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英美联军共同作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场作战的唯一战例。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一役,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直接地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广州黄埔港水道出口的虎门,成为黄埔港和粤海关的天然屏障和设置控制的最佳地点。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后开始实行开海贸易,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负责外贸事务。同时,清政府在虎门建设海防,修筑南山、横档和三门炮台以控制海口。正如任何海关都有武装部队支撑一样,虎门炮台既是广州的海防工事,也是广州黄埔港和粤海关管理海口,控制进出  相似文献   

3.
王慧 《炎黄春秋》2022,(9):68-71
鞍海战役,共毙伤国民党军1200余人,俘团长以下2100余人,2700多人参加起义,辽阳以南铁路线全部收复,直接威胁沈阳,有力地支援了北满作战,打乱了蒋介石进攻北满,夺取哈尔滨的部署,对东北战场以后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战役中,我军运用灵活有效的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促使潘朔端起义,创造了东北战场民主联军首次争取国民党军一个师起义的范例,亦成为辽沈战役的最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正马志超,是1928年"旬邑暴动"的参加者,也是1947年旬邑县国民党自卫大队起义的领导人。《人民日报》的头版消息1947年6月,《人民日报》先后两次在头版头条报道我军攻克旬邑县城的消息。6月9日报道为《关中人民游击队解放太堡子,歼蒋记旬邑县府》;6月18日报道为《收复旬邑太堡子之役,西北民主联军获初捷,旬邑自卫队长马志超率部起义》,其中写道:  相似文献   

5.
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朝与后金进行的著名宁远之战。其主战场在宁远城,分战场则在觉华岛。论者注目宁远城之役,重笔浓墨,阐述详尽。而忽视觉华岛之役①,轻描淡写,略语带过。其实,觉华岛之役是明清甲乙之际,明朝与后金的一次剧烈的军事碰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兹对党华岛之役,勾稽史料,粗作探论。一觉华岛之役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由于其时觉华岛具有位处冲要、国储粮料和设置舟师三重价值而为明辽军所必守,亦为后金军所必争。觉华岛位处冲要。觉华岛②悬于辽西海湾中,与宁远城相为犄角,居东西海陆中逵,扼辽西…  相似文献   

6.
乌涌抗英大墓和祥镇军祠乌涌现名文冲,在广州市东郊,现为黄埔公社文冲大队所在,距广州市区仅十八公里。乌涌原有的乌涌河,属珠江旁系支流,东通虎门出大海,西接黄埔港直达广州,是广州市海防的前哨关隘。林则徐到粵禁烟之初,除了着力在东莞虎门从事海防建设之外;据梁廷枬《夷氛闻记》记载,还在乌涌南岸筑有"土炮台",沿乌涌河脣也兴建了"长城"似的"土墙"壁垒,"穴墙置炮",以"备虎门有失,为第二重守御计也。" 在虎门,林则徐当年兴建的绵延起伏在群山之上,海滩之边的"长城"壁垒,现在还明显地可以看到;在广州乌涌所建的,却早就遭到卖国主义者琦善之流"开门揖盗,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学界对刘铭传撤师基隆是否于沪尾大捷有援救作用是有争议的:或认为刘铭传"撤基"没有必要,或认为"撤基"对沪尾大捷有作用。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时的战场情形,得出刘铭传撤基对于淡水之役有重大的援救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战场,东北抗日联军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坚持14年的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的历史贡献。因此,为  相似文献   

