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友谊 《神州》2020,(6):24-2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它常常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代表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融入,大众审美发生了变化,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传承和发展的新际遇。我国作为文化强国,应该创新民族民间舞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代际遇,希望民间舞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得到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2.
杨璟 《神州》2014,(8):209-20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当与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相符合。为了能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形式丰富多样的、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家应当深入人心、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大量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素材和基础,准确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舞蹈创作的灵感,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韦琳 《神州》2012,(21):200
在西方艺术史上就时间来分,绘画来分可分为古典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后现代主义绘画。通过分别阐述三者在观念上的体现及其相对的形式上的表达来阐述它们的内在意义,在通过三者的比较来诠释它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内在演变。  相似文献   

4.
李丽娜 《丝绸之路》2010,(14):72-73
任何时期的绘画都有其时代特征,综合材料介入绘画展现了当代的特征。综合材料在绘画领域中使用越来越广泛,涉及油画、中国画、版画等不同绘画领域,这不仅给艺术家带来了无限的艺术创作空间,也为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展现了绘画艺术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用中国绘画的工具和材料表现人体的画家越来越多,各个画家选用材料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特色呈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画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揭示国画人体艺术的发展及存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期望人们对国画人体艺术有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桂莲 《攀登》2007,26(2):175-178
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终身学习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在加强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只有在教育观念、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有力地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界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文化实践论述有混合或兼用的现象,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虽然二者在产生的历史背景上有类同性以及对象上的交叉或重叠性,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文化实践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上属不同的实践路径。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关注遗产对象蕴含的科学知识、艺术和历史价值,采取代表性项目评审形式,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评审程序和管理要求,属于选择性的经典保护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选优和原貌性保持,却不能更广度化。而原生态文化实践主要关注民族民间文化的现实生活价值并重构性地加以利用,采取世俗化的参与利用形式,不过度追求经典性,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评审程序和管理要求,以致保护、传承更具广泛性和创造性。二者对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具有不同的意义,实践上应予以区别对待和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文化实践论述有混合或兼用的现象,其实这是不可取的。虽然二者在产生的历史背景上有类同性以及对象上的交叉或重叠性,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原生态文化实践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上属不同的实践路径。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关注遗产对象蕴含的科学知识、艺术和历史价值,采取代表性项目评审形式,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评审程序和管理要求,属于选择性的经典保护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选优和原貌性保持,却不能更广度化。而原生态文化实践主要关注民族民间文化的现实生活价值并重构性地加以利用,采取世俗化的参与利用形式,不过度追求经典性,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评审程序和管理要求,以致保护、传承更具广泛性和创造性。二者对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具有不同的意义,实践上应予以区别对待和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鑫 《神州》2013,(34):244-244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纷繁多彩的我国民间舞蹈,正反映出我国文化的这一特点。民间舞蹈文化是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民间舞蹈文化历史久远,种类丰富,样式各异,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地区也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给人类文化,特别是像民族民间舞蹈这种类型的文化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和基本色彩。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作为精神文化、民族文化的标志物,呈现出环境赋予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0.
张超 《神州》2011,(20):155
按照我们的通常理念,学习素描就是用铅笔和炭笔,但我们纵观世界对于素面材料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任何绘画材料都可以用作素描绘画上,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湿性材料与两种,湿性材料以水彩、水粉、墨水;以色粉、木炭等材料为代表。不同工具材料的综合使用,会使素描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装饰性绘画色彩的主题创作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借鉴、汲取了诸多经典文化因素;在艺术手法运用上,挪用、并置、均衡、戏仿等绘画观念及形式;在文化主体上,传承于传统经典和开拓创作性思维形式。同时在社会领域受外来文化、大众主流文化、社会时尚、消费文化、时代审美等诸多语汇因素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个案中艺术家独立成体系,主动吸收审美批判,从艺术  相似文献   

