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9,(2)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览中展出的元代倪瓒的设色山水《水竹居图》,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倪瓒的传世作品中,多为水墨山水、竹石,其设色山水仅寥寥几件。他在晚年所画的一幅设色山水《雨后空林生白烟图》原藏故宫,现藏台湾,相传是他的得意之作。据《清河书画舫》记述:"《雨后空林生白烟图》,大幅。纵横满纸,层叠无穷,且设色脱化,较‘城东水竹居小景’尤觉近自然。当为迂翁晚年第一名品。"另有一幅设色山水《山阴丘壑图》曾见于著录,但已不知下落。因此这幅《水竹居图》就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1~3日,故宫博物院接连举办了"赵孟頫书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荷兰的四十三位代表参加了两个会议。其中十九位学者在有关《千里江山图》的会议上发言。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千里江山图》及有关宋徽宗朝青绿山水的研究;二,青绿山水画演变的关键阶段和青绿山水画史的建构;三,其他青绿山水画家及作品的个案研究。第二三方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公元385—433)是我国古典山水诗派的奠基人,在他那充满奇致逸韵的山水诗中,景物描写与理语陈述相映生辉。其《山居赋》即云:“研精静虑,贞观厥美。怀秋成章,含笑奏理”。所谓“厥美”,便是指自然景物之美;而“奏理”意谓在山水审美时悟得人生至理。“赏心”一词曾数次出  相似文献   

4.
郭浩满 《收藏家》2013,(8):I0009-I0009
总有许多大美隐匿在山水之间,也许原本只是众人熟视的一些通常意义上好看的景色,当艺术家捡拾起来,笔塔点化之下,让我们陡然看见了那些我们不曾见过的侧面。这些侧面拂去尘埃,直达性灵,还原乍命本真的吟唱。这样的艺术家是大美之上的开掘者与创造者。徐惠君便是这样的一个山水画家。  相似文献   

5.
李理 《美成在久》2023,(2):26-36
<正>2022年1月7日至4月10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古代山水绘画专题展,即“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该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藏手卷山水画展”之后,推出的又一个与山水题材相关的专题展览,两者皆以山水为主题,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前一场画展是舒缓的横卷,让人在卧游研读中细细品味山水之美;后一场画展是立幅大轴,使人豁然沉入峰峦林壑、曲水横坡,于流连忘返中失却归途……两场展览均受到观众喜爱,其反映的深层含意只有一个:中华山水之美,早已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深藏于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2020年1-4辑封面用图为《丝路山水地图》(部分)。《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幅宽59厘米,长30.12米,约绘制于明朝后期。图幅范围东起于嘉峪关,西终于天方,录有211个地名,直观地展示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反映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2020年1-4辑封面用图为《丝路山水地图》(部分)。《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幅宽59厘米,长30.12米,约绘制于明朝后期。图幅范围东起于嘉峪关,西终于天方,录有211个地名,直观地展示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反映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2020年1-4辑封面用图为《丝路山水地图》(部分)。《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幅宽59厘米,长30.12米,约绘制于明朝后期。图幅范围东起于嘉峪关,西终于天方,录有211个地名,直观地展示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反映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故宫博物院最近接受了关瑞梧先生捐赠的明清刺绣与书画等五件文物。刺绣一件,为明代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书画四件,有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册、清查士标仿黄公望松溪仙馆图轴、清王鉴山水册和清周亮工行书诗轴。其中以明末刺绣家韩希孟的刺绣宋元名迹册和清查士标松溪仙馆图轴最为精美。韩希孟刺绣宋元名迹册以素绫为地,用五彩细绒绣洗马图、鹿、补衮图、鹑鸟、仿米山水、松鼠葡萄、蜻蜒荳荚、华谿渔隐,计八开。每开均绣有  相似文献   

10.
阳朔山水     
田瞳 《丝绸之路》2012,(11):62-64
桂林山水,是挂在中国大西南的一幅绚丽多姿的彩画,令天下人为之神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来到桂林,方知桂林最美的山水是在阳朔。“桂林的山呀桂林的水,山山水水这样美……”诗人贺敬之的美丽诗句早已让我们认识了桂林,桂林如画的山水也成了我们多年的向往。今天,这幅瑰丽的山水画终于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针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其次谈范宽《溪山行旅图》对自然山水的再现,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自然山水不但是画者的生活场所,也是画者去观察临摹的物象,更是师法自然的老师。最后从美学原理视角审视了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画中意境。  相似文献   

