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侯晓文与黄小惑,继他们2011年的摩托新疆西藏之旅、2012年的摩托越南之旅后,又于2013年7月10日开始了他们的突突车印度之旅。30天,5000公里,一路风尘,经历颇丰。连载已经进入尾声,最后的一次印度纪行,继续走进贫民窟。  相似文献   

2.
酷品     
《南方人物周刊》2014,(26):94-95
可以打包的自行车 你平时喜欢骑自行车在城市间转悠的话,去另一个城市旅行若能带上好朋友,想必也是极好的。平常来说,折替车的造型都比较low,但印度一家小设计公司Lucid Design设计的这款打包车,无论造型还是拆卸度都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3.
初春时节,拉卜楞寺风和日丽,从台湾回故乡定居的藏胞高吾先生。他年过八旬,戴一副黑边老花镜,精神矍铄,诙谐而又健谈,当话题打开后,他滔滔不绝地向笔者讲述了他的身世以及他回乡定居后的种种感受:高吾出生在甘南夏河县阿木去乎完肯木村一户牧民家里,解放前曾给拉卜楞寺琅仓活佛“束谦”(活佛府邸)牧场当牧工,解放后翻了身,分得了土地和牲畜,1959年去拉萨朝圣,被叛乱分了裹胁到了印度,在大吉岭居住。高吾的大儿子嘉洛与拉卜楞寺下续部学院的吉布赛智喇嘛也在此时来到了印度,他们一起在印度一住就是12年。1971年一…  相似文献   

4.
印度商机     
杨昌作  王坚 《世界》2005,(7):59-61
正在打开的封闭市场印度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做生意的地方之一。对于印度的投资环境,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外资怕入‘印度门’”。“印度门”是孟买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是印度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的见证。一直以来,“印度门”对外来投资者都紧闭着,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国家也逐渐强盛时,1991年,印度才有所触动,打开“印度门”,开始第一阶段的经济改革。但是当投资者们满怀欣喜地穿过这道大门,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发现这道门通向的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印度人几千年漫长历史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办事作风,已经织就了一张无形  相似文献   

5.
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度进行有效的司法管理,殖民当局决定组织东方学家和婆罗门梵学家收集和翻译梵文法律典籍,编纂一部所谓的印度教法典。1772—1864年,经过孟加拉首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东方学家纳撒尼尔·哈尔海德、威廉·琼斯和亨利·科尔布鲁克等人的长期努力,英国殖民当局最终编纂出他们想象中的“文本化的”“权威的”、但同时也是“盎格鲁化”的印度教法典。盎格鲁-印度教法的编译不仅为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创造出现代成文法典,而且形塑了现代人的印度教概念和对印度传统社会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1959年9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按规定应该配一辆豪华的“大红旗”轿车。刘亚楼坚决不同意,仍旧乘坐自己原来的“吉姆”轿车,并专门批示空司办公室主任不准换车。一次,工作人员趁刘亚楼到杭州开会的机会,把他的那辆“吉姆”轿车送到厂里去大修了。但是,由于车子问题太多,一时无法修好。为了不耽误去机场接刘亚楼,办公室主任便从国防部有关部门那里领回了那辆“大红旗”轿车。当刘亚楼走出机舱时,他一眼就看到办公室主任和停在不远处的“大红旗”轿车,脸上的笑容立即收敛了起来。主任赶紧走上前紧张地解释道:“那辆吉姆车正在大修,所以……”“我的车送厂大修了,你们可不可以从车队派辆别的车嘛,我认为没有车不是理由!”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印度是个让人爱恨同生的地方,恨她的人去一次晃着脑袋再不肯去第二次,爱她的人一生被会她牵引、魅惑着一去再去。而对于我,去之前,印度是无数视像和文字,早年的歌舞片和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自不必说,比如电影《圣雄甘地》中的那些镜头,比如妹尾河童画笔下他窥视的那些杂陈而又趣味横生的房间和玩意儿,比如至迷印度的苏格兰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和他那本叫《德里一年·精灵之城》的小书,这个爱印度更爱德里的人一来再来,直至在这里定居多年。去之后,印度是我心里挥之不去的情愫地,想忘记都很徒劳。  相似文献   

8.
当身边的风景已觉漠然、平淡的生活使人慵懒的时候,我们决定去西部,用手中的相机和虔诚的心愿,去寻访玉洁冰清的雪山圣境,在行行摄摄的奔波中去感受那一份壮美。沿着西部与国境线近乎并行的长路,我们7个人,驾两部车,在夏末初秋时节开始了漫漫旅程。  相似文献   

9.
王启东 《文史月刊》2011,(12):33-33
关于长寿,苏东坡有四句话:“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相似文献   

10.
山西之最     
《沧桑》1994,(1)
最早去印度取经的人 中国僧人中最早去印度取经的是法显。法显是东晋高僧,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临汾人。法显到印度取经的时间,比唐僧(玄奘)西域取经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11.
《文史博览》2009,(7):35-35
当我们去名山古刹浏览,踏进寺庙大门时,总会看到威风凛凛的"四大金刚"。这"四大金刚"是何许人也?原来,"四大金刚"来源于印度神话。据说,喜马拉雅山有"四天",各天都有一个王在  相似文献   

