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谯慧 《收藏家》2012,(12):69-72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滇密"阿咤力教崇拜的主要圣像。阿嵯耶在梵文中的意思是"圣",意为"圣"观音。又因多产于大理国时期,也称"大理观音"、或者"云南观音"、甚至称"建国观世音"。这类观音成为滇密中比较有特色的观音。南诏、大理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印度、缅甸的交通要道,佛教随之传入境内,内地传入汉传佛教、西藏传入藏传佛教、东南亚传入上座部佛教,形成了各派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韩铁如 《收藏家》2023,(9):82-93
阿嵯耶观音是具有东南亚和大理民族特色、驰名中外的“云南观音”,是南诏大理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南诏国重要文献《南诏图传》等云南地方史料出发,简述了阿嵯耶观音的形象起源及大理国对南诏国阿嵯耶观音信仰和形象的认同和继承,重点讨论了云南剑川石窟梵僧观世音和阿嵯耶观音石窟造像,《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简称《梵像卷》)中阿嵯耶观音等大理特色观音画像和国内外收藏的大理国时期金银质、铜鎏金和木质阿嵯耶观音,以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典型造像,解析其造像风格、装饰特征及鉴别要点,并以多尊不同时期的阿嵯耶观音造像和绘画,讨论其本土化演变,包括面容、身姿特点。最后讨论了在元明后,阿嵯耶观音造像在大理转变为慈眉善目、白发白须的白族“观音老爹”形象。  相似文献   

3.
左中美 《丝绸之路》2011,(21):16-18
在关于大理苍山的许多传说里,有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们有着相似的、未有结局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观音堂,位于仁寿龙桥乡北约5公里的练武村。据史书载,这里原建有大规模的寺庙,供奉众多佛像,尤以主奉观音而遂得名,可惜现寺庙佛像均遭毁损殆尽。在旧址后山,仅存岩穴墓四穴,分布在距地表1.5~4米高、长28.5米范围的陡岩峭壁上,据有关专家鉴定,其时代风格应为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5.
上党为先秦古郡,是一个古老又神奇的地方,位于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晋城两市。这里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有多处华夏始祖的遗迹。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尧舜禅让、舜耕历山、大禹治水、成汤祷雨等传说故事都与这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这里同陕西宝鸡市、湖北神农架、湖北随州历山和湖南炎陵县一样,是一个炎帝神农文化的密集区。这里有许多与炎帝神农有关的地名和遗址,有密集的祭祀炎帝的陵庙、碑碣,有丰富的炎帝神农的传说。这不仅说明了上党地区历史文化的久远和深厚,也引…  相似文献   

6.
邢莉 《民俗研究》2010,(2):172-188
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有一个本土化和女性化的过程。在民间传说中,唐代历史上遂宁广德寺的主持克幽禅师就是马郎妇观音,广德、灵泉二寺的文物古迹与历久弥新的中国观音的原型——妙善公主在当地的传说互相建构,而从历史上传承至今的观音庙会所展演的活态仪式更呈现出宏大的民间叙事,经历了1300年的观音信仰一直在建构中。民众的建构依托于川中地域的生态环境、宗教文化、历史语境和民众的思维逻辑,显示了观音信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4,(4)
出古城大同,沿着109国道西行十余里,就到了古代有名的云中险塞——“武州塞”东口.109国道沿着谷底右侧的山崖逶迤而行,不久,路侧山坡上便出现一座小巧玲珑的寺院——观音堂.山门前一座五彩琉璃三龙照壁横在公路北侧.转过观音堂山湾再前行数百米,路旁一个巨大的“佛”字镌刻在石壁之上.就是这个巨大的摩崖“佛”字,连同观音堂以及附近峡谷山湾,组成一处极富神秘色彩的地方——“佛字湾”.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大“佛”字,便在大同民间留下一段令人回味的动人传说.  相似文献   

8.
正大理不大,只是一个狭小而自由的城。然而,当你走近它,你不会仅仅沉醉于它闻名于世的风光,或许会更钟情于五朵金花的美丽传说以及白族男女的以歌传情,因为这里古铜色的肌肤是滇西独具的色彩,这里的河流因有着浪漫气质的丰富沉淀而富于诗意,在这里,什么梦都可以不做,否则一不小心便会撞击到灵魂,因为你就活在梦里。  相似文献   

9.
观音是龙泉窑青瓷塑像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塑像,这些塑像的制作与南宋及之后浙江地区发达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浙江地区有两处与观音传说和信仰有关的佛教道场——杭州的上天竺寺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青瓷观音塑像,尤其是南海观音形象的塑像,在龙泉窑大量生产,这与传说中普陀山是南海观音的修行道场,以及当地佛教徒对南海观音的崇拜有关。普陀山自宋代起就成为了浙江地区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观音信仰的中心。龙泉窑青瓷观音塑像不仅反映了在中国的观音信仰中观音已变为女性形象的特征,同时也为研究观音信仰的发展,以及观音形象在宋元明各时期的面貌特征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祥云湾旅游度假村位于打网岗岛最东部,在这里如同置身于尘嚣之外的桃源美景。这里有动人的传说,美丽的景观,观海,听潮,亲自然,休闲渔业,海上庆典,乘船出海,撒网捕鱼,海上垂钓,亲身体味渔家乐趣。青龙山登高,驻凤坡观潮,青龙含珠,观音送日,飞沙叠浪美不胜收。望海一天,海风拂面,渔歌唱晚的温馨浪漫。晨曦  相似文献   

