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画中有比较丰富的男女服装和头饰。女子的服装分为两类:一是作为礼服的深衣;二是日常生活所穿的襦裙。其发饰有帼、笄、胜、耳、步摇、长。这些女子的服饰体现出其阶级性和审美特性。男子的服饰包括头饰、配饰和服装三个部分。头饰包括笠、帻、冠帽、冕、弁。配饰有绶和佩剑。其服装包括、深衣、袍、衫、襦、裙、徽。男子服饰也体现出其等级性和审美性。汉代服饰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手工业特别纺织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传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丁艳芳 《南方文物》2012,(4):101-110,95
丁艳芳《〈金瓶梅词话〉男子服饰新探》一文是以《金瓶梅词话》的服饰名称为线索,秉承着文献与实物相互对照、相互印证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明代男子服饰。《金瓶梅词话》是一本难得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描写了明代后期各阶层的世情百态。书中的主要人物是上层官宦士绅,贵妇婢妾,这个阶层所拥有的器具服饰,在书中有细节的叙述。该书器物内容和名称都是真实可靠的,反映了晚明时期的服饰文化,是弥足珍贵的史料。明代的服饰研究主要集中在女子服饰,尤其是金银器方面,男子服饰很少顾及。本文对《金瓶梅词话》的男子服饰作穷尽性的研究,虽说是铺开阐述,却不乏新意。如"幅巾"常见于文献,其形制却不甚明白,丁艳芳据文献记载的尺寸加以推算,肯定明张懋墓为幅巾实物,结论可信。以上两篇文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男子服饰风貌,对于古代器物的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肖像画和时人所著道德训诫、政论性小册子、游记、私人日记等文艺作品,可以清晰看到近代英国贵族的服饰处在奢华与简约、矫饰与实用的冲突之中。都铎时期贵族穿戴夸耀式的奢华服饰,展现富足时髦的宫廷和强大的王权。复辟时期贵族服饰虽仍受法国宫廷影响,却增添了一些简约的东方元素,使英国服饰开始有了自身的特色。"光荣革命"后,贵族男子为确立其统治的正统性,穿上富有"男子气概"的简约服装,而女装未摆脱洛可可文化的影响,再次回归奢华矫饰。  相似文献   

4.
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戎服“服”由抹额、袍、靴、刀、箭房弓袋等服饰组成 ,是刺史谒见观察使、节度使谒见宰相或朝廷使臣时穿的礼服 ,属于“刺史礼”或“宰相礼”范畴。穿上“服” ,不仅表示对上级对宰相对朝廷的尊从 ,也表示愿意从军事上接受指挥 ,反映了唐代刺史所具有的军事长官色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建立不同以往的有关国家政治和军权思想的符号系统作为划分大时代的标准。运用符号学理论解读具有符号属性的宋代男子服饰,揭示了宋代男子服饰不同于前代"广博兼容、张扬开放"的符号体系,形成特有的"儒雅礼制、自然闲适"的理性之美。指出以服饰符号学角度,宋代已具备划时代所必须的意识审美形态以及规范、系统的服饰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朝鲜王朝的法律,刺绣服饰的穿着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但饰有彩色刺绣的阔衣因为是婚礼服饰,不受到此类规定所限。本文以福温公主阔衣和昌德宫阔衣为代表,分析了其在图案轮廓、构图风格、刺绣纹饰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尽管这两种阔衣有着不同的图案特色,却都代表了朝鲜传统刺绣文化的精华。皇家阔衣既是朝鲜王朝的刺绣服饰又是婚礼礼服。这种服饰以其装饰性和绘画性的织绣将新娘装扮得光彩照人,同时还以其吉祥寓意表达对新娘的祝福。  相似文献   

7.
王建芙 《收藏家》2014,(4):50-56
<正>衣冠自从摆脱了蔽体御寒的原始属性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表征,蕴纳着深邃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更赋予衣冠以明礼仪,辨尊卑的政治功能,并且在王朝更迭时必制定新的冠服以作为新政权的外在标志。清王朝一统天下后,借鉴吸收了传统服饰文化中色彩与纹饰等精髓,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骑射文化元素,形成特点鲜明的服饰制度,以皇帝后妃为主体的清代皇家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各种服饰。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  相似文献   

8.
赵连赏 《收藏家》2024,(1):22-29
“复衣冠如唐制”是朱元璋制定明代服饰制度时注重的原则之一,但从明代服饰制度的整体内容观察,其制度内容更多遵循的是“远仿周汉,近仿唐宋”原则,同时,参考辽金元三代服饰制度而制定。本文将以明代帝王礼服中冕服和常服所饰图案为例,说明其内容和使用并非均“如唐制”。  相似文献   

9.
正我喜欢烈日当头的夏天,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喜欢白雪皑皑的冬天,但我更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草木间,给花草树木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服饰:"旗袍""婚纱""礼服"……为了不错过这精彩的服装秀,我打算亲身去大  相似文献   

