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古以来,旱灾一直是北方第一大患,位列各种自然灾旱之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地处华北黄土高原,亚温带气候,每年4—7月蒸发量最大,再加上春夏少雨,极容易在春夏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因此自古以来旱灾就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据文献记载,山西榆社县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始,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7),有9次特大灾害。自清顺治元年(1644)至1992年间,出现过88个灾害性年份,占总年份的25.3%。而88个灾年中,因旱成灾年占50%。(1)因此可以看出旱灾在山西占有的比例及危害。因此,能否避免旱灾,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在旱灾发生时应采取何…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之一。通过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复原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状况,发现该区域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空间差异性、周期性,且存在突变。从时间上看,1844—1880年为中度、重度旱灾多发期,1880—1911年为中度、重度涝灾多发期,且短期内旱涝交替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上游沿线属于易旱地区,中下游大部分区域为易涝地区,旱涝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渭河沿线地区夏秋两季易发生连涝,春夏秋三季易发生连旱,季节性的旱涝对传统农业社会造成较大威胁。整体上,旱涝灾害以17到18年的周期最为突出,呈现中小周期变化特点,而在1883年、1890年及1898年存在明显的突变。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可能与ENSO、太阳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连劭名 《文物春秋》2016,(4):22-30,35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柬大王泊旱》全文共23简,可编联成册,内容记载楚王因旱灾而向鬼神祈祷之事。楚竹书《曹沫之陈》存简60余枚,残损严重,可编联成几个片段,内容记载楚王与曹沫有关政治军事的讨论。楚竹书《鬼神之明》共5简,可编联成册,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曾见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相似文献   

4.
河州茶道     
河州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所在地——临夏市。历史上称其为旱码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唐蕃古道、甘川古道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5.
殷墟出土甲骨文中保存不少商代的旱灾材料,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存诸多薄弱环节,尤其是对旱灾材料的系联还不够完善。殷墟出土甲骨文中多有“”的记录,即发生旱灾,从中可以看出商王对旱灾的关注;为解除旱灾而进行祈雨的活动也见诸卜辞。但因学界对卜辞辞例的解读尚存异议,影响到对商代旱灾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民国是湖南历史上多灾时期。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和虫灾为主,并且呈现出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自然灾害刘肇贵二、旱灾根据历代记录的资料统计,从807-1949年,广西境内共发生旱灾254年次。其中从1701-1945年共发生旱灾149年次,平均l.6年1次。若以10年为一周期,旱灾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861—1870年及1891—1900...  相似文献   

8.
宋代地方官员在地方旱时通常依据一定的程序祈雨。从人和自然的角度看,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祈雨有时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所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祈后无雨、降水量少、降雨未及全境等,因此他们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一窘境。而且在祈雨的过程中,他们也可能遭遇各种出乎祈雨程序之外的事件。此外,当时许多官员对祈雨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相当的认识。因此,"天人"并非总"相契",这是当时"天人感应"观念笼罩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侧面。但总体而言,祈雨仍是当时地方官府应对旱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当时的现实和历史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国南方以涝灾为忧,北方以旱灾为患,即古人所云“南方伤水,北方伤旱”。清光绪三年至四年,北方相继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大旱灾,殃及山西、陕西、河南数省,而其中山西晋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灾后,晋南地区纷纷刻碑撰文,真实记录了大灾的灾情。前日翻阅欣赏由王大高先生主编的《河东百通名碑赏析》一书时,其中的一通碑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碑文名为《村社灾情碑》。细阅其中内容,记录之翔实,数据之详细,个例之典型,描述之生动,正是正史之缺,为研究北方灾害个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下面结合史料,就《村社灾情碑》碑文进行分析。《村社灾情碑》于光绪九年(1883)四月由安邑生员范椿荣撰写,原砌于万荣县贾村乡杜村电工房墙壁上。青石,横幅,高30厘米,宽56厘米,厚度不详。碑阳楷书。全文如下:“尝思天灾流行,何代蔑有?!所最重者,莫如光绪之三、四年耳。三年,夏田薄收,秋田全无,麦未下种。至四年二三月,麦米大长,每斗重三十斤,价银三两七八。人无度用,报食草根,草根已尽,刮吃树皮,树皮亦完。道路中饿莩累累,田野间青草濯濯。八口之家,死已过半;十室之邑,生仅二三。旱久而宽,无处可逃,实有吃人肉而炊白骨者,甚有自食其儿女者。此时我皇...  相似文献   

