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墓葬,也就是"坟墓",是生者为死者所营筑的栖身之所。它不仅是死者灵魂的栖居之地,也是生者依据现实世界的模式为死者设计的另一个世界。如同生者的世界,死者的世界一样精彩纷呈,随墓主人而葬的随葬品通常表示着墓主人生前对这些财物和生活方式的占有性质,  相似文献   

2.
苑香红 《黑龙江史志》2013,(21):156-157
人们普遍忌讳用的词之一就是"死",凡是谈及与"死"有关的都常常用委婉语来代替,如《尔雅译注》1.173例。在各种"死"的讳称中有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感情的,也有表示死亡的方法的,最重要的是能让生者联系起自身,从而致思与关怀自己的死亡,使生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作祟的畏惧,排斥死者亡魂的表述在东汉买地券、镇墓文中比比皆是。买地券、镇墓文强调死生有别,通过直接的、委婉的、决绝的或含蓄中带决绝的语句,要求死者不得返回阳间与生者交往。日本学者池田温认为买地券、镇墓文中畏惧与排斥死者的内容"五、六世纪以后逐渐消失"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虽然排斥死者的文字在隋唐以后确实减少了,但并没有消失,而是长期存在于丧葬仪式和随葬文书中。  相似文献   

4.
居住在新疆昌吉的回族在葬礼之后,为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悼、祈祷与纪念,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伊斯兰教宗教仪式,谓之"搭救亡人"。本文主要围绕举行"搭救亡人"的一系列宗教仪式,解读宗教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买地券(地券文碑),是中国古人安葬亡人时使用的一种明器。作为随葬品,它以地契形式置于墓中,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买下的一块栖身之所的证明。它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后传布于大江南北。它系由买地契约演变而来,一般还包含镇压鬼神的文字符箓等内容,其主要功能是给死者买地作宅,使死者得到安居及活动之所,同时还带有保佑生者  相似文献   

6.
《文物》19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南疆考古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探掘民丰县尼雅河边一座古代遗址时,发掘出一对男女合葬的"木乃伊".从死者衣着和殉葬物考察,这对"木乃伊"可能是距今近二千年.东汉时代(公元一至三世纪)的人物,它对研究塔里木南部地区古代人种学、中西交通历史、民族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从两具"木乃伊"并卧在一口棺木里的情况看,死者是一对夫妻.他们的面部、胸腹和相四肢都很完整.两人都枕着红色毛织元宝形枕头,全身和面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浙江上虞发现的西晋黄仕买地券进行了重新标点、补释和考证,该地券内容特别,券文对死者在地下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为阻断死者同生者往来的盟誓语辞——"下能使天下作地,上为天日从西出"极具特色,属首次发现。地券所反映的阴阳相隔、生死异路的观念代表了当时生人对死者的态度,对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生死观念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姜启梅  张群 《黑龙江史志》2013,(13):316-316
针对目前中国的墓价飞涨,生者不能安宁,死者不能安息。由此而引发了中国人死后到底能不能入土为安。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死者能否立即入土为安,从"天价墓地"和入土时间上来分析;二是能否永久入土为安,以河南周口市的平坟事件为例来论述的。上述两种情况引发了或许进行墓地改革的时候到了。  相似文献   

9.
刘妍 《大众考古》2023,(9):30-36
<正>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哀伤话题,处理死者遗骸的方式往往反映出一个社会对死亡的态度。考古学家最熟悉的场景是先民通过丧葬仪式将“生者”转化为“死者”,然后将其安葬在墓葬中,直到考古学家的“造访”。近年来,随着考古学家对古代人群生前创伤、疾病和身体改造方面研究的深入,这些遗骸成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群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16年前的情人节,父亲乘风而去。十年生死两茫茫:于死者,魂魄已虚无缥缈;对生者,怅惘却未有尽头。  相似文献   

