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庄子在治理天下的认识中,认为好的君王应当处无事之事,行不教之言,百姓各安其命,进行自治,那么这样的天下就不会因帝王个人喜好而带来干戈,产生动荡。百姓的自治,帝王的无为,其实质就是按照自然来处事生活。  相似文献   

2.
常强 《文史天地》2011,(2):68-71
帝王之家,似只有争夺权力之心,无亲情可言。皇太子即皇储,为古代专制帝王法定接班人,通常被视作"副君"、"国本"、"天下之根本"或"天下之公器"。严格来讲,古代中国的"权"与"贵",有交集却并非完全重合。单以权  相似文献   

3.
幽王铜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懋镕 《文博》2005,(1):4-9
自古帝王多风流。然而,风流到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这样的帝王却不多见。西周的幽王就是其中之一,为博褒姒一笑,竟断送三百年王朝基业。“烽火戏诸侯”遂成为中国百姓熟知的故事。幽王虽无作为,却也因此而名噪天下。幽王作为末代帝王,其人其事引发史学家的兴趣,因为这对于探讨西周末年的情状以及灭  相似文献   

4.
王瑜 《四川文物》2006,(1):34-37
《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之一,其所叙述的有关舜的事迹可概括为:舜之出身;尧访舜;舜立禹、后稷、皋陶、质为官;舜举禹并禅以天下;尧举舜并禅以天下等事。《容成氏》在内容上并没有超出我们从儒家传统文献中记载的古史知识范畴,只是系统化、局部上概括化了古代帝王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正最早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是汉高祖刘邦。东汉末年曹操在著名的《求贤令》中,也开宗明义地指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但在两汉时期所言的“共治”者多指“牧民者”,也就是地方守臣,很少将其他官员包括在内。汉宣帝有云:“与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其次,“共治”的对象是“民”,而不是“国”。在这些帝王看来,天下至广,人口至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实在难以治  相似文献   

6.
“合葬”“祔葬”与“陪葬”是帝王陵墓葬制的重要内容,显示出后妃、宗室以及功臣等人员同帝王的从属关系,同时也是历代王朝政治格局、丧葬礼制的重要反映。“合葬”始终是帝后同葬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古代社会道德伦理和礼仪秩序的根本;“祔葬”和“陪葬”因时代不同而内涵有所差异,整体反映了从先秦时期“天下国家”向汉代以后“家国同构”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代选举制度强调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选拨人才制度是理想的大同社会的一部分,表明天下的所有权归天下人所有,治理权由天下之人选举能人贤者来行使。与之相反的则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些古代民主进步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和演进,早已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完整、有机体系的古代选举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制度化毕竟是2000年前的思想文化,与现代文明社会的选举制度有着差异性,特别是现代选举制当中把选举与被选举权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不是某个帝王恩典。  相似文献   

8.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05,(10):46-47
中国历史上,称帝564人,女皇就一个武则天,她即位时已61岁,在位二十春秋,在帝王序列里也是个年岁最高的皇帝。历代皇室,南面天下只一人,后宫佳丽逾三千,而武则天作为女宫佳丽之一,可谓帷一的,最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黄小荣 《文博》2000,(5):32-33,70
西安作为我国著名的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在西安一带建都,时间长达1062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历史名城。西安何以如此受帝王们青睐?这和西安所具有的优越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西汉初年,娄敬劝刘邦定都长安,称之为“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意在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要害,长安以及周围一带的关中,之所以成为天下之“亢”,从地理条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成都羊子山土台之功效为灵台,是古代帝王得民心得天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建筑,并联系到金沙遗址玉琮、玉璧,认为两者可等量齐观,均与杜宇称帝及祭祀有关。文中涉及的东汉养老画像砖不仅再现了汉代对庶老的养老情景,同时亦是对秦前期庶老礼制的承袭和印证。  相似文献   

11.
苗玲玲  周敏 《黑龙江史志》2014,(22):143-144
<正>唐太宗曾经问大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与安逸,守成难以!唐太宗曰:玄龄与吾共安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息,故知守成之难。虽创业之难,既以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可见自古以  相似文献   

12.
道家之学也是中国上古帝王之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在讨论统治如何治理天下国家时,十分强调治理应该“涤除玄鉴”,以一个虚静无私的圣人之心去治理天下。所以,十分重视治理的“圣人心智”.的建构,因而形成了一套“心智之学”。长久以来,人们却只偏重了儒家的“心性之学”,而轻忽了道家的“心智之学”。原因在于,道家是国家机器中的下层之仕,或在野的民间隐士(即所谓出世、小吏、民),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创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皇帝成为天下的主宰,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汉初的功臣集团,指创建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集团,他们中既有文臣也有武将,构成了汉初的统治基础。形成相权强大,皇权相对较弱的局面。当皇权开始膨胀之后,功臣集团和皇权之间必将发生矛盾。功臣集团势力在西汉几代帝王的打压下最终衰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五陵人物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绪论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种特别富的原因,当然和武帝时期,国家对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农具的改革,使农业生产特别发达分不开。但也和当时首都设在关中,为了强干弱枝,籍曰奉侍陵墓,在筑帝王陵墓时,特设一  相似文献   

15.
刘佳 《文史天地》2007,(7):49-50
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从“贫无行”的流浪汉,到“略不世出”的大将军;从功高震主的齐王,到身陷囹圄的犯人,驰骋疆场、功无二于天下的一代名将最终死于妇人之手,死无其所,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有人说韩信的悲剧是历史造成的,是封建君主唯我独尊意识的牺牲品,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封建帝王具有极度自私的排他性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16.
王秀琴 《沧桑》2010,(4):129-130
帝王巡游本是帝王的一种外出行为,但由于帝王这一常人无法企及的特殊位置,造就了帝王巡游浑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赋予了其特殊的目的。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诠释秦汉时期帝王巡游。秦汉时期帝王巡游,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1,(3)
正清朝以弧矢定天下,统治者首重习射。凡八旗官兵,无不习勤弓马。并号称弧矢之利,精强无敌。故而,弓、矢、矛、刀为行军之要器。不管是围猎,还是外出,家家都带着甲、胄、枪、大刀、箭等武器。沈阳故宫藏有几件后金帝王的御用兵器,如清太祖努尔哈赤宝剑、清世祖福临牛角桦皮小弓、清代中后期清高宗弘历的棉甲等,  相似文献   

18.
康福田 《沧桑》2013,(2):76-78
帝王巡游是中国古代帝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古代政权巩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但帝王巡游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帝王巡游能否看作是旅游,本文通过明确旅游的定义、旅游的本质以及和古代帝王巡游的性质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旅游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以前,是将土地分封诸侯,各建国家:各国行政自治,赋税自主,只奉天子为共主,岁时贡献财帛。秦以后,实行郡县制,天下归于一统,一切归属中央,管辖广,庶政繁,官制亦随之而变。主要为行政、宫廷两套,而又互相交叉。  相似文献   

20.
社稷,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与谷神,是上古时代国家的象征与代称。相传上古共工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自夏以前尊后土为祀。商汤灭夏后以弃(周之始祖)代柱而祀。故《白虎通·社稷》称:“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