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是尽人皆知的,有的美国书刊说它是“一个极有影响的私人团体,有时被称为真正的国务院”,有的称它的领导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权势集团”。奇怪的是美国对这样一个重要组织的研究却不多,有关它的专著尤少。对此,劳伦斯·肖普和威廉·明托合著的《特等智囊团:对外关系协会和美国外交政策》一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相似文献   

2.
刘文涛  张伟 《世界历史》2001,2(5):20-30
178 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纵观整个宪法研究史 ,学者们大多从经济、阶级、国内政治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重点阐述它与内政的关系 ,而极少论及它与对外事务的问题。 2 0世纪 70年代 ,以美国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才发现这一不正常的现象 ,呼吁建立一门外交法学对其加以修正 ,并出版了《对外事务与宪法》等著作。我国史学界长期沿用西方学界的研究模式 ,难以跳出经济、阶级分析的窠臼。近年来 ,受路易斯·亨金的影响 ,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一动向。本文试将美国外交事务作为切入点 ,探讨其与联邦宪法的关…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楮律元译)是美国历史学家M·亨特在1987年出版的专著,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文化基础,其中许多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论点很有新意。作者在前言中说,他在对美中关系的研究中产生了撰写该书的最初想法:"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所谓国家使命感、对'东方人'的成见,以及对一种特定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对于构成美国对华政策产生了多麽大的影响"。然而,"我们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思想的显著的连续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即使是公众中最熟悉政…  相似文献   

4.
“不成文的联盟”一词是由美国学者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用来形容里约·布兰科时期巴美关系的,它是指本世纪初巴西与美国建立的一种特殊关系,更确切地说是里约·布兰科1902至1912年任巴西外交部长时推行的一种密切巴美关系、并尽量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政策。详尽地考察里约·布兰科时期的巴美关系对我们研究本世纪初以来巴西对外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可以纠正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将拉美国家作为一个不变的整体,而不加具体分析来阐述美拉关系的偏向。  相似文献   

5.
“诺维科夫报告”与冷战初期的苏联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伟 《世界历史》2006,2(2):29-36
1946年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撰写了一份题为《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报告,这份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联政府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判断,对冷战爆发前的苏联对外政策产生了某种影响作用。中外学术界对这份报告颇为关注,本文认为如果把诺维科夫报告视为苏联在战后初期外交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同凯南的“八千字长电报”相提并论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公众舆论于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慧 《世界历史》1999,(5):34-40
《美国大百科全书》对公众舆论(publicopinion,或译为民意)的定义是“指一群人对一个共同关切的议题所表达的意见”,“它通常代表一种价值判断或偏好,或是对一个未来事件的结果所做的判断”①。自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确立以来,公众舆论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已是众所周知,不庸置疑的了。但是,公众舆论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美国的学术界也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美国的公众舆论先于对外政策”,“公众舆论在美国外交决策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对政…  相似文献   

7.
李昀 《世界历史》2008,(2):118-125
在欧洲一体化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一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体化组织的性质、构成、动力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探讨上,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他们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欧洲内部因素上,忽视了从美国外交政策的层面上探讨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欧美学者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美国和欧洲一体化关系研究的兴趣经久不衰,他们在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本文拟对西方学界在美国和欧洲一体化关系所作研究的阶段性特点、主要流派和学术观点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
姜璐璐 《环球人物》2012,(26):78-80
弗里德曼身上有众多光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3 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知名畅销书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他还是颇具影响力的国际问题专家,在《纽约时报》开设的专栏常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风向标,其著作《世界是平的》至今被视为研究全球化的必读书。近年来,弗里德曼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秦珊 《史学月刊》2003,(8):101-104
中国史学界对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介绍往往是与“史汀生主义”相提并论的,而事实上“不承认主义”并不等于“史汀生主义”,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史汀生主义”的使用范围。更为重要的是,1932年“史汀生主义”的提出,并非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华使用“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早在1915年,美国就在对华问题上使用过“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外关系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对外关系的文化探源王晓德国内史学界研究美国对外关系,视角往往集中在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方面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上,很少研究美国文化价值观在对外关系中的影响。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指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及与行为相关的信仰、思想、习俗、准则、惯例等等。这...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权史研究已从一个边缘问题成为国际史和外交史研究的学术前沿。人权问题的国际性讨论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然而,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人权问题讨论陷入"死角区"。但是,人权问题在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演变为美国外交中的热门话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成为侵犯人权的主要国家。本文将英文世界主要学者和他们的代表作及其观点等做一个客观而系统的梳理,从而将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这一新的学术前沿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的探索——评《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刘国柱对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的探索,特别是对军事改革在美国军事力量崛起中的作用,在美国学者所写的军事史著作中,谈的不多,在中国学者所写的书中,也鲜有深刻的论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海宏推出的关于...  相似文献   

