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新出清华简《金縢》与传世本及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证成王即位时已为少年,"襁褓说"不能成立;周公"居东"为"避居"而非"东征"。汉代古文《尚书》较之今文《尚书》,更接近原初的《尚书》本。孔子没有删订过《尚书》,也没有作过《书序》。清华简《金縢》以"志"为名,表明公元前300年前后,《尚书》尚未成书。清华简本《金縢》所记周公事迹最为素朴,应是较早记载周公历史的史籍。今传本《尚书》应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本,或根据今文说改造过。《史记·鲁周公世家》材料来源芜杂,其关于周公历史事迹的记载存在诸多错乱之处。简本《金縢》与《史记》关于周公历史记载的差异,反映了周初特别是周公历史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不断层累叠加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二千纪的后半叶,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存在着被后世称为“殷”的古国,即商王朝。依公元前2世纪编著的《史记》之“殷本纪”的记载,这一国家兴盛了50 0年以上,随后被来自西部的新兴国家———周所灭。那么,殷商灭亡后,曾经组成王朝的各种组织与文化传统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而解体的,抑或被继承下来的呢?这一问题是探索商、周国家性质时十分耐人寻味的课题。尽管数量很少,但还是有若干文献述及这一时段的情况。关于周王朝在“克殷”后对黄河下游原商人领地采取对策的记载,就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及《…  相似文献   

3.
廉颇拔魏防陵、安阳地望考许作民《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记载:“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此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这是《史记》对赵将廉颇在公元前275年攻取的...  相似文献   

4.
郑州商代城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7,(1)
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奴隶制国家。根据《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从成汤建国到殷纣灭亡,商朝共经历了六百年左右(相当于公元前十七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安阳"殷墟"是盘庚迁殷以后二百七十三年的商代后期都城。但过去人们对商代前期三百多年的文化遗存了解得很少。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关夜郎国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传列》:"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拜番阳令唐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东汉史学家班固撰《汉书·西南夷传》曰:"成帝河平  相似文献   

6.
春秋五霸,齐桓。晋文并称。晋文公重耳之亡是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史记·晋世家》称重耳四十三岁开始流亡,《国语》记载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杜预,泷川资言,杨伯峻认同《国语》的记载,但未作详尽考辩。梁玉绳、洪亮吉及现代学者多认同《史记》。本文根据秦穆姬年龄,狐突年龄,晋文公的家庭状况推断《国语》的记载是可靠的,而《史记》不足为据。一、《国语》《左传》《史记》的记载《国语·晋语四》重耳过曹,曹伯不礼重耳,僖负羁曰:“重耳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重耳奔狄在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前,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系年》的记载,《吕氏春秋·下贤》之"南胜荆于连堤"是指晋、楚的长城之战,与■羌钟铭之"先会于平阴,武侄寺力,袭夺楚京"应是一事。三晋伐齐并无会于平阴之事,而是通过围攻汶上的平陆和范县的秦等地,迫使齐军出长城作战,齐军败后,晋军逐之而入长城,直至临淄附近的汧(源)水。战后魏、韩、赵向周威烈王献齐俘馘,且以晋烈公执率齐侯及鲁、宋、卫、郑之君朝见周王,以求列为诸侯,并终偿夙愿。分析以上史事与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须将楚声王元年调至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404年,则晋、楚长城之战在公元前419年(楚简王七年),晋、越伐齐在公元前404年(楚声王元年),次年三晋正式列为诸侯。  相似文献   

8.
晋侯的世系及其对中国古代纪年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晋侯苏编钟问世以后 ,铭文的历法问题引起中国及海外学术界的兴趣。本文提出两种新的观点 :( 1)铭文所载“三十三年”年代必指宣王在位年 ,即公元前 795年 ,可是所载四个月份、月象和干支具备的历法记载却与此年不合 ,而合乎次年公元前 794年。本文提出两个解释以说明这一点。 ( 2 )“晋侯苏”即晋献侯无疑 ,可是《史记·晋世家》以其在位年为公元前 82 2—公元前 812年 ,与公元前 795或公元前 794年不合。因为在《史记》所载晋侯的世系里 ,献侯的儿子为穆侯、穆侯的孙子为昭侯 ,与周礼昭穆制度相矛盾 ,所以本文推测献侯和穆侯的世系被颠倒 ,献侯实际在位年是宣王三十三年到四十三年 (公元前 795—公元前 785年 )。如此不仅与晋侯苏编钟铭文所载历法记载全合 ,并且也可以说明一系列中国古代年代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代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又是古代灿烂青铜文化向高峰发展的阶段,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上升的历史时期。据《史记·殷本纪》、《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从商汤建国到殷纣灭亡,共经历十七世三十王。相当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安阳殷墟是盘庚迁殷后273年的商代晚期都  相似文献   