10.
<正>"无景点旅游"是人们休闲观念成熟的表现,是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的产物,以休闲为主,是一种休闲消费。"无景点旅游"促使旅游企业改变经营模式。休闲与劳动是人们生活的两大基本方式,休闲放松是劳动之后劳动力再生产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劳动效率提高、劳动的方式改进、工作的时间减少、休闲的时间增加,人们生活改变了,文化的水平提高了,消费的观念转变了,休闲  相似文献   

11.
高榕 《贵阳文史》2013,(5):79-79
"凤冠霞帔"是汉家女子的盛装。在昔日,那些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出阁女子,在人生最幸福的那一天可以装扮得如斯华丽,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百花裥裙,大红绣鞋,一抹浓艳满身喜庆一如心中漫溢的幸福。读过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对"凤冠霞帔"一词不会陌生,在作品中,它往往是古代富家千金出嫁时的盛装。而在不少传统戏曲里,"凤冠霞帔"也被作为出嫁新娘所穿的礼服出现。其实在华夏民族传统的习俗中,"凤冠霞帔"并非只用婚嫁,而"凤冠"与"霞帔"亦是两种可以分开独立穿戴的服饰。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时,由于清廷对占领区汉人实行"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延续千年的汉族服饰被迫消亡。然而在这一道长达两百多年的指令在中国实行时,华夏衣冠体系中却有一款汉服以特殊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它就是直裰。关于直裰,根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记载,这种服饰是由古时僧人穿着的中襌(中单)演变而来,最初多是僧人穿着,但在宋代及以后便成为汉族男子日常穿  相似文献   

13.
闽南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湄洲女、惠安女和蟳埔女,而变得风情万千。这三大渔女不仅以贤惠和勤劳而闻名遐迩,而且以独具风采的服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系统梳理反映汉代男子首服的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结合文献对汉代男子首服的名称种类加以考证,总结其发展特征及演变规律,论证了男子首服做为汉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中原汉文化的形成传播的过程是趋于一致的,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是汉代服饰(包括首服)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6,(5)
正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清宫服饰的重要收贮地,目前珍藏着一定数量的清朝帝后服装。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研究中,发现清帝御用礼服、吉服之上,多绣有精美的"十二章"纹,它们在排列组合位置上,与明朝"十二章"存在着较大差别。即使是清朝本朝,"十二章"纹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并不相同,如乾隆早期以前"十二章"纹的排序,比较接近于明制,呈两两对称式;而乾隆晚期以后"十二章"纹的排序,则改变为清朝特有的排列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辽宋夏金时期服饰以及礼仪文化的研究成果卓著,但是将两者相结合进行辽、宋、夏、金婚礼服饰及其礼俗内涵的论著并不多,鉴于辽、宋、夏、金婚服及其礼俗内涵对于我们了解这一时期服饰文化及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商代化,与以四川广汉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地区商代化,二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种化的异同关系在两地人们所穿这的服饰上就表现得尤为明显。殷墟玉石人俑所反映的中原商代服饰的总特征是,交领右衽(平民为直领对襟),簪发戴笄,有佩有饰,冠履齐全。式样繁多,贵贱有别。一幅上国衣冠形象,此可以称为后世华夏服饰制度的滥觞。从三星堆青铜人像可知,三星堆先民服饰大致接受了中原化的影响呈现出冕服、礼服的特点,有冕冠、有深衣,还有章纹与芾等;但又显示出与中原化判然有别的个性,即左衽、窄袖,有衣尾(燕尾),凫冠,这当是巴蜀地区古代土化的典型服饰风格。  相似文献   

18.
潘婷 《贵阳文史》2014,(2):84-84
正汉服本身并非指具体的某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衣冠体系的统称。华夏衣冠体系与西服的体系一样,包含礼服和常服。西装革履就好比峨冠博带,而轻便休息的运动服在华夏衣冠体系中亦有相对应的款式,那就是本文要讲的裋褐。  相似文献   

19.
王建芙 《收藏家》2014,(5):43-49
<正>贵胄冠袍清朝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在宫廷朝会及筵宴活动中,要跟随皇帝穿著礼服、吉服、行服等不同的服饰。同时,由于清朝文武品官自上而下均实行九品官阶制,其佩戴的冠帽、穿著的服装也必须按照各人官衔和品级戴用,不允许发生僭越错误。官员服饰实际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清石青直径纱补服(图20)补服是君臣在春夏秋三季里举行嘉礼庆典和吉礼祭祀活动时套在朝袍外边穿着,或单穿的一种礼褂。既属于礼服,又属于吉服。清,纱,身长122.1、中腰70.9、下宽116、袖长84.9、袖口30.8厘米。  相似文献   

20.
五、清代一般服饰 (一)清代男子一般服饰 1 马褂 马褂与长袍或长衫相配。马褂,腰束湖色、白色或浅色长腰带,后系手巾,是清代男子一般常穿的服装。马褂长仅及脐,左右及后开气,袖口平直(无马蹄袖端)。形式有袖长过手,或袖短至腕,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图四十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