善里积庆里主出口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中段南侧,东边紧挨东来顺清真饭店(有伊斯兰风格的圆形屋顶),西边为清芬路,北对民意二路。积庆里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圆明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精华,如今已成为我们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2012年海淀区正式建立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标志着三山五园的再次复兴。圆明园作为三山五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再次复兴的转型道路就是产业化。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圆明园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次从运用新媒体传播重现圆明园繁华盛景和利用圆明园文化内涵打造有价值的产品两个途径分析圆明园文化产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远昌 《旅游》2009,(10):70-70
平江路是老苏州的一块底色。不仅有千年古河特有的温润,还有江南巷弄散发的厚重气息。 平江路纵贯苏州市东半部的平江区.南北走向,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端临近拙政园,南眺网师园,全长1606米。说是一条路.其实是一条不能再窄的巷,一条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东半城的主干道。  相似文献   

18.
林伟扬 《南方文物》2011,(2):188-190
双杭街道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中南部,被誉为"全闽第一江山",也是"闽商"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双杭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包括星安河以北、延平路以南、东到中亭街西沿、西至白马路东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燕华 《旅游》2002,(4):45-45
五月的青岛,蟹子开始黄了,天气也好,是来解馋的好时机。市井青岛城比起北京城来自然是小得多了,但是路却并不好找。因为北京的街道都是  相似文献   

20.
天桥的兴衰     
天桥是北京平民化的集中地,光怪陆离的风貌构成近代宣南的一大景观。天桥之名,源于跨在东西龙须沟上的一座桥梁。清乾隆时期,天坛、先农坛之间尚无市房街道,只有雍正七年修筑的供皇帝祭天使用的一条石砌御路。位于这条御路北端的桥梁即名天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