11.
王光远 《炎黄春秋》2000,(11):27-29
1942年3月9日,有一件事情轰动了延安城。这天上午,只见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人,抬着一口棺木,从中央党校门前缓缓走向青年文化沟。延安全城百姓都伫立在街道两旁,观看这既新颖又隆重的葬礼。死者是何人?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他抬棺?第二天,人们就从报上得知,死者是一位老共产党员,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张浩。  相似文献   

12.
<正>在福建武夷山风景区,古代就有一种把死者的棺木安放在高山崖壁洞穴之中的、奇特的悬棺丧葬习俗。而这悬棺葬中埋葬的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埋葬?以及它们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就成了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3.
《唐勒》作者为"唐勒",论者或以为"宋玉佚赋",不可信。原整理报告在竹简编联上有问题,本文依据"反趋逆趋"、"入日"三例与"义御有三"相照应,以御术三境界为线索重编分章。考释结论主要有:"免"应释"骛";"夜囗夕日而入日蒙氾"为日夜兼程,绕天一周,与"月行而日■(动)"相照应;"骛若归风"乃以鸟乘归风状骏马飞奔,不必读归为"遗";"义御"为驾御艺术境界之分。  相似文献   

14.
正"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如果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笔端的此类诗句,早已为许多人所熟知。1913年,52岁的泰戈尔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  相似文献   

15.
李胜军 《文博》2007,(5):48-53
在古代灵魂观念影响下,为死者安魂和为生者祈福是古人建造墓葬的两个功利性目的。其中心思想就是辟邪求吉,在辟邪求吉思想的支配下,古人在建造墓葬时,从墓  相似文献   

16.
蒙元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的墓葬中,福寿堂款的书写和预营坟室的修墓题记时有出现;同时,"东仓西库"和"香花供养"的壁面装饰题材也层出不穷。这些题记和图像一并反映出宋元以来"神灵安、子孙盛"的墓葬文化传统,共同构建了一个祈愿"富贵长命"、"福寿永延"的墓室环境。这种通过营坟治葬活动来表达对逝去祖先的祭奉行为,实际上反映出祖先与子孙、死者与生者以墓葬为媒介所进行的"互酬性"沟通:孝子贤孙预营寿坟来祈愿墓主富贵寿考,又借由为死去祖先营造永久供奉的乐安之堂,冀求祖先对家族在世子孙"福寿延长"的庇佑。  相似文献   

17.
常经宇 《文博》2020,(5):53-60
居室葬是指人类主动将死者处理在居住址室内的非奠基性质的埋葬形式。作为不同于传统埋葬形式的特殊案例,芦山峁遗址居室葬可能与辽西和坝上地区的居室葬存在源流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相似的生业环境与稳定的文化交流网中。将死者埋葬于房址中并继续居住,可能体现了生者的亲情观念以及期盼佑护的功利思想。  相似文献   

18.
洛阳的丧葬礼俗王中茂洛阳为九朝古都,丧葬旧俗甚多,尤其是乡村民间更为突出。这些礼俗从侧面映照出洛阳人民对先人的无限尊崇及生者对死者的绵绵情思。本文仅就洛阳乡间的丧葬礼俗扼要地介绍于后。洛阳人对丧事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不死其亲”,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12,(8):78-83
莫斯科名人如云,逝去名人的故居和墓地,将一个原本该是寂静无声和凄凉的逝者世界,变成展示生命美好和艺术魅力的博物馆。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穿梭,做缪斯的邻居,这道人文风景线勾画出莫斯科独特的艺术天空。  相似文献   

20.
姜明辉 《黑龙江史志》2013,(15):266-266
葬礼出于对死者的敬畏和仪式的繁琐,使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参与者和旁观者对葬礼的理解也不同。仪式背后也体现着包括生者对逝者敬畏、生者表达仁孝的意义。通过个案调查,对东北农村一位七旬老者的葬礼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该仪式进行分析,从人类学的视角对该葬礼重新解读,从而发掘出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