12.
有人听说我要到印度去搞些民族考察,大惑不解。情况究竟如何呢?其实,只要您听完我下面讲的一组亲身经历的故事,便会自然有了理解。 一、全宿舍都是熟悉的面孔 刚到印度的时候,究竟能否在短时间内找到考察对象和合作伙伴,自己心里没有底。可令我惊喜的是,当我一走进德里大学宿舍,便发现,全都是一些极为熟  相似文献   

13.
于廷梅  Dalina  fraub 《旅游》2006,(11):42-47
这是一个自由淡定的地方城市 天光还未透亮,我们就集合在院中准备乘火车去Chandlgarth(昌迪加尔城),有一对在印度生活的夫妻和我们同行,丈夫来自美国,妻子是法国人,他们约50岁左右,在印度生活超过八年,看见我听到回答时吃惊瞪大的双眼,法国妻子开心地笑了,这么长时间,对于刚到印度的我来说是有些不可思议,深玫瑰色落英满地的小庭院里,她欢喜雀跃:“我还从没有在印度坐过火车,太高兴今天可以去。”我的眼睛又偷偷瞪圆了。  相似文献   

14.
《山茶》2011,(5):170-170
“不可思议的印度“,这句印度旅游局设计的官方宣传口号的确是最能概括印度的一句话。我们在印度的18天里一共遭遇了三位司机,除了梁文道描写的第一位”路盲”先生外.后面两位也各具特色。我们的第二位司机很重视着装.爱用浅色长袍配深色围巾,看起来沉稳儒雅、风度翩翩.但他开车的过程中经常闭着眼睛。任我们用尽办法耐心慰问也不说理由。第三位司机对路况很熟悉、健康也没有问题,他只是总不喜欢我们去的地方.他会开着车在四周打转.就是不肯靠近.最后干脆停在路边.说:“你们自己去吧.我可不等哦。  相似文献   

15.
西游印度记     
三藏法师玄奘(公元602—664年),俗称“唐僧”,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向天竺走去,天竺即今印度,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长安即今西安,前后17年。小说名著《西游记》写唐僧“西天取佛经”81难故事,电视连续剧更映得红红火火。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第11届大会1995年在印度举行。我得到组委会秘书长、印度语言中央研究院汉都教授之邀请,向心羡已久的唐僧取经的“西天佛国”行去。加尔各答剪影我和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结伴,乘泰国航空公司的飞机由香港1995年1月4日经曼谷飞印度东方大城市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是印度的“上海”,是大…  相似文献   

16.
陆布衣 《风景名胜》2016,(1):157-159
题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我不是去西洲南塘,我去温州南塘,我也不是采莲,我访碑. 1、 我们的游船,在南塘河上慢悠悠地突突,船后犁出一道道浪花的垄沟.十一月底了,阳光虽然温情,但冷风仍将人逼在舱内. 船渐往郊外驶去,两岸农屋参差,一棵老榕树,根须是那样的完美,在风中飘扬,虬枝扎进河面,三两村妇在洗涤,偶尔抬头,看看游船,间或嬉笑指点.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国大党,正如它从中产生的印度社会一样,是一个由许多具有极不相同的观念和目标的集团与个人组成的混合体。因此,在给国大党作政治总评时,还应当从宏观角度进入微观角度。印度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失败以后,1923年在国大党内部出现以莫蒂拉尔·尼赫鲁、达斯为首的自治党,并在一个时期内掌握国大党的最高权力,这是我们给予国大党“崇高”声誉时所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英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的形势下,急于把印度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从民族运动行列里拉出来,以分化民族斗争的力量,于1917年8月发表了蒙塔古宣言。这项宣言声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目标是“渐次发展自治体制,其目的在于逐步实现印度的责任政府,作为大英帝国之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Jessy 《旅游纵览》2007,(9):44-45
<正>信不信由你,我的一个朋友的妹妹刚刚跟她的丈夫一起去法国捕获填满巴黎日夜的魔力和爱,抱着组建一个新家庭的希望。听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是人们确实迷信巴黎浪漫的力量。我想当你  相似文献   

19.
鸿沟 在去往新德里的飞机上,我与邻座克里希那先生交谈了近3个小时。这位年轻的印度人衣着考究、举止优雅,拥有普林斯顿大学MBA学历,供职于美国一家著名投行的印度分支。他用一口流利的、不带次大陆口音的英语议论着这个国家的市场、民主、非政府组织及环保话题;随后又重点表达了对自己现今享受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乃至炫耀——细致到最近使用哪个品牌的香水,购买于哪个国家,以及价值多少美金。临别,他建议我一定要去印度门附近的泰姬陵酒店中庭享受下午茶时光:“那里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你也能听到最主流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20.
伍俊东 《风景名胜》2010,(11):74-75
“开宝马,坐奔驰”——说的是当下国内有钱人的一种阔气。而在法国,“奔驰”车似乎用做出租车的比较多.法国的道路上多行驶着本国人引以为荣的雷诺、雪铁龙和标致。后来我们到德国去.到处看到“奔驰”跑,才知道它是德国人普遍喜欢的车。同类车型价格比国内出人意料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