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风分子、诗人冀汸的女儿殷殷给我打电话,她说:“贾(植芳)伯伯去世了。”“什么时候?”“就刚才。”我一下被吓住了,就在几天前,我刚去医院看望了他,进门只听见贾叔叔大声地说:“小莲,你怎么没有给我带水果来啊?”顿时引得边上的人都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2.
公园里,一位妇女带着孩子正在散步,两个热恋中的青年人正在秋千架上说着悄悄话,尽管他俩明知道周围早已站着一群小朋友等着玩秋千,周围还站着几位妇女,可他俩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明摆着,这个小伙子是个“刺头”,周围的人也都心知肚明。可偏偏有个小孩却看不到势头,依然一个劲地嚷着要玩秋千。只见一名妇女微微一笑,对孩子说:“好孩子,叔叔和阿姨难得有时间,就让他们玩一会儿。玩好后会让给你的。”两个小青年脸一红,赶忙跳下来,那位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们,秋千是你们玩的!叔叔见没有人玩才玩的!我已经玩好了,你们玩吧!”这就是婉言…  相似文献   

3.
童言无忌     
《南京史志》2011,(22):21
结婚了吗四岁的女儿看到了一张我和老公在海边的合影,她问:"妈妈,这是你和爸爸什么时候照的呀?"我说:"那是爸爸妈妈谈恋爱的时候照的。"她抬起头,纳闷地说:"那后来你们结婚了吗?"  相似文献   

4.
说到白条子,在我生活中遇到不少。最近几年,下海做生意,有背篼打的搬运费白条,有的还是我先写好,叫他签个名,有配钥匙来报销的白条。还有找车去外地运东西的白条子,本想叫司机开正式单据,他说:“这是回程空车,只收你壹百元,回去我们运输科几人分掉;如要盖公司章,得二百元……”我为了省钱,只好将就了。但  相似文献   

5.
泰志章 《旅游》2005,(12):6-6
做每期专辑的选题,都要查阅很多资料:书、网站以及找当地专家学者。买了三本书:《老重庆》、《张恨水说重庆》、《重庆古镇》,重庆的书真的很少; 查了三个主要网站:携程上的重庆游记、新浪论坛上的重庆游记以及用google查了很多重庆相关的东西。喜欢游记,因为很鲜活;google搜出了五花八门的重庆。电脑里的重庆资料,每个文件至少是满满的三四十个页码,几十万的文字量。走之前的两天,在北京还见了两个重庆人。一个是美女七七,在北京电视台做编导,曾经拍了很多旅游的纪录片,她给我说她的重庆影象,还列出了她在重庆朋友的电话清单给我;一个是摄影师杨国伟,曾经在《青年视觉》等很多杂志做过, 他给我介绍了重庆观念摄影师田太权、青年艺术家郭晋、有丰富行走经验的杨凤鸣以及重庆商报的老前辈孙须老师。另外,我还从同行的旅游媒体编辑那里要到了曾经替他们做过稿子的两个重庆作者:文字的李薇(渝洲服务导报的采编中心主编)和摄影师曾峥。我们的编辑刘东梅是重庆人,她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一个很重要的作者央央(渝洲服务导报的总编助理)。  相似文献   

6.
追忆袁永熙     
袁永熙与陈琏结婚时合影袁永熙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我的心中特别悲痛。我和他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同是右派,同病相怜,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他的身影和音容笑貌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令我难忘。1946年3月17日,西南联大学校的学生3万多人,为“一二·一”殉难四烈士出殡后,“一二·一”运动胜利结束。5月4日,西南联大也宣布结束,三校师生2000多人北上复校。当时西南联大存在三个中共党支部,都分别直属省工委领导。一支部(即民主青年同盟一支)有党员21人,领导人是袁永熙和王汉斌;二支部(即民主青年同盟二支)有党员19人,领导人是我和陈彰远;(两个支部共有…  相似文献   

7.
侯波 《文史月刊》2010,(1):F0002-F0002
这是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照片。 这幅作品实际是幅群相,是幅合影照。但摄影家没有按合影的办法,把参加照相的人按地位的高低分成若干排,循规蹈矩地站在那里,而是在领袖与被接见的亚非拉青年紧紧相拥之际按下了快门。照片既具有合影照的效果,又把中国人民领袖与世界青年之间欢乐和谐的气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呈现了活泼,避免了呆板,展示了现实,昭示了未来。  相似文献   

8.
199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共拍摄了1,683,600多张照片,结果只用了1408张。摄影师Emory Kristof曾动用了15吨重的器材进行拍摄,而最后只用了6张照片。“我刚来国家地理时,”摄影师Bruce Dale说,“12个摄影工作人员中有8位离异。”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家人,前娘生下两个女孩后不幸病死了,后娘又生下了两个女孩。因为后娘很懒,一家六口人生活过得很困难。后娘就对丈夫说:“把前娘的两个姑娘赶走,不然一家人都得饿死。”丈夫说:“好吧!”一天,父亲把大姑娘和二姑娘带着出门去了。走着走着,来到一条水沟边,父亲问女儿:“老大,你到过这个地方没有?”老大说:“这个地方是我和二  相似文献   

10.
老虎抓老鼠     
正一天,一只老虎看见一只花猫在津津有味地吃老鼠。老虎心想:老鼠一定很好吃。于是,它走到花猫面前,柔声细气地对花猫说:"花猫老弟,你能不能把老鼠给我吃呀?"花猫不假思索地说:"不可以,这是我抓到的老鼠,怎么可以给你吃呢?"听了这话,老虎肺都气炸了,它一改刚才的伪  相似文献   

