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莉 《收藏家》2023,(12):12-19
平遥金庄文庙大成殿现存孔子及“四配”“十哲”造像,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元代文庙造像遗存,是有元一代文庙像设及儒教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见证。关于金庄文庙的具体创建时间,文献记载有所差异。本文梳理中国古代文庙造像的规制变迁,并在此基础上,解读金庄文庙造像实存,考证其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2.
晓瑞 《贵阳文史》2003,(5):29-30
2003年暮春时节,笔者随贵州省写作学会采风团赴湄潭采风,有缘参观了作为贵州省三大文庙之一的湄潭的文庙及设在文庙内的“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古朴典雅、保存完好的文庙古建筑群,以及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浙大在湄潭艰苦办学七年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白海峰  李阳 《文博》2011,(4):54-58
西安府文庙的空间布局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发展的,它的形成受到文庙建筑规制、儒家思想以及曲阜孔庙的影响,具有地方文庙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特殊的区划情况,形成极其少见的文庙与学宫在空间上“一庙三学,翼比朋翔”的布局。同时,由于西安府文庙藏碑的不断增加,碑林部分比重逐渐增大,最终取代别的建筑成为文庙的后续空间。  相似文献   

4.
晓陈 《中国土族》2010,(Z1):63-64
文庙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中不可或缺的祭祀性建筑。大通文庙坐落在旧县城所在地——城关镇,这里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文庙是其中的一处胜景。清乾隆年间创建的文庙据史料记载,大通早期的文庙与现存于城关小学院内的文庙地址并不在一处。  相似文献   

5.
位于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的安顺府文庙 ,始建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一统大疆 ,对西南地区采取“移风善俗 ,礼为本 ,敷训导民 ,教为之先”这一军事哲学战略方针 ,在征服广大西南“蛮夷之地”的同时 ,以儒学思想教化广大的民众。“皆设儒学 ,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 ,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 ,而无悖礼争斗之争 ,亦安边之道也。”安顺府文庙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中以庙、学合一形式诞生 ,又经历代增培和扩建 ,成为黔中最大的儒学殿堂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的形成安顺府文庙建筑装饰艺术 ,实际上是以儒学文化为核心 ,兼融了佛教文化、道…  相似文献   

6.
安昕 《风景名胜》2020,(3):0127-0127
甘肃武威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而吉林文庙则是东北地区建筑年代最早、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文庙建筑群,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两处文庙所在区域环境不同,在建筑规制和文化传承以及文化传播功效等方面表现出的异同,值得做比较研究,这对于文庙研究和儒家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泉州博物馆     
《福建旅游》2005,(8):103-103
泉州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馆址设在位于市中心的泉州府文庙,没有“府文庙文物陈列展”、“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馆”等。随着泉州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构建和谐泉州。实现泉州社会的全面发展,200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博物馆新馆舍,新馆于2002年9月开工.2005年元旦建成开放。  相似文献   

8.
文庙的保护与利用:应在冲突中寻求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叙述了文庙的历史、功能及其演变。论述了从庙学结合到庙馆统一的内在联系,提出“馆庙俱进,铸造和谐”,二者合一是文庙在当今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特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资中是成、渝道上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两处古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是文庙,一是武庙。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明、清时期全国有2680座文庙.“文革”之前还有300座,现在保存完整的只有29座.武庙不到10座,而文庙和武庙并存的则只有资中,堪称华夏一绝。  相似文献   

