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别失八里名称源于北胥鞬考苏北海别失八里系突厥语名称,汉译别失为“五”,八里为“城”,合言为“五城”意;波斯语则称为庞吉坎特(Pandjikath)。因其位于天山北麓东部北庭地区,自西汉起即以车师后国著名于世,唐代为庭州及北庭都护府,宋代高昌回鹘时期仍...  相似文献   

2.
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特林有永乐十二年(1413年)“敕建”及宣德八年(1433年)“重建”之《永宁寺碑》各一方。碑中题名者114人(姓名剥落者不计入,又有一人两碑皆见其姓名者),而里贯、事迹可考见者,仅24人。1、钦差都太监亦失哈《崔源碑》作亦信(见下文),当系汉名。《明史》卷304有传附曹吉祥后。传称:“亦失哈镇辽东,敌犯广宁,亦失哈禁官军勿出击,百户施带儿降敌,为脱脱不花通于亦失哈。正统十四年  相似文献   

3.
一、乐山大佛名称的演变乐山大佛是今人对大佛的称呼,大佛最早的名称并不是这样。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最早的名称产生于大佛尚未完工的贞元十五年之前。清嘉庆《乐山县志·卷15·金石》载:“唐敕放生碑,县东凌云山足。碑久亡,明人重立石,亦多泐。记其存者云:凌云寺灵山大像前(缺)敕禁断采捕(缺)者贞元十五年九月(缺)曰。”明确记载当时大佛名称为“凌云寺灵山大像”。凌云寺创自开元年间(见王渔洋《蜀道驿程记》)。到贞元年间,大佛名称中有“凌云寺”当属正常。称灵山当是因凌云山此时名“灵山”。那么,凌云山为什么叫“灵山”呢?这有两种可能: 一是因蜀王鳖灵。《太平寰宇记·卷86》载:“仙穴山在(阆中)县东北十里。《周地图记》云:“灵山峰多杂树,昔蜀王鳖灵登此,因名灵山。”《舆地纪胜·卷185》载:“灵山,一名仙穴,在阆中之东十余里,宋江上有古丛帝开明氏鳖灵庙存焉。”均说明阆中县灵山是因鳖灵得名。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处于青衣江、岷江交汇处,此地恰好也与鳖灵有密切关系。《水经注·卷33·江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前曾调查省境内现存的汉碑一文,在一九六四年《文物》五期刊载。其中有错误的,亦有须补充的,兹综述如下:李孟初碑原文云:“碑文隶书,文右题‘故宛令益州刺史□□字孟初神祠之碑。’”按:原文为“故宛令益州刺史南郡襄阳李下缺字孟初神祠之碑”(据《金石萃编》卷八)。现碑文益州刺史下模糊的两字为南郡,在原石上看得很清楚。原文又云:“碑文中‘劝农贼捕掾’一  相似文献   

5.
突厥与隋唐、回纥与唐宋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深受中原文化辐射,因此古代突厥语中有大量汉语借词。这些借词的突厥语读音与汉语中古读音非常接近乃至相同,这在《阙特勤碑》、《敦欲谷碑》、占卜书的词汇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6.
梁天监题刻原在川东云阳县城南岸长江之滨的濒水石崖上面,在天监题刻后面1米的范围内之有广政、元祐、嘉定等年号的石刻题记。题刻的位置正对江心龙脊石,须在江水枯涸时才能显露。古时长江河床较低,枯水季节可从天监题刻处至龙脊石游览。 此处题刻古代金石书籍著录甚少,叶昌炽《语石》中仅有“江南则中有海内梁碑,惟夔巫峡中有天监题名一通”一语。但未详指所在地点,也未记录具体内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购碑篇中仅列其目。《宝南篇》里也只说“云阳鄱阳王益州军府题记”、“浑雅绝俗,尤为难得”。对这一题刻的详尽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值     
敦煌学辑刊编辑部: 贵刊1984年第1期《关于于闽政权与喀喇汗王朝关系的探讨》一文117页在使用《突厥语大辞典》材料上有所失误。作者说“这从十世纪成书的由喀喇汗朝人所撰写的《突厥语大辞典》序言中的记载也可找到佐证(具体译文略)”。注说:“穆、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序言》维译本”。其实这是误  相似文献   

8.
永登红城《感恩寺碑》之碑记的撰写时间 通常认为是碑文落款“明嘉靖四年”。本文通过考证,认 为正确的撰写时间应在弘治八年,并为碑记推迟至嘉靖 四年上石的原因提出力证。  相似文献   

9.
1993年8月26日,南京某晚报刊登了一篇长文,题目叫《张灵甫死因之谜》。文章最后说:“(张灵甫的)追悼会在(安徽)滁县召开。灵堂上悬挂着蒋介石下书的横幅:‘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蒋介石的代表施中诚、邱伟(系“维”之误)达及张灵甫之妻王玉玲在会上发言。会后,张灵甫的灵枢埋在玄武湖内。”其实,张灵甫究竞埋在何处,至今并无定论。笔者虽研究玄武湖多年,也未掌握张灵甫埋在玄武湖内的证据。但是,玄武湖公园里确实曾有过一块俗称为“张灵甫碑”的碑塔。这就是建在翠洲的所谓的“陆军整编第六十四师剿匪阵亡将士纪念塔”。1947…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本《元史》李鲁、塔思、霸突鲁、塔塔儿台、博而术、玉昔贴木儿、博而忽请人传记史实多有讹误,兹订证如次。一、薨于戊子夏三月页2937行10卷—一九《字音传》:“戊子夏五月薨,年三十二。”按:苏天爵《国朝文类》卷二十四《丞相东平忠宪王碑》:“戊子(1228)三月竟于雁山。”或是。二、武仙军佯退诱敌页2938行2卷—一九《塔思传》:“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砚贼形势,仙恐有伏,不敢犯。塔思日:‘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刺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按:《蒙兀儿史记》(以下简称《蒙史》)卷二十七《塔思…  相似文献   