10.
江淮  郝宇铭 《文史天地》2014,(12):56-58
正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国内忧外患,朝廷腐败成风,人民流离失所。这一年,江苏清河县(老淮阴市,今淮安市),旧时习惯称清江浦,更陷入了天灾人祸并存的年代,人民再遭浩劫。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决,洪泽湖、六塘河大溢。咸丰二年(1852年),又是一场赤地千里的大旱。水灾连旱灾,持续到咸丰六年(1856年)。大旱之年,又有蝗灾。淮河流域飞蝗蔽日,江淮千里树皮皆尽,远望如白练  相似文献   

11.
北魏旱灾频仍,百姓困顿离散,避灾求食,往往激变为大范围的骚动。基于此,北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整治旱灾的政令,包涵了大量的荒政施政策略,展现了当时皇帝的施政艺术。  相似文献   

12.
赵凯 《沧桑》2014,(1):39-41
北魏旱灾频仍,百姓困顿离散,避灾求食,往往激变为大范围的骚动。基于此,北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整治旱灾的政令,包涵了大量的荒政施政策略,展现了当时皇帝的施政艺术。  相似文献   

13.
蝗虫 蝗虫     
任平生 《中华遗产》2011,(1):116-131
在古代中国,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蝗灾虽然不直接要人的命,但相比于水、旱灾害,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相继而来的一系列变乱甚至暴动,对社会的稳定更造成深远而隐蔽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徽州文书所见种痘及相关习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徽州地处皖南的低山丘陵之问,历史时期灾害频仍,其中,以水、旱灾害最为频繁,而瘟疫则在其次。  相似文献   

15.
牛浪 《历史地理研究》2023,(1):11-22+159
康熙四十六年五至七月,长三角地区长时间没有出现降水天气,引发大范围旱灾。以县级成灾分数资料为基础,复原出本次旱灾主要分布于30°—33°N,在太湖流域形成重灾中心;再利用分辨率较高的《杨大瓢日记》,重建长三角地区四至七月逐日降水序列。通过分析,得出旱灾形成的原因是该年副高势力偏强,较早完成季节性北移,导致雨带北移速度快,梅雨期出现异常。此外,本次旱灾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江南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除水患外,旱灾的发生也很频繁。咸丰六年江南发生了特大旱灾,由于时逢太平军东进,给地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桐乡知县戴槃的记述为中心,解明灾害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分析灾害发生背景下的地方民生与政府应对问题。政府对灾荒的救济,在清代历史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转折,即咸丰朝前后,政府救济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因内乱外患、军政频兴而有很大的差异。自咸丰朝开始,民生的救赈已基本转移到地方政府身上,而责任心较强的地方官员及其影响下的绅商地主,为稳定地方秩序与民生安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的分布变迁,是黑河流域环境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野马和野骆驼为例,探讨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分布变迁情况,分析了野马和野骆驼减少的环境背景:一方面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植被的载畜量限制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环境变迁中的旱灾、暴风雪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野生动物数量锐减.  相似文献   

18.
相传很久以前,我们这里遇到了一次特大的旱灾,人们相继都迁走了。河这边只剩下两老夫妻带着一只狗和一只猫守着一口井过日子。不管天怎样旱,这口井里的水永远也不会枯竭。因为井里住着一只癞格宝,它会护水。两老夫妻和狗猫就是靠井水生活的。他们爱这口井如爱自己的生命。这时,癞格宝长大了,这口井天地太小不够住,它想离开,另外找一个安身的地方。为了报答两老夫妻的好心,癞格宝决定把最宝贵的尾巴留下来。临走时,癞格宝对  相似文献   

19.
1920-1921年,俄国遭遇严重旱灾,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王葆真,理清当时复杂微妙的国内外形势,以赈济邻国灾荒为载体,积极推进中俄建交历程,率先在国内提出赈济俄国灾荒的倡议,发起成立俄国灾荒赈济会。本文通过一组王葆真女儿捐献给河北省博物馆的相关文物资料,揭开了俄国灾荒赈济会从创建到开展活动的一段尘封日久的珍贵历史。  相似文献   

20.
清代鄂尔多斯蒙地开垦是在明清小冰期中较为寒冷的气候大背景下进行的,区域人类行为与干旱及旱灾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旱灾、饥荒导致区域农牧业生产萎缩、社会凋敝有异的是,愈是干旱及旱灾多发、严重,鄂尔多斯蒙地开垦规模愈是呈扩大之势。开垦蒙地是蒙汉应对旱灾、饥荒的一种手段,干旱、饥荒成为清代鄂尔多斯蒙地农业垦殖不断扩大的重要推动因素。这对于重新认识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益与不利的影响,深化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人类行为关系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