9.
"沂"是秦楚联军破吴的首战之地。关于其地望,自清代以来先后出现正阳县境说、鄂州市境说及唐河县境说。根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左传》之"沂"当为"析","析"可大体确定在今随州市淅河镇或其附近古赐水一带。再从"稷"地地望和地名系联两个角度分析,"析"在淅河镇或其附近一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1911年11月24日到12月1日.江浙联军向南京发动联合猛攻:夜袭乌龙山,猛攻雨花台,血战天堡城.炮轰富贵山……经过七天七夜的浴血厮杀.终于在12月2日攻克南京.谱写了辛亥革命史上极其辉煌的一章。这样伟大的历史事件,理应得到文艺作品史诗般的反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描述辛亥革命南京光复之役的小说,只有唯一的一部——《金陵秋》。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寇铁蹄的践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打响了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大旗,率先开辟了抗击日本侵略的广袤战场。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2.
正清在入关之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两次攻打了朝鲜(指李朝)。一次是在1627年(天聪元年),朝鲜国王仁祖避入江华岛,双方结成了兄弟关系,史称"丁卯之役",朝鲜称"丁卯胡乱"。另一次是在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亲征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朝鲜称"丙子胡乱",其结果朝鲜战败投降,国王仁祖出南汉山城,向皇太极称臣纳贡,双方结成了宗藩关系。根据《南汉山城盟约》,朝鲜要岁时朝  相似文献   

13.
国共两党军队协同作战之典型一役——忻口战役之研究马仲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正规战与游击战在战略上的相互配合,在抗日战争的整个阶段都存在着。在战役上的相互配合,主要表现在战略防御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的太原会战,尤其是忻口战役更为典型。忻口战役不仅有战役...  相似文献   

14.
1952年发生在朝鲜战场那场英勇抗击给敌以重创的上甘岭之役,令人至今不忘。 1952年10月20日,是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向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的前沿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猛攻的第6天。这一天,我们第八十七团奉命东调上甘岭地区。当时,我在该团二营任参谋。  相似文献   

15.
许亚洲 《文史精华》2001,(11):24-28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如同晴天霹雳,将反动、腐朽的清政府震撼得摇摇欲坠。各地纷纷响应,或和平光复,或武装光复。其中以清政府在东南的统治堡垒、有“东南半壁”之称的南京的光复尤为艰巨。新军第九镇先行起义进攻南京失败;革命党人继而组织镇江、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革命军增援,组成联军,万众一心,攻克南京。南京光复之役是辛亥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典范。 一、新军起义初战失利 当时,驻扎南京的新军第九镇中的革命党人酝酿并鼓动爱国官兵起义。所谓“新军”,乃是清政府推行“新政”,模仿西方而建立的新式武装,借…  相似文献   

16.
庆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1930年就建立了中共庆城特支,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庆城(今庆安)是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重要战场和游击根据地,在这片热土上曾留下许许多多抗日将领的足迹,金策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明 《文史春秋》2007,(4):48-55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最早举起抗日旗帜的武装力量,在辽阔的东北山河大地上燃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一幕幕抗联将士演出的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话剧永存史册;一曲曲抗联将士谱写的高亢激越、感天动地的悲歌撼人心魂。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为悲壮惨烈的战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北战场上一支插入敌人心脏的劲旅。  相似文献   

18.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五月,正在试行雇役法的开封府东明县的大量县民因不满官府为征收役钱重定的户等而进京越诉。反对变法之臣将此事归咎于雇役法的施行,试图借此迫使朝廷撤销雇役法。事发之初,神宗与王安石的失措几乎导致雇役法的夭折,但曾布、邓绾、赵子幾等人的应对与配合十分到位。他们或迅速面见王安石,助其控制事态;或逐条辩驳反对派之言论;或揭发对事件负有重要责任的东明县知县贾蕃的违法事实,为变法君臣将事件化"危"为"机"奠定了基础。事后,变法君臣一方面针对东明县民的诉求改进雇役制,另一方面更加注意新法的系统性,变法派的理政能力亦由此得到提升。曾布由于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其后在变法集团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史博览》2010,(7):34-35
<正>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的时候,秦国和晋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的首都。郑国的老臣烛之武出面,到秦国的军队里分化敌方阵营。烛之武说:"若舍郑以  相似文献   

20.
《建文朝野汇编》收录的建文忠臣亲族在"靖难之役"后遭受迫害的史料,极具价值。这些史料记事明确,包括被祸者间之亲属关系、姓名、家财变价解院及全家充军等情况,弥补了正史及其他史籍记事模糊、缺乏细节,从而引发争议的缺憾,证实了靖难后株连"九族"以至"十族"的迫害确实存在。这对于深入认识建文、永乐之交历史,尤其是"靖难之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