13.
1933年,美国对欧外交政策从20年代的“国际合作”开始向“孤立主义”转变,罗斯福在六月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严词拒绝与英、法合作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是美国政策转变过程中的显著标志。弄清罗斯福拒绝与英、法合作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形成问题。一3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内外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危机的困境、华盛顿体制的破裂和欧洲战争的阴影,使美国面临一场重要的抉择,是继续20年代与欧  相似文献   

14.
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美国外交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它经常出现在美国外交史教科书和外交史文献中,在美国史学界引起无休止的争论。甚至对孤立主义存在与否,也是众说纷纭,不少学者对孤立主义的存在表示怀疑。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在二次大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扩张政策不断碰壁,美国上下掀起重新考察和评价整个外交政策的高潮,引起了传统观念的动摇,否定孤立主义存在的思潮更加风行。战后兴起的“新左派”史学就是这种思潮的代表。第二,人们对孤立主义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3,(6):49-49
据全球民意调查,公众对美国(尤其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的评价一直较低,一个接一个的国家爆发暴力和非暴力的反美示威游行。2005年美国皮尤中心对16个不同国家做调查时提问:“如果一个想出国的年轻人要求你推荐一个能够幸福一生的地方,那么你会推荐哪个国家?”其中仅一个国家认为美国是首选之地。种种调查研究不免加深了美国“自我中心论”者的失落。而重塑美国的“伟大形象”,决不是武力挑衅与不切实际地串谋破坏世界所能达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出版于2007年9月。该书所讨论的话题虽并不鲜见,但所选取的角度却很有个性。正如作者所说,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话题(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后记"。以下凡引用该书,仅标注页码)。显然,作者不是要用厚重的篇幅来解决这个相对明白的问题。那  相似文献   

17.
系统审视一个国家的扩张史──评《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席来旺,刘笑盈在我国世界史领域内的国别史研究中,美国史研究比较引人注目,学者荟萃,成果也比较丰厚。最近读到了由著名学者杨生茂先生主编,王玮、张宏毅为副主编及几位中青年学者共同撰写的《美...  相似文献   

18.
通常说来,要认识一个国家,最好先了解其历史,而要了解其历史,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读一本较好的通史著作。杨生茂教授、陆镜生教授合著的《美国史新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发行,该书不仅为研究美国的学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而且也可作为了解美国的一份有益读物。这部近50万言的著作,一方面是两位著者数年潜心治史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内十余年来美国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冷战史研究一直是美国学术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1 996年初笔者曾撰文介绍苏联解体后至 1 994年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 ① 。最近 ,笔者有幸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段时间研究 ,对 1 994年以来美国冷战史研究状况作了考察。现介绍如下 ,供学界同仁参考。一 对冷战的宏观性总结研究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学者对冷战进行了较全面的宏观性总结研究 ,撰写了一批关于冷战的通史类著作。早在 1 96 7年 ,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约瑟夫·哈利就出版了《冷战史》一书 ,详细总结了截止 1 96 0年代的冷战史 ② 。 90年代初 ,随着苏联解体 ,冷…  相似文献   

20.
金海斌 《黑龙江史志》2013,(23):157-158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起伏不断,可谓一波三折。通过分析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演变,我们发现,阻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除了国家利益外,还有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不仅没有淡化或终结,相反在某些方面或在某种程度上有强化的迹象。可以说,意识形态在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中发挥着一种特殊而微妙的作用,是影响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是制约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