11.
邓昭辉 《收藏家》2002,(9):46-51
《金石索》云:“古者方曰碑,圆曰碣,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亦曰石刻。”所有用文字摹刻在石上的均可谓之石刻,碑仅为其中的一种。《说文》云:“碑,竖石也。”其中尤以汉碑最负盛名,其中不乏书法艺术的奇葩。如《礼器碑》、《曹全碑》等,在汉隶书体中独树一帜,字体清秀俊美,笔势和畅,如行云流水,悠然飘逸,是我国汉代书法名碑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雨花台区志》记载:碑亭失考墓,在铁心桥镇高家库村,该墓现存龟趺等文物,视其风格、体制,似为明代之墓。乾隆下江南时,在此处建两层石结构碑亭,四角有龙头,亭内有碑及龟趺。南北各一。后南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北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墓冢尚存。且未经科学清理。1981年被雨花台区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唐兀公碑,全名《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坐落在濮阳县柳屯镇杨什八郎村南的金堤和金堤河之间的唐兀氏祖茔之内,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立石。唐兀氏,自元代末即改杨姓,今日其后裔有三千余人,居住在杨什八郎等村。1966年,“文革”开始破“四旧”时,族人趁夜间将其掩埋,保护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4.
北周文王碑原为“周文王庙碑”,立于周文王庙前。其文献材料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但未录碑文。至清代,刘喜海《金石苑》始录今北周文王碑之全文。同时,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楷法朔源》以及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均有著录。该碑于1961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6月,成都市文管会办公室会同龙泉区文管所对北周文王碑及其附近的几十龛石刻造像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5.
汉代衡官考     
正汉代有衡官,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和东汉灵帝时(168~189)的《西狭颂》、《郙阁颂》。关于衡官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并无详细记载。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里联系东汉的《耿勋碑》、《西狭颂》的记载指出~([1]):衡官亦兼管一部分铸钱事。汉武都太守耿勋碑云:"又开故道铜山,铸作钱器,兴利无极。"故李翕西狭颂,武都郡有衡官掾及衡官有秩。可以证明衡官在武都是专主铸钱事宜,仍沿用水衡都尉之衡官名称。此说颇为人所信。如裘锡圭先生在《啬夫初探》一文里认为"(陈)说似可从"~([2]),朱活先生在《居延简耿勋碑与东汉币制》一文里也说:"陈氏所释甚得其谛。唯误碑文‘铜官’为‘铜山’,此微疵耳。"~([3])其实,陈直先生的说法恐怕是有问题的。从上引那段话不难看出,他认为《西狭颂》里武都郡的"衡官",是《耿勋碑》里主管"开故道铜山,铸作钱器"的机构,故而提出  相似文献   

16.
《元史》载顺帝至正十三年扎你别之地贡献方物 ,读者多不得其解。本文考订扎你别系金帐汗国主 ,扎你别之地即金帐汗或钦察汗国 ,所贡方物系波斯语音译 ,义为钩、叉、埃及刀弓 ,并指出扎你别之父月即别汗在元文宗时遣使朝贡 ,顺帝时恢复术赤三州分地岁 ,在大都置总管府 ,因而扎你别继位 ,继续遣使朝献。钦察汗国与元朝廷的关系 ,中外文献 ,甚少记载。《元史》此条及有关记事 ,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5,(4)
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大石在六、七两日安裝完畢。這塊高達十四點四公尺的碑心石上,將雕刻着毛主席題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相似文献   

18.
宋奕  徐安 《中华遗产》2005,(5):62-73
大元帝国宏伟壮丽的首都——《马可·波罗游记》中神奇繁荣的“汗八里”城(突厥语,意为皇帝之城),让古今中外的人们无限向往。我们问投身此项考古研究多年的徐苹芳先生:“元大都在哪儿?”老先生用手向下一指:“在下面呢!”于是我们试图穿越时空迷雾,去寻找这座消失了的梦幻之城……  相似文献   

19.
成都天府广场东侧近年有两起重大考古发现.2010年11月此地出土的东汉石碑《李君碑》、《裴君碑》证明该地为东汉蜀郡郡府所在;2012年底,考古人员又在同一区域发掘出石犀及大量属于官府级别的建筑构件等,再证该地为秦汉三国蜀郡郡府衙门所在地.出土石犀应即《蜀王本纪》所载李冰“作石犀五头”“二枚在府中”之一.位于成都大城中的蜀郡府衙存在遭遇洪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翼城县原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两篇碑铭。一通是《翼令张怀器去思碑》,已失;另一通《郑太子寿墓碑》,原矗立于云唐村,民国初年的《翼城县名胜古迹古物调查表》说,此碑已佚。翼城县文化馆于1983年在云唐村外水渠旁再度发现此碑时,碑座已佚失,碑身断为两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