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年鉴界有年鉴应是“官书”还是“民书”、“商书”之争。一些同志认为,年鉴的“官书”性质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应“转轨变型”,变“官书”为“民书”;年鉴的读定位也太窄,不能局限于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服务,而应“飞人寻常百姓家”,为普通市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年鉴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晓京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从信息播学的角度分析年鉴的定位、读者群和发展方向。认为目前的合性年鉴基本可定位为官书,读者群稳定为党政干部、管理人。从理论上看,这一读者群与普通百姓的信息需求是不一致,因而年鉴要做到官民合一,实际是不可行的。年鉴要扩大读群,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趋势,分类细化目标市场,定年鉴的读者定位,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分类编纂不同内、不同版本、不同种类的年鉴,以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编纂实生活类年鉴,使之“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的生活之友。面向…  相似文献   

3.
年鉴不论内容与形式如何,其实用性的作用都不可低估,而且越来越显得突出。只有充分发挥它的实用性,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切实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才能显示年鉴的蓬勃生命之活力。年鉴的实用性不象企业经济一样立竿见影,它的实用价值最重要的是融史料性与永久性于一体,以独特的信息优势,显示着官书的权威。我阅读过的一些年鉴,总的感受是官书色彩浓厚,而人民大众所关心的问题以及社会需求信息,却微乎其微,不为读者所接受。年鉴,仅  相似文献   

4.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它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刊物来和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 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辑,主要是编出好书稿就行。而要从条目的设置、框架的确定,来构造蓝图。编辑内容的对象是各个部门和行业,读者也是各部门、各行业。在目前中国年鉴还未摆脱“官书”、“政书”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阳在2005年第三期《年鉴信息与研究》撰认为,卷首彩页版是年鉴的“黄金版”,在整部年鉴中的份量是最重的。地方综合年鉴由一级地方政府主办,其内容具有政府公报性质,是资料性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书是由地方志工作机构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组织编纂的“官书”,是按《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由地方志工作机构享有著作权的法人作品。它是“官书”统一意志的指导下编撰而成的,而不是汇编各单位和各位编辑的稿子。但是,有一种看法却认为,地方志书属于汇编作品。刘稚主编的《著作权法实务与案例评析》(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在《许某某诉某编委会等著作权纠纷案》的《案例评析》中说:  相似文献   

7.
孙健 《巴蜀史志》2006,(5):14-15
年鉴从上个世纪80后代兴起至今已25年过去了。年鉴理论和编纂实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年鉴的纂写体例,已近乎完善到极至。然而正是这种形式上的苛求,结构上的老套,使年鉴官书色彩日渐浓厚(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汇编),民用价值被忽视;内容重复臃肿,缺乏年度重心。这些问题使年鉴读者日趋减少,服务于现实的功能被忽视,严重阻碍了年鉴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是我们年鉴编辑必须整合编辑理念,解放思想,使年鉴事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罗生福 《广西地方志》2007,(2):25-29,64
对编纂年鉴指导思想的认识首先要遵循唯物主义史观,在实际编纂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掌握辩证法和编纂的有关规则;其次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四个现代化作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作为年鉴编纂的主旋律;再次是要使年鉴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要增强年鉴市场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打破“官书”说,扩大年鉴功能内涵,调整年鉴的功能,防止内容单一化,从内容到形式要注意其知识性、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年鉴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官书”,装帧设计并非只是对年鉴进行简单的包装.而是既要突出年鉴本身的特点,又要适合读者的审美需求,还要体现设计者独到的创意和风格,三者缺一不可。1.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年鉴作为全国发行的地方综合性期刊.体现地方特色尤为重要。年鉴装帧的地方特色即地方特色元素在年鉴装帧中应有所体现,使读者翻开年鉴,从感官上能对一地风貌有所体会。2008年,《宜兴年鉴》为体现出宜兴书画之乡特色,通篇采用水墨风格的“中国风”设计,运用书法、传统国画及水墨痕迹打造清新典雅、端庄大方的格调。  相似文献   

