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家村”冤案真相》一书写完最后一节,我们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邓拓夫人丁一岚生前交给我们的这个任务,总算有点眉目了,可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大约是1996年初春,“北京市三家村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张丽娜受丁一岚之托,约我们到丁一岚家。丁一岚说,收到广东诗人熊鉴写的纪念“三家村”的一首诗,其中有“三家当年本无村,留在人间却有痕”两句,她认为很好。大约受这首诗启发,丁一岚觉得有必要写一本书,把“三家当年本无村”  相似文献   

2.
“千古伤心文字狱”“八方泪洒马南邨”。这是人民日报全体同仁献给邓拓同志挽联的上下联末句。这位当代文豪不幸在“文革”中含冤离世,身后却留下血凝翰墨,泪润华章。人们捧读再三,不禁感叹不已!不久前出版的《邓拓诗集》,是由邓拓同志的夫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和著名播音员、原中国国际广括播电台台长丁一岚同志亲手搜集编辑,并撰写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前言。为纪念邓拓同志诞辰(1912年2月6日)83周年,本刊特转载了一岚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经过“文革”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邓拓、吴晗、廖沫沙被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那段历史的,然而,邓拓在文革前遭遇的“倒卖文物案”却鲜为人知。当年与邓拓共过事的原北京市委办公厅干事朱方狮老先生曾亲身参与这一案件的调查,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令人慨叹的历史事件。“大跃进”中间,许多人头脑很热,什么“亩产万吨粮”啦,什么“赶超英美”啦,牛皮吹上了天。邓拓调北京后办了一个叫《前线》的理论刊物,发刊词是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亲自写的,其中有句很精辟的话:“更不像风筝、氢气球,随风飘浮,即跟着空气办事。”这就是针对“大跃进”的。…  相似文献   

4.
方竟成 《古今谈》2010,(3):23-25
一、三家村邓吴廖全集终于出齐 吴晗百年纪念正逢建国60周年。400多万字的十卷本《吴晗全集》,几经周折终于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终于与早十多年顺利出版的五卷本《邓拓全集》、五卷本的《廖沫沙全集》,珠联璧合、三位一体,成为我国三位与建国史、“文革”史有特殊关联的近现代文化名人,具有特殊意义的全集“三部曲”。  相似文献   

5.
八闽奇才钟一邓,九州忍泪读燕山。80年代上半期,我在两次编选邓拓同志的杂文时,自然地吟出了上述这副挽联,这次临文时,又想起了它。我觉得这两句话至今适用,以后也会长远地适用的。邓拓的《燕山夜话》就要由北京市三家村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郑重地重新出版了。邓拓同志夫人丁一岚同志在两年前即已约我为此书写一序言。我既是革命晚辈,更兼不学,当然不敢言序。但作为邓拓文章的一个爱读者和景仰者,读后的感想总是有一些的。这次临笔时,我首先就想起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的一段话,文长,此处只能…  相似文献   

6.
祸从驴起 1966年夏,中国大地燃起一股大火,首先烧向“三家村”。仅在5月份一个月里,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就发表了姚文元、戚本禹、关锋等人的十几篇宏论奇文,从《海瑞罢官》、《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批判到《赛金花》,一个月后已把邓拓、吴晗、廖沫沙批得体无完肤,连北京市委也给摧毁了。 笔锋一转,批到青年画家黄胄的头上。 根据当时“文化大革命”的宗旨和专政方向,黄胄都不该这么早就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第一,他自  相似文献   

7.
顾行、成美著的《邓拓传》于1991年盛夏即将付印之际,成美借用熊鉴一诗:三家当年本无村,留在人间却有痕。一自黄钟遭毁弃,遗音唤醒万民魂。“三家村”是“四人帮”“文革”的开刀切口,在当代史上留下斗大伤痕。显然,洗濯泼在“三家”的污泥浊水,辨白千古奇冤,恢复本来面目,让黄钟大吕发为龙吟虎啸唤醒民魂,很有必要。此顾行、成美所以耗尽心力不顾病痛写作《邓拓传》的原因。!!!!!!!!一编者和作家会结成种种情谊,但不像《北京晚报》主编顾行和《燕山夜话》作者邓拓有那样死生不渝的情谊。因发表《燕山夜话》,顾行受到很恶毒的批斗,挨打受骂,…  相似文献   

8.
邓拓是党的优秀领导者,杰出的人民新闻家。他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杂文、诗词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邓拓又是著名的意识形态专家,在理论、历史、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是一位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在十年动乱拉开序幕之时,邓拓出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显然希望能够借助当时党中央一部分具有清醒头脑的领导者的支持,把由姚文元评《海瑞罢官》一文而拉开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重新关上。为此,邓拓在彭真等同志的支持下,进行了巨大的努力,直到…  相似文献   