12.
宜泉 《收藏家》2004,(7):55-59
今年5月,再次收到潼印法师的邀请函,我有幸重访东南亚热带浓荫中的“庐鸿草堂”。主人泡了一壶新鲜的正宗西湖龙井茶,茶香、风清沁人肺腑。客厅挂有陆抑非先生《丽锦春晖图》、陆俨少《山水中堂》、溥儒《青绿山水》、徐悲鸿《立马图》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精品。我一下子被主人精心打造的氛围深深吸引。陆抑非先生作于1953年的《丽锦春晖图》取法古人,细笔精描。图中孔雀羽毛丰满,姿态悠然,栩栩如生,设色秀丽,艳而不俗,上部桃花双燕,清新温润,生动自然,表现了生机盎然的春色景象,是一件难得的早年精品。陆俨少先生作于1980年的《山水中堂》云彩柔美,丛树婀娜,  相似文献   

13.
《积雪凝寒图》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蓝瑛创作的一件山水作品。蓝瑛工书、擅画,尤长于山水。其画风融合南北二宗,属文人画的职业画家。作者通过对蓝瑛的传世作品及其绘画风格、特点的分析,试对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积雪凝寒图》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时代进行品鉴和欣赏。  相似文献   

14.
行者之旅     
<正>本期的晋商之旅是重头戏,从江西铅山到弋阳,继续行走。看龟峰的万种风情,在婺源,欣赏她宁静之美,超脱之美,这一路细细品来,山水诗画,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5.
魏晓莹 《神州》2012,(15):36-37
王维号称“诗佛”,他的诗歌中充满了佛学的哲理,佛教影响了他的生活节奏和政治态度,改变和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本篇仅以他的山水田园诗来进行分析。王维从禅宗里吸收了自性论和境界论,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在唐代诗人中独树一帜,成为唐代山水诗的大家。王维山水诗体现出了空灵静寂的意境美和回归闲适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地方,田园山水风光和海滨岛屿风光构成浙江风景的特征。而新昌则是田园山水的经典。田园山水之美,贵在它既有田园又有山水,水绕山弯,山清水秀,有田可耕,有水可灌,山有飞禽,水有鱼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域。新昌以典型的低山丘陵为主,花岗岩、沉积岩、凝灰岩组合相间,地貌丰富多姿,饶有意态;而水资源又十分丰盈,澄潭江、黄泽江、新昌江贯通境内,山水相映,宛若画开。难怪中国山水审美第—人白居易赞许新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09,(8):F0004-F0004
赵雍(1289-约1360),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叛次子。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此图以高丽国诞生之神话为题材,集工笔人物、鞍马、青绿山水于一图,功力不逊于其父。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4,(6):24-24
杭州,自古乃世界文人墨客雅聚之地。220年前,日本画家取西湖水绘制杭州“西湖图”,近日贤人雅士们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上,上演了一场将传统文化与西湖山水完美融合的雅集——“西湖梦寻”人文山水活动。  相似文献   

19.
河南日信     
《收藏家》2005,(5)
河南日信2005年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5月6日在郑州圆满落幕。这次拍卖会分中国书画、瓷器、玉器、杂项四个专场,整场成交率67%,拍卖成交总金额3230万元。中国书画专场79幅书画作品有55件成交,其中包括张大千画的《联吟图》、《苏长公行吟图》,何海霞的《山水》,朱纪瞻的《山水人物》,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沧桑》2008,(1):222-223
元嘉时期文学出现了风气之变,盛极一时的玄言诗悄然退隐,山水文学勃然兴起。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兴起与南朝刘宋时佛风的昌盛、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山水审美的自觉是分不开的。在审美文化语境由玄而佛的转换背景下,一方面,客体(自然山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自然界的山水开始成为审美客体,而另一方面,主体(士人)也获得的了真正的自由成为了真正自由的审美主体。面对自然山水所呈现出来的清新自然的美,诗人油然而生的是新奇、惊讶、倾慕之感,是自然山水的"自来亲人",是"神超形越",是宇宙生命之道的感悟。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审美对象,山水审美走向独立自觉,山水诗的兴起也就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