10.
年鉴从诞生到今天已有400多年历史,在中国也有100多年历史了。目前年鉴主要是服务于“官场”,为普通百姓和群众提供的有用信息较少,没有完全走上市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年鉴发展呈现出三种趋向:基本服务政府的年鉴、分别编写为政府服务的年鉴和为群众服务的年鉴以及基本依靠市场发行的年鉴。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国务院颁发《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地方志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所有方志工作者都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条例》的颁发,是党和国家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的体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志工作的性质,肯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条例》指出,地方志是“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这个文献的提法与以往讲的“百科全书”、“资料大全”等,显然不同。我们编纂的志书应该具有历史价值,应该无愧文献这个定位。这无疑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其次,《条例》重申地方志是“官书”,是由国家地方志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编纂的“官书”,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领导、由专门机构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编纂的“官书”。地方志书、年鉴要体现官方立场、观点,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立言的性质和作用十分明确。第三,《条例》讲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工作既包括修志,也包括用志。很明显,《条例》是为地方志工作加了担子,它蕴含着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这是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也是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省级年鉴编纂工作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从三个基本问题的分析入手解析了提升年鉴工作水平的路径。关于年鉴定位问题,文章从两个方面解读:功能定位和读者定位。从功能角度说,地方综合年鉴应从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出发,立足于客观、准确记载史实、全面提供基本信息;从读者角度讲,省级综合年鉴的读者主要是本行政区域内参与公共管理的各级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想要了解本省地情的科研、情报人员。关于内容选取问题,笔者提出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安排内容、记述史实,同时注重突出特色。关于编纂水平问题,文章认为,保障和提高年鉴编纂水平要着重解决好“众手成书”带来的问题,此外,也要处理好规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维 《巴蜀史志》2002,(1):16-18
目前不少年鉴工作总结式的章、领导讲话多,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少,使年鉴的角色从年度性资料工具书演变为年度内官方件、单位资料的汇编,大大削弱了年鉴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年鉴编纂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为大众服务,选取老百姓关注的政治、经济、社会、化等方面的信息,反映其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选录发生在其身边的新人新事、各级政府部门为其办实事的方针、政策、规定及其感兴趣的具知识性、实用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章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年鉴的定位、读群和发展方向。认为目前的综合性年鉴基本可定位为官书,读群稳定在党政干部、管理人员。从理论上看,这一读群与普通百姓的信息需求是不一致的.因而年鉴要做到官民合一,实际是不可行的。年鉴要扩大读群,必须走分类细化的道路,分类编纂不同类型的年鉴,以适应不同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钱晓琴 《新疆地方志》2003,(2):49-49,51
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地方综合年鉴 ,虽具有官书色彩、史册性质 ,但其本质上属于工具书 ,要面向社会 ,编以致用。因此包含的信息量是衡量其价值、实用性的重要标准。而长期以来 ,地方综合年鉴功能更多地定位在“资政、存史、教化”上 ,年鉴作为信息源、信息产品的重要功能得不到充分重视。各部门总结多 ,内部事务多 ,而可用性资料不多 ,资料多停留在宏观层次 ,缺乏对中观、微观层次的深入开发。编辑地方综合年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 ,需要年鉴编辑树立起信息意识 ,把年鉴作为一项信息产品来经营开发 ,努力扩大年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年鉴作为官书,讲究高规格、高档次,而且有正面宣传作用,因而年鉴突出正面宣传,突出工作实绩,突出成就。因此,年鉴作为官方史册还有褒奖作用,以人鉴为荣,认为人鉴即入史。基于以上的目的性、倾向性,年鉴编者在观念上存在过浓的官书意识,这种意识是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在年鉴工作中的反映。而且,以上思维特点,近年来似乎形成定势,影响了年鉴事业的开拓发展。因此,更新观念是年鉴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呼图壁年鉴》(创刊号)在2007年初与读者见面了。它是由呼图壁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呼图壁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的第一本年度资料书。为了准确反映呼图壁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各族人民在2005年度取得的辉煌成就,必然要通过数据来记录呼图壁县大到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就和小到某项工程的实施情况,以此来提高《呼图壁年鉴》(创刊号)的资料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征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各部门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沈萌溦在《江苏地方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与国内年鉴相比较,海外年鉴在内容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由固定内容与年度内容结合而成。欧美年鉴的定位是为大众提供实用、可读的工具书,所以在每本年鉴中,都有一部分内容是固定的,比如美国历史、历书、历史上的今天等。年度内容反映了时间性,重视本年度大事要事的报道。2.海外年鉴非常重视数据的详尽,并尽可能地回溯。数据是保证年鉴信息详尽、真实、可靠的最主要手段,对过去数据的回溯可以更好地让读者了解这一指标的变化发展和趋势,在宏观与微观的体量上得到自己需要的信  相似文献   

19.
正年鉴被称为"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的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案头资料库,具有资政、鉴戒、窗口、教化、存史等作用。但是,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年鉴有读者,能够和读者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其价值。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供给为导向的年鉴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年鉴模式,实现年鉴的价值创造。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关键性要素:数字化是年鉴的发展趋势,这里不仅仅包括年鉴的数字出版还有年鉴的数据平台建立。首先,年鉴的数字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各级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人们对"年鉴"一词已不陌生,基本上了解了年鉴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对于年鉴的概念却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的将年鉴称为"编年体的百科全书"、"史册",有说年鉴是"年刊"、"总览"、"万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