12.
张超 《神州》2011,(9):155-155
按照我们的通常理念,学习素描就是用铅笔和炭笔。但我们纵观世界对于素面材料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任何绘画材料都可以用作素描绘画上,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湿性材料与两种。湿性材料以水彩、水粉、墨水;以色粉、木炭等材料为代表。不同工具材料的综合使用,会使素描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赵艳玲 《神州》2020,(1):49-49
在综合材料绘画的作品中,绘画材料成为作品最基础的语言。综合绘画材料的选取和使用,蕴藏了艺术家的情感,创作思想和绘画表现能力。绘画材料不再只是一种媒介,本身具有了独立的艺术语言性。画家可以通过综合的材料在作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从而使作品的表现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创作方法是从传统和写生中来汲取笔墨、素材和形式的,并且通过对传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内心修养与实践三者的结合,互为升华,源出实践,将对传统的临摹和写生总结应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文章旨在探索新时代影响绘画语言形式的因素,并将时代因素与写生和传统相结合,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15.
刘忠国 《神州》2013,(36):286-287
六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隐居山林,从事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玄、道、佛思想养育了山水画家的精神和气韵,加上山水诗的大量创作,使艺术创造者对于山水进行咏怀,以诗、文学、绘画的形式来抒情、畅意。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的出现,人文士大夫参与绘画提高了绘画的地位,还有纸张的发明都为山水画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山水画的产生是六朝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李长民 《文博》2008,(2):44-47
无论翻开哪一部历史或者美术史著作,都会看到美术与宗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宗教借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以显扬,艺术则用直观的、可感的形象记录与诠释教义.陕西旬邑赵家洞石窟佛教壁画的形式与风格以及绘画表现手法上,都延续了从魏晋至唐宋的壁画程式,又对宋时期的人物画有所继承与创新,从而显现明的元代绘画风格,并从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佛教发展及教义传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景观与绘画     
一切美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遇合的成果,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旅游景观为艺术家的眼睛开拓了一个神奇瑰丽美不胜收的新世界。横跨渺渺几千年茫茫空间,东西方各因自己社会、地域、文化的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在绘画上形成了不同的画种,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等,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光彩夺目叹为观止的传世之作。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枇杷图》、梵高的《向日葵》、李可染的《西湖风景》等,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绘画作品无一不是作者通过描绘各种人们看到的物象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形式。旅游景观为绘画艺术提供了永恒的创作主题,而绘画艺术更是人对旅游景观与社会的审视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新中国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画家们用一种昂扬和奋发的朝气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独属于这一伟大时代的恢宏巨制。他们满怀理想放眼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笔墨形式、审美方式上继往开来,迈向中国绘画史上的全新巅峰和更高领域,让"新中国红色绘画",让那些用时代精神和气质描绘祖国河山的经典画家和经典画作成为艺术史上新的丰碑。在这一波澜壮阔的绘画史上,白雪石是最值得被永远铭记的经典之一。他的笔墨具有宋  相似文献   

19.
马梦雪 《神州》2013,(36):265-266
发展总是要回归,时代是这样,艺术同样脱离不了发展的停滞与复归。艺术创作的发展总是存在于外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的改变促使艺术创作形式相应地改变。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正的或负的价值事物的真、善、美、益或假、恶、丑、害的感情体验和价值理想的升华与结晶。尽管架上绘画曾被当代艺术判过死刑,但画家们用足够强的洞察力与自信心来抵挡前卫艺术对绘画形式的攻击。  相似文献   

20.
构图可以说是任何绘画形式成败的关键,好的构图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创作者的想象意图、审美指向和思想情感,陶瓷绘画也不例外。纵观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业界对陶瓷绘画构图的论述依然不够充分。陶瓷绘画装饰主要包括绘画类和图案类,对前者大多强调借鉴中国画的构图而忽略了陶瓷绘画构图本身的独特性,对后者却较少从构图布局层面进行讨论,而陶瓷绘画的构图理应包括这两类形式。因此,分析其特有的构图形式和原则有助于总结陶瓷绘画构图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