11.
1月的北京天气寒冷,大鹏裹着-件羽绒服出现在记者面前,拍完照后,他穿上一早准备好的棉靴,说:“我们坐得近一点聊。”大鹏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随和,同时,像很多人说的,现实中他并不“逗”,也许是因为年纪渐长,也许是因为即将上映的电影《吉祥如意》。“这个电影对我来说非常残酷,我跟你描述的时候有几次心潮涌上一丝激动,但是又很快按压下去,”大鹏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我没有办法让自己完全投入,不然咱俩都得在这坐着哭。”  相似文献   

12.
饕餮之眼     
199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共拍摄了1,683,600多张照片,结果只用了1408张。摄影师Emory Kristof曾动用了15吨重的器材进行拍摄,而最后只用了6张照片。“我刚来国家地理时,”摄影师Bruce Dale说,“12个摄影工作人员中有8位离异。” “人们总是问我片子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摄影师Frans Lanting说。“我告诉他们;那张照片的曝光是43年又1/30秒。”…… 正是这些来之不易的照片成就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但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照片,更是每张照片背后的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3.
“原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但没想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污蔑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一个人,我不奢求你同情,只求不泼污水就好了。”念斌说,这个案件,对于两家都是一个悲剧,“我8年的青春没了,他们家两个孩子没了”  相似文献   

14.
讽谏有个宦官叫汪直,在朝廷里势力很大,大家都恨他、怕他。一次演戏,一个演员扮作醉汉,卧在街上,大骂朝廷里的大官。有人吓唬他说:“某某大人来了,某某公候来了。”他理也不理,照旧骂着。这时有人喊道:“汪太监来了!”这人马上不骂,跪在路旁说:“当今这个世界上,我只知道有个汪公公,别的什么人我都不怕。”明·冯梦龙《广笑府》呆主 簿  相似文献   

15.
爸爸、妈妈、我,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家。我家的事有如天上的繁星那么多,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过错爸爸和妈妈是我们家的“首领”,而我呢,就是供他们使唤的“仆人”。不过, 我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仆人”了。因为,我们家的两位“首领”可称得上是两位超级好的“首领”,他们脾气好,对我就更好了。他们把好吃的给我吃,好穿的给我穿,好用的给我用。即使我这个  相似文献   

16.
1935年年中,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所向披靡。蒋介石黔驴技穷,于9月7日发电给时任“剿匪”第三路总司令朱绍良,重金悬赏缉拿毛泽东及其他红军领导人。这位蒋委员长还亲自为通缉令制定具体“赏格”:1、生擒毛泽东者奖洋10万元,献首级者奖洋8万元;2、生擒林彪、彭德怀者各奖洋6万元,献首级者各奖洋4万元;3、生擒博古、周恩来者各奖洋5万元,献首级者各奖洋3万元……毛泽东得知这一悬赏通缉令,嘲笑说:“我毛泽东的人头这么值钱?又涨价了,可惜他蒋某人这次又要落空了。”张闻天则诙谐地附和:“我们也给他蒋某…  相似文献   

17.
1927年,林虎在上海法租界祁斋路一号自建别墅曰“隐庐”作寓公。蒋介石曾派林虎旧部李宗仁持亲笔函,另有国民党元老如于右任等信函一大扎,一致劝林虎出山帮助。林虎以蒋是上海交易所流氓,羞与为伍,对一大堆信件概置不理,并对李宗仁说:“我现在老了,需要休养,没有工作兴趣,有你们这么多年轻有为的人给他帮忙,比我这个老头子强得多。”其实当时林虎还只有40岁。李宗仁不得已要求林虎回封信。林虎说:“你就照我的话答复他们就够了,何必回信?”李宗仁被碰了一个大钉子走了。后林虎的亲信陈仲阁等问林虎:“你何不出去跟他们再玩几年?”林虎说:“…  相似文献   

18.
1934年 1 2月下旬 ,大概是阳历年前的一天 ,杜月笙派人把我叫到上海杜美路杜公馆。照江湖上的规矩 ,像我们这样的人被他“召见” ,首先要向他“问安”。但这次还没有等我开口 ,他就笑着对我说 :“侬做件事情 ,啥样 ?”在当时的上海 ,要想在杜月笙手下搞个差事 ,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看到杜月笙的神情 ,我心里十分高兴 ,忙说 :“听先生吩咐 !”他点燃一支雪茄 ,看了看我说 :“无啥事体。前两个月 ,沙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请我当董事长 ,尤菊荪再三恳求 ,也不好驳他的面子 ,只好同意了。找侬来 ,是要侬每天到锦江公寓去看看 ,他们的董事会就…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个小伙子,名叫岩章。岩章为人老实忠厚,心地善良,是一个阿佤好青年。有一次,岩章用新糯米舂了一臼又白又软的粑粑。阿妈见了,对他说:“光蒙儿你舂的粑粑是什么味道,先给我和你爹尝一尝”。岩章说:“等我先拿到缅寺去供了佛,再拿来给你们吃吧!”阿妈听说儿子要去供佛,就没说什么了。岩章也就急急忙忙把粑粑用芭蕉叶包好,又拿上一对蜡烛和一串黄灿灿的芭蕉,作为供品装进一只提箩里,就到佛寺去供佛了。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小时候,家里人看他样子蛮灵泛(湘方言,机灵),但到底聪明不聪明呢?他们决定一试。4岁那年,父亲曾麟书叫夫人江氏煮了5个鸡蛋,让一个女佣吃了一个,然后叫着曾国藩的乳名:“宽一,刚才我煮了5个鸡蛋,现在只有4个了,肯定有人偷吃了,你能查出是谁吗?”曾国藩略一思考,说:“这个容易,看我的好了。”他端来一个脸盆,又倒了几杯茶,把家里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见那个女佣吐出的茶水里有鸡蛋黄粉,于是指着她说:“就是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