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敏 《攀登》2000,19(5):49-50
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指导西部大开发实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必须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行准确理论研究定位,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思维理论出发,探讨空间思维理论在山地旅游开发中应用。通过引入空间思维并剖析它的内涵,在思维对象、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等方面对旅游开发进行指导;之后浅析了山地旅游开发理论,归纳出山地旅游开发的理论模式;并进行综合,运用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体式思维等空间思维理念模式于山地旅游开发之中;最后以陕西省镇巴县山地旅游开发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职能开发、领域开发以及内发开发、外发开发的接近方式,比较分析其理论基础、执行手段及期待效果,提出能够简便地分析区域开发战略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旅游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区域一体化开发的模式,在对昆明东北郊旅游发展现状以及一体化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一体化开发的五大战略,以谋求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吐鲁番沙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吐鲁番沙疗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提出了开发吐鲁番沙疗旅游资源的对策,为吐鲁番地区发展沙疗旅游提供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魏伟化 《旅游纵览》2022,(16):60-63
本文以海南省陵水县南湾猴岛景区为例,结合生态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等相关理论,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系统分析和探讨南湾猴岛景区旅游开发生态化理念,并对景区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前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城乡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许多传统村落也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就成为科学保护,适度开发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旅游美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从旅游审美层次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对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山西省黎城县霞庄村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古镇旅游开发的五种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大悟  郑世卿 《旅游科学》2010,24(4):60-65,76
本文分析了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必须正确把握的五种关系,即共性与特色、传统与当代、挖掘与创新、居民与游客、观光与休闲,涉及对资源的认识、对产品的定位、对社区的兼顾和对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为古镇旅游开发提供了系统理论支撑。旅游开发必须对这五种关系进行深度思考和正确把握,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有的旅游形式,而游客体验是检验旅游质量的有效工具。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为例,基于游客体验理论,对江岸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携程用户点评为依据,对江岸区后续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发展理论与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媛 《人文地理》1998,13(3):30-3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发展理论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及其对当代经济地理学的影响。指出,区域发展理论在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吴传钧 《人文地理》1996,11(Z1):1-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
(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
(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
(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文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乔家君  李永文 《人文地理》2000,15(5):58-61,9
本文在分析21世纪地理科学总体发展趋势基础上,并结合人文地理科学发展历程及面临时势,进一步探讨人文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指出:要加强人文地理科学核心领域研究;区域与区域发展赋予新内涵;要拓展人文地理科学实践领域并加强综合研究;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人文地理科学计量化发展;深化人文地理科学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结合点上,探讨了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聚类分析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俊莉  王慧  郑国 《人文地理》2006,21(4):39-43
本文以中国4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其所在的65个城市有关数据资料为基础,从产业规模、空间规模、经济外向度、税收、就业等多个方面,就开发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影响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影响作用综合强度以及各方面影响作用的均衡程度,将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贡献模式分为相对均衡型、高水平高效益型、空间影响超强型、空间影响主导中等水平型、经济影响主导中等水平型五种类型,并指出了各类型所对应的城市组群。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理论的认识与深入研究,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创造阶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人才资源(人力资本)成为第一资源,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本特别是创造型人才并发挥其创新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的根源和保证。创造阶层理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发现了新道路。创造阶层的兴起将深刻地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应当采取措施兴起创造阶层。城市可以通过规划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加城市便利性,通过制度创新扩展人的自由、提供创新的制度环境,而积累人力资本特别是兴起创造阶层,从根本上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跃西 《人文地理》1996,11(1):56-58
基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一认识,作者提出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认为风景区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包括资源导向型阶段、生产导向型阶段和信息导向型阶段。在此过程中,旅游业由风景区到城镇到区域,资源的开发由单项到多项到综合,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由点到面,是一动态的发展过程。
作者认为,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必须谋求空间节约与风景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在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旅游城镇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The traditional pictur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beria presents a formidable obstacle in the form of a manpower deficit and high labor turnover. The official policy to combat this problem has been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menities. Substantial changes in wage differentials and other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benefits seem to be a measure of the pas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situation and suggests that if any public policy is to be effective, it has to combin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pheres and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Furthermore, these measures have to be more differentiated regionally and among worker categories. Any such policy would require massive investment.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Soviet society can bear this huge burden in view of more immediate needs. Another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additional investment required would be compensated by a comparable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In view of substantial cost increases, capital productivity is likely to decline if not compensated by a change in the calculated prices on Siberian products, especially oil and gas, which seems doubtful in view of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计旺 《人文地理》2001,16(6):22-24
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表明,人力资本的不断改善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把改善人力资本置于重要的地位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为改善人力资本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