11.
刘建昭 《收藏家》2023,(12):20-27
大司观音堂保存着多尊精美的石造像,外包细泥,并贴纸彩绘,正中为观音立像,左右各立两尊金刚菩萨,八大明王及两尊天王护法分别立于大殿东西两侧。其创建时间虽仅比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晚一年,但殿内彩塑系民间风格,其题材和艺术特性明显不司于皇家造像。因此,观音堂彩塑是研究辽代大司地区民间佛教信仰及塑像题材、雕造技艺的绝好实例。  相似文献   

12.
白族命名     
《神州民俗》2007,(7):32-32
古代大理地区白族的姓名制度,也深受阿吒力教的影响,形成了极有特色的白族佛号命名制度。 白族的佛号命名制度就是信徒将其修炼的“本尊”(即所希望达到的境界)之名引入自己的名字之中,以示虔诚。如,宋朝时有大理商人李观音得,“李”为其姓,“观音”是佛号,即此人修炼的“本尊”,“得”为其名。  相似文献   

13.
驰名世界的大理石,质地细腻,花纹独特,通称础石。早在唐初,就有了精美的大理石工艺品。大理石的优美传说,也很早就有流传。有一个“玉女子”的传说:仙山上的“玉女子”,人既漂亮,又爱美景。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长出玉石来。风景秀丽的苍洱胜境,迷住了她,她住在苍山上,苍山就长出玉石来。人们喜爱玉石,更喜爱带来玉石的玉女子,希望她永远住在苍山,把苍山变成琼瑶世界。偏有一个贪心人,想独占玉石,爬上苍山去捉玉女子。当他等玉女子回到山洞,刚要去捉,她却跳出石洞,踏着彩云飞走了。她刚解下的五彩腰带,来不及带走,隐没在岩石里。玉石变成了础石;五彩腰带隐没的地方,础石色彩斑斓,非常好看,被人们誉为“玉带一股”。见于古代记载的则是另一种传说。约在一千一百年前的唐代末期,大理地方政权南诏的宰相杨奇鲲写了一首《岩嵌碧玉》诗:“天孙昔滴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一朝骑凤上丹霄,翠翘花钿留空谷。(《全唐诗》卷732)不仅赞美了奇丽的大理石,也给我们留下了古代有关大理石传说的宝贵线索。  相似文献   

14.
《文物世界》1999,(3):12-12
观音堂位于长治市西北5公里处的梁家庄.建于明代万历十年。这里的观音独其特色,她坐在莲台之上,面善目慈,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俯视,左臂自然伸直,左腿下垂,脚踏麒麟兽尾部,右腿弯曲,脚踏祥云,右手很悠闲地搭在膝上。似乎她不是个神仙,倒像是个回家探亲,走累了的俏媳妇,正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来小憩。这与在她左右两侧半跏而坐.单掌立胸.一派庄严、虔诚、肃穆的文殊、普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旧城西的点苍山麓举行。传说,观音大士开辟了这个地区,为了纪念她,各族人民,尤其是白族人民,每逢这个时期,都来此聚会。最初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文艺活动、体育竞技和物质交流相结合的盛大的民族节日。作为节日,“三月街”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三月街@玲珑  相似文献   

16.
李云晋 《文博》2005,(1):32-35
云南观音名目繁多,造型各异,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云南大理地区发现了一种造型别致,风格独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观音造像。这种观音像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极大的关注。观音像为立势,面作男相,体态颀长,宽肩细腰,上身袒露跣足,眉间有一圆点。一手作说  相似文献   

17.
从唐朝永徽年间到现在,大理三月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滇西各族人民的物资和文化交流盛会,也是民族团结的节日。关于大理三月街的由来,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各种不同的传说,现在介绍几则于后。一阿善与阿香相传在大理国时,洱海边上住着很多渔民,他们世世代代都以打鱼为生。有一个老渔翁,人称“老渔家”,膝下单生一子,名叫阿善。这个小伙子手脚勤快,忠厚过人。他经常帮助  相似文献   

18.
崔欣 《丝绸之路》2012,(5):19-26
大理沙溪古缜沙溪位于大理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漶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  相似文献   

19.
樟园     
雨后的樟园,如同被洗过一般,干净,空气里湿漉漉的,仿佛能拧出水来.我来得早,整个樟园就我一个人,出奇的静,我穿行其间,迷醉于这份独有的安谧当中 倘若不是碧绿的树叶被春风吹拂发出声响,我还真以为是闯入了某段幽深的梦境. 而樟固就在公路边上. 樟园的门口有一横额:古樟植物园入园,过樟木桥,再往里走,见一牌坊,牌额上的“古樟园”三个字,通劲有力,两边联曰:长天接广泽,群岛散仙乡.牌坊背额的“拥翠撷秀”四字,系苏州大书法家瓦翁所书——就在前几天,我还刚写了一点他在仓米巷生活的文字.过牌坊,就能见到两棵听闻许久的古老樟树了.其实,樟园最早是一座城隍庙——西山本地人也称它为双观音堂樟园里有观音堂、福星堂各一.观音堂为佛殿慈航堂,供杨枝观音,木雕的观音像体态丰腴,神情自然,有大唐风韵,福星堂即愿如斋,漆雕的福星像线条明快,显然是清代的手艺.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萃     
《旅游》1994,(2)
花果山上美人松 连云港的花果山,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吴承恩当年写《西游记》的时候,看中了这里的青山秀水、奇峰怪石,书内的许多原型,都是从这儿采集加工的。花果山有一棵古松,传说也与《西游记》有关,它就是“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