10.
《史记》订误一则范学辉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九一《黥市列传》有如下一段记载:“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这其中“留项王于齐数月”与史实不合,是错误的。谨按:田荣于公元前206年5月赶跑项羽所立的齐王...  相似文献   

11.
马陵之战起因辨析刘韵叶公元前341年,"战国七雄"中的齐、魏爆发了马陵(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之战,这在《孙胺兵法》、《古本竹书纪年》、《孟子》、《战国策》和《史记》等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与公元前353年的齐、魏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之战判然有别...  相似文献   

12.
从满城汉墓探寻赤仄五铢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仄五铢钱是西汉武帝时期铸造的五铢钱之一种。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武帝时期铸造了郡国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三种。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郡国五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铸赤仄五铢,次年废郡国、赤仄五铢钱,专铸上林三官五铢。因此这三种五铢钱...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享誉古今中外。但他的生年,史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历来学者多有考证和推测,众说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人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今年应当纪念他诞生2150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写《汉书·司马迁传》又缺乏记载,实在令人惋惜。唐代学者司马贞写《史记索隐》、张守节写《史记正义》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司马贞于《自序·索隐》“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句下,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囗(按,夺一字),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尚古,从夸耀自己家族追溯到多少代前曾经出过进士,到中华五千年文明浩浩荡荡从未中断,前者可以有家谱作证,后者可以拿史书为凭。可惜,越是描述上古时代的典籍,文字往往越是信马由缰,信口开河,一个高人活个千八百岁,那都不是事儿;夏朝五百年每个王都是谁,言之凿凿……相对而言,汉司马迁算是相当靠谱的史学家了,但《史记》里对上古时期的记载就可靠吗?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前后,且不  相似文献   

15.
春秋后期,处于长江下游的吴国,曾赫赫一时,然史籍记载其国君错乱乖误之处颇多,今就在位年代,缕述如下,以供参考.一、余祭和余眛的在位年代.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吴王余祭(一作“戴吴”、“句余”)自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至昭公十一年(前531年)在位17年;吴王余眛(一作“余昧”、“夷末”、“夷眛”)自鲁昭公十二年(前530年)至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年)在位4年,《中国历史纪年》即以此为依据编辑该二国君纪年,其后《中国历史年表》和《中国历史纪年表》均因袭之.《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于公元前531年条下书作“吴王余祭死,在位17年”,注中说:“《春秋》谓余祭于公元前544年被阍所杀.此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又于公元前  相似文献   

16.
张舒  正明 《文史月刊》2014,(4):44-44
寒食节由介子推而起,介子推亡于绵山。春秋时史学家左丘明(公元前502—422)在其所著《左传》中详细记载了介子推出走绵山之经过:"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卷12僖公二十四年)。《史记》所载与《左传》略同。西晋大学者杜预(222—  相似文献   

17.
今安徽省寿县为古时楚都郢城所在。《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  相似文献   

18.
赵邯郸故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邯郸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它西依太行山,东连华北大平原,交通方便,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邯郸这个地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据今所知是《春秋·谷梁传》,时在公元前546年。据《汉书》记载,邯是山名,单是尽的意思,邯山至此已尽,因而得名邯郸,城廓从邑,故单字加邑为郸。邯郸这个城邑在春秋时期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它先属卫,后属晋,战国属赵。战国初期,赵襄子三年  相似文献   

19.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赵高、李斯、胡亥策划沙丘政变,将棺载在辒凉车中,经直道返回咸阳。随后胡亥即帝位。这是秦二世胡亥经行直道的明确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由李斯、冯去疾等随从往东方巡行。"遂至辽东而还""还至咸阳",很可能再次行经直道。致使望夷宫之变发生的"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及"斋于望夷宫,欲祠泾"事,或许也与直道交通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天柱原本古南岳皖省源头皖公山○郑炎贵崇尚五岳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五岳之一者南岳尊号却有过变迁转移。坐落在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曾是早于湖南衡山的古南岳。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记载:早在西汉元封五年,即公元前106年,汉武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