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宏敏 《古今谈》2008,(2):16-19
梁漱溟先生(1893-1988)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学术思想与社会活动在海内外皆有一定影响。美国学者艾恺(Guy Alitto)称梁为“最后一个儒家”,梁氏哲嗣梁培宽许之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台湾学者韦政通称梁氏为“一个为思想而思考的儒者”,梁先生本人亦以“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自况。  相似文献   

2.
编读     
<正>读者来信@九州海涛:《国家人文历史》2月(下)载人民日报评论部卢主任文章,《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编者按称"这是一篇注定将载入史册的文章"。我觉得结尾处很闪光。但她说,"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据我对梁氏著作的了解,他绝未写过这本书。她被书商的书名误导了。值班编辑:《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作者为美国汉学家艾恺,书的内容是作者对晚年梁漱溟采访录音的整理,确实不是梁本人的著作,而是他口述的文字实录。  相似文献   

3.
数年前,我曾经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写过“梁漱溟”这个辞条,1987年10月末,我写了重新认识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文章,在北京参加了“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最近又受友人之托,为《教育大辞典》撰写了“梁漱溟”辞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梁漱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学术心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那场是非混淆、人妖颠倒的劫难中,梁漱溟置小我生命于度外,既能在灾难的沉默中守身乐志,又能在强权的逼压下起而抗争,愤而辨难,“守身”与“舍身”这对似乎矛盾的概念,在梁漱溟这个新儒学大师身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无论“守身”还是“舍身”,都是为了“求真求实”,这是梁漱溟学术思想的归宿和支撑点。  相似文献   

5.
程思远与梁漱溟都是广西同乡,论年龄和辈份,梁漱溟与桂系代表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同辈,比梁年轻15岁的程思远一直自称晚辈,恭称梁漱溟为“梁老”或直称“老前辈”,而梁则称程思远为“程公”或“程先生”。  相似文献   

6.
徐克敏 《炎黄春秋》2006,(12):75-76
在我国知识界,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中间,提起梁漱溟先生,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梁漱溟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毛泽东的朋友。其实,梁先生的“头衔”远不止于此。他还被人称为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等等。但友人近日拿来一本名为《六月雪》的新书,书的副标题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内容不言自明。引起我注意的是,该书的最后一页上,收录了一首七言打油诗——《咏“臭老九”》,署名为梁漱溟。又听说,梁漱溟先生的亲属近年也曾被询问:“梁先生的诗集将于何时出版?”当然,梁漱溟先生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一辈学者,身后留…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在20世纪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几度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在世人的眼里,梁漱溟是思想家、教育家、著名学者、乡村建设派领袖、政治上的中间派代表。50年代,梁漱溟曾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指责。一 1918年11月9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一个清新宁静的早晨穿戴整齐、带着对世道的无奈跳进了北京的净业湖(即今积水潭)。父亲的自杀,极大地刺激了决心从佛以求避世的梁漱溟。在悲痛和自责忏悔后,加上曾路过湖南时看到军阀烧杀掳掠、荼毒生灵的悲惨现状,梁漱溟在北京发出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慷慨之叹,并于1921年5月,宣布…  相似文献   

8.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然而他的大名为世人所熟知,是因为上世纪他同毛泽东之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交往,却不完全在于他学术上的成就。1918年,毛泽东梁漱溟同在北京大学梁漱溟原名梁焕鼎,字寿铭,“漱溟”是他发表文章时常用的笔名。他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生于北京。  相似文献   

9.
阎秉华,1917年6月28日生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民盟中央退休干部。曾与梁漱溟、熊十力长期交往。受梁漱溟委托,与丈夫李渊庭一起编著出版了《梁漱溟先生年谱》,整理出版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等书。近期,本刊特约作者张建安先生对阎秉华老人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北大7年,梁漱溟成了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山东7年,梁漱溟成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1.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梁漱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仅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北大7年,梁漱溟成了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山东7年,梁漱溟成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知道,蔡元培和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当年,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梁漱溟曾任北京大学讲师。但对蔡元培慧眼识梁漱溟,破格录用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到北京大学担任讲师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蔡元培和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当年,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梁漱溟曾任北京大学讲师。但对蔡元培慧眼识梁漱溟,破格录用仅有高中学历的梁漱溟到北京大学担任讲师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梁漱溟在北大讲佛学。讲佛学的在全国有许多名家,梁漱溟算一家。南方还有马一浮、太虚、杨文会等等,南京还有个欧阳竟无,也是大家。可这些大家都是不屑于来课堂讲学的。蔡元培想:请大师不成,那就请大师的弟子来也成,于是就和梁漱溟说了。梁漱溟到  相似文献   

15.
论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中工业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宏桂 《民国档案》2003,1(3):68-71
梁漱溟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名的化守成主义,被誉之为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他毕生致力于按照自己的化理想去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其学术化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名学艾恺先生(Guy S.Alitto)评价说:“梁漱溟恐怕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梁漱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梁漱溟徐光寿,陈家骥陈独秀与梁漱溟是“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在思想革新和文化改造方面,他们都提出了发人深思的主张。本文拟从两人微观的关系考证、宏观的思想比较和综合的分析判断三个方面,作些探讨与阐释。一陈独秀是“五·...  相似文献   

17.
一、向领袖“叫板” 1938年1月,梁漱溟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就对他说:梁先生,我们早就见过面,民国七年(1918)我在北京大学,那时你是大学讲师,我是图书管理员。梁漱溟称赞毛泽东好记性。  相似文献   

18.
正"文革"后,梁漱溟著作最早出版情况张建安(以下简称张):令尊梁漱溟先生已经辞世30年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仍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影响着当今社会乃至以后的时代。他的书仍在不断地以不同形式出版,均拥有众多的读者,不少还是畅销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很多书的整理出版,比如《梁漱溟全集》《梁漱溟日记》《梁漱溟往来书信集》等等,您都做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汪东林 《炎黄春秋》2001,(10):22-25
梁漱溟先生生于1893年,病逝于1988年,以其95岁的高龄经历了56年的旧中国和39年的新中国。对于他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早期43年的经历,1988年7月梁漱溟病故时由新华社发布、《人民日报》全文刊登的《梁漱溟生平》中有这样一段评价:“出生于中日甲午战争前一年的梁漱溟先生,与同时代的志士仁人一样,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积极追求探索。他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随后又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来他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  相似文献   

20.
1953年9月8日至18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因毛泽东批评梁漱溟会上的发言,引发了毛、梁间连续多日的争辩,最后梁漱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成为举世皆知的“反面教员”。由于当时的政治压力,梁漱溟承认了自己顶撞国家领袖的错误,但他们的思想分歧却一直存在着。在毛、梁逝世若干年后的今天,这桩历史公案虽已得到破解,然而毛、梁论争的内在思想分歧却无人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哲学上寻其根底,误谬之处,敬请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