10.
西充文庙地处西充县城中心,始建于宋淳熙年间,现存庙宇是清康熙二十四年建造,总面积约5300多平方米。建国后西充文庙一直为酉充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处。县政府各届领导都很重视保存这处文物古迹,不准改建,添建和折除,原来的棂星门、黉墙、前殿、左右厢房、大成殿、后院及生活用房等均保存完整。1993年3月15日西充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31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党的十四届、中全会召开后,县政府在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中,把维修“西充文庙”,保护国家文物,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蔺市文庙作为涪陵三峡工程淹没区中唯一幸存的清代宗法礼制建筑群,其承载着当地大量的人文信息,蕴含着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文庙的搬迁保护对研究三峡地区清代文庙建筑的形制和沿革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工作以蔺市文庙为研究对象,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现场勘察测绘,对蔺市文庙的历史沿革、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基于对残损状况评估及对该建筑群的巴蜀特色和特殊营造技术的强调,该工程为文庙建筑的后续搬迁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彭慧 《四川文物》2013,(1):57-62,100
四川荣县文物管理所藏有一通石碑,碑阳为宋代“绍熙府儒学碑”,碑阴为明代碑刻“和义记”.“绍熙府儒学碑”载南宋理宗下诏追封朱熹等五人爵位,并从祀于文庙,同时黜免王安石在文庙中之地位,以及此诏在潼川府路的执行情况.绍熙府儒学碑反映了王安石及新学的彻底衰落,程朱理学的大势崛起,以及绍熙府遭受蒙古军队侵扰的历史,同时勘正弥补了史籍、辞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志》2017,(4):6-6
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江城四珍》2016年1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设“吉林文庙”“悬梁吊柱”“吉林雾淞”“吉林陨石”4篇,共20章46节31万字。《江城四珍》记述了与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之一的吉林文庙;中国寺庙建筑史上的奇观,与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山西浑源悬空寺齐名的“中国三悬”之一的吉林市玄帝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世界最大的石陨石吉林陨石。《江城四珍》将吉林四珍按其特质设定章节,彰显四珍独特魅力,旨在宣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的独有山水特色和厚重文化底蕴,努力为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的“文庙”,是目前新疆境内仅存的一座“文庙”。这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庙宇 ,位于市区的前进路北侧 15号 ,座北向南。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门、前殿、后殿 ;在东西两边纵轴线上建有四座对称的配殿。庙门内是一庭院 ,庭院东西两侧各建一钟鼓楼 ,建筑式样古色古香 ,雕梁画栋 ,飞檐彩拱。整体建筑雄浑庄重 ,共占地面积 2 794.6平方米 ,建筑面积 993.5 5平方米 ,极具文物价值 ,197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乌鲁木齐文庙的主体建筑分为前后两座大殿 ,皆为房面宽三间 ,为单檐歇山 ,殿顶铺灰色筒瓦 ,房脊上珍兽翘首昂立。前殿中央有琉璃…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查明,太原市范围现存太原文庙、晋源文庙、清源文庙和徐沟文庙共四座文庙。其中以太原文庙规模最大,清源文庙现存建筑年代最前。而文庙建筑的出现与定格,是与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统治阶层最高政治理念密不可分的。但就文庙建筑规制的形成而言,却是以渐进方式逐渐完善的。自汉武帝实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政策以后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相似文献   

16.
南宋《平江图》碑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即宋代苏州文庙旧址内,它与《天文图》碑、《地理图》碑、《帝王绍运图》碑合称“苏州文庙四大宋碑”,在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称为“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平江图》碑刻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是苏州城(当时为平江府治所)的一幅石刻平面图,由郡守李寿朋主持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亚特兰大欲“克隆”岳麓书院 近日有消息称,素有“千年学府”美誉的岳麓书院将被“克隆”到美国亚特兰大。按照初步设想,双方一旦谈妥,亚特兰大“亚洲村”将开辟一块地盘,按一比一的比例仿制岳麓书院的核心景观文庙等,计划投资三千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射洪文庙     
射洪文庙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金华镇。始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是当时川中地区建立较早的一座孔庙。唐末以降,射洪累遭兵燹,县学年久失修,“学舍荒芜,日就溃圯”,难以“诱帅后进”。县令韩晞上任后,在宋初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自言于州”,陈请重修县学,取得州府支持。韩亲自主持,“度材兴工”,历时2月,建成“殿堂斋室,下至门底,皆有程式,……不侈不陋”的文庙。元朝初年,岳尧咨任知县期间,又捐资劝募,于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重新翻  相似文献   

19.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胡方平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3庙,嘉庆《四川通志》卷77记载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庙址原在城西育贤门外育贤坝上。明洪武间沫水为害被毁。明嘉靖安磐《修城记》云:“尝闻父老云,永乐中,州学在津南数十步,以今计之,正当中流,决啮迁徒可知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证了西安碑林清初《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还原了雍正年间咸宁人孙能宽与众修碑经过,考证了碑文所述事件史实。崇祀即从祀,是文庙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文庙从祀位次经历了频繁变革,一方面是由于明末清初战乱导致文庙祭祀混乱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清朝统治者为了宣示正统地位,对文庙祭祀制度进行了大量变革,其中从祀便是首要对象。《文庙崇祀位次之图碑》则如实记载了康雍年间文庙从祀位次的变化情况,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清初文庙祭祀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