9.
1966年5月18日凌晨,邓拓写完了给北京市委和妻子的两份遗书,小心地放到枕头下,然后以自尽的方式告别了人世,成为“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罹难者。今天人们在怀念邓拓时,《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里的那些文章,被赋予了许多微言大义,感慨他“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的豪情。有人评价说,他忠诚于党的事业,也仍然崇拜和敬仰伟大  相似文献   

10.
闻立树 《百年潮》2009,(9):56-60
1949年11月,吴晗以民主人士代表的身份,在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当选副市长,分工负责文化、教育、卫生工作.1955年2月,北京市副市长的人数从两位增加到八位,吴晗排在第二,主要分工负责教育工作.我从1952年5月至1956年8月担任吴晗的秘书,耳濡目染了他的风范.今年是吴晗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谨撰此文,以表景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对邓拓辞世传说的澄清我们是邓拓的子女,近见2013年11月的《炎黄春秋》第一篇文章,是邢小群、丁东采访高锴整理出的一篇《高锴:我在全国人大的见闻与杂感》。其中有四行字的内容有错误,我们在此指正,以免以讹传讹。文章中写到"文革开始,邓拓是第一个自杀的著名人士。听说他是服水银死的。水银可以使尸体笔直,表示刚强不屈。还听说,他留下了一封遗书给彭真、刘仁:‘我牵连了你们,对不起你们了。’"  相似文献   

12.
邓小虹 《世纪》2023,(2):28-31
<正>我陷入了彻底的孤独1966年,我还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一名初中学生。4月16日,《北京日报》以《关于“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批判》为标题发表大批判文章后,学校语文课和政治课的上课内容都改为批判《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我在自己写的批判文章中表态:虽然邓拓是我的爸爸,我也要听党的话,积极参加大批判,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3.
文革之初 “文化大革命”给我的第一个信号,就是《人民日报》批“三家村”的那篇社论,火药味很浓. 一开始在中学也就是批判校领导、反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这些事.四中校文革(“校文革领导小组”的简称)是学校领导垮了以后成立的,工作组进来又重新改组了.校文革是选出来的,孔丹是主任,我和薄熙永(薄一波之子)等是副主任,各年级都有代表做委员.付洋、付亮(彭真之子)也在我们学校,我跟他们兄弟俩不是很熟,不过,我们也没有觉得父亲出事了,他们就怎样了,我们对他们还挺好.  相似文献   

14.
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修建的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暨刘仁同志纪念碑、合冢墓于一九八三年八月八日落成。《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暨刘仁同志文物展览》也在同一天揭幕。纪念碑、合冢墓座落在佳木斯市郊南面的四丰山上。高大的V形大理石碑的肩部横嵌铜匾上,阴刻着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题写的“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暨刘仁同志之墓”的碑  相似文献   

15.
邓拓治史     
提起邓拓,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他主编的《人民日报》和所著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杂记》,而对他在历史学方面的成就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万伯翱 《古今谈》2006,(3):39-43
以扮演马派海瑞而著名的北京京剧院须生安云武最近在电话里告诉我:“去年是批判吴晗先生《海瑞罢官》40周年,今年又是‘文革’浩劫40年,吴先生遇害38周年;也是我的恩师马连良先生‘文革’中因扮演海瑞,被江青多次点名,而横遭迫害致死40周年,您不写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1998年盛夏,家住南京的老红军陈靖和丁一岚、温济泽曾在北京欢聚,并约定第二年10月份再聚北京,共庆共和国建国50周年。但陈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此期间,丁一岚、温济泽相继辞世,当年的世纪之约竟成了世纪遗憾。回忆这段往事,陈靖无限伤感,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抹去对他们的怀念。 陈靖和邓拓、丁一岚夫妇极不寻常的战友情.缘于整人与被人整 1938年冬,陈靖从贺龙的120师调到挺进军文工团,任团长。挺进军是抗战后根据形势而发展组建的、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张家口至山海关这一线的长城内外开展抗日斗争。军长…  相似文献   

18.
吴晗的悲剧     
说到吴晗,人们自然会想到他与《海瑞罢官》的联系,想到他和“三家村”的命运。看过许多这方面的资料,深为他的悲惨遭遇而痛心。但痛心之余,我又常常往别处想,他的悲剧命运固然是时代造成的,但同  相似文献   

19.
坚持敌后抗战的一面文旗《晋察冀日报》            左录〔编者按〕:今年5月17日,是被林彪、“四人帮”迫害的邓拓同志去世30周年,现编发此文既追忆《晋察冀日报》对党和抗日战争的卓越贡献,并对《晋察冀日报》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新闻战线上的先驱邓...  相似文献   

20.
吴晗(字辰伯)是父亲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昆明就认识的朋友。当时吴晗叔叔任教于西南联大的历史系,父亲则在云南大学任文史系主任,与吴晗是同行;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父亲和吴晗又担任民盟云南省支部的领导工作,吴晗负责联系青年学生的工作,两人又成了同志,父亲称呼吴晗为“辰伯”,吴晗则称呼父亲为“图南”,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