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魅力双城     
《黑龙江史志》2011,(14):65-I0001
<正>双城是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携拉林河、北挽松花江。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辖9镇15乡246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双城又称双城堡,是东北历史名城,满族发祥地之一,有"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之说。"白山黑水帝业兴,金源右翼古双城",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在涞流河(拉林河)畔煮酒谈兵,境内至今尚存金代达禾、布达两座古城遗址。双城交通发达,京哈、拉滨、哈大高速铁路及102国道、202国道、同三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松花江主航线在境内设有船站,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十一五"时期,双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八大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正>中东铁路,初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它始建于1898年,竣工于1903年,是7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中东铁路徽章于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之后启用,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废,是中东铁路早期的重要文物,现已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二、清代双城堡地名的始名、时间、来历及其二更其名新考 (一)双城堡地名,因嘉庆二十年(1815年)“富俊貌驻双城子”指挥这里的移旗屯田而始得名 在前引嘉庆二十年四月二十九日富俊的奏《折》中,就该区域及所建中心城镇的始名奏呈为:“现勘试垦之拉林西北双城子即名为双城堡。”首先,“现堪试垦之拉林西北双城子”这句话,是富俊《折》中前已报告的、正在“阿勒楚喀拉林之西北八一卜里之双城子一带”地域进行移旗屯田这句话的简缩,绝不是直译指“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因此,这句话不能单独使用。单.独使用,就离开了原意。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是沙俄侵略我国东北的产物,该路自1903年建成至1952年先后经历了沙俄独家控制、日俄(苏)分段控制、日本独家控制、中苏共管、中国完全收回路权等五个历史阶段,中东铁路命运的变迁也是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侵略势力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一个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初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它始建于1898年,竣工于1903年,是7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中东铁路徽章于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之后启用,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废,是中东铁路早期的重要文物,现已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6.
从1897年到1903年,俄国人化费整整6年时间,修筑了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加深了俄国对中国东北的经济侵略。1923年,在铁路建成25周年之际,V·F·葛瓦里斯基的木材商行发表了题为《V·F·葛瓦里斯基在北满的木材商行》一文(1923年7月,哈尔滨),详细地回顾了与中东铁路的修建同步发展的木材开采业和商行的情况。早在修建乌苏里铁路的初期,V·F·葛瓦里斯基就从俄罗斯西南部来到中国。1898年,为了乌苏里地区造船工业,同时也为了在荒凉的波格拉尼奇诺—格里戈里耶夫斯基地区尽快建起住房,他成了当时最大的木材商之一。在修筑中东铁路的5年间,V·F·葛瓦里斯基一直在东线工作。这一时期,他的重要的活动,是于1902年和1903年,打通了众所周知的从石头河子到高岭站之间10~12码宽的隧洞,使中东铁路及时通车。V·F·葛瓦里斯基不仅是北满木材开采区商行的创始人,也是俄国野蛮掠夺东北森林资源的代表人物。这里,摘译《V·F·葛瓦里斯基在北满的木材商行》一文的部分内容,供研究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史志》2007,(6):35-35
<正>双城,又名双城堡,位于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西南30公里处的松嫩平原上,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双城原隶属于松花江地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自1997年划归哈尔滨市管辖。全市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9万亩,辖9镇15乡246个行政村661个自然屯,总人口80.7万,其中农村人口60万。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清代双城堡地名的由来及其建制时间,晚清庚子年(1900年)出版的《吉林通志》(下称《通志》)早有历史定论。《通志》卷十二·三十页记载:清"嘉庆十七年于阿勒楚喀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移驻京都八旗垦荒,十九年委协领统之";《通志》卷五十·三十页又记载:"嘉庆十九年设双城堡,委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骁骑校二人"统之。《通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造的历史背景1898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清代双城堡地名的由来及其建制时间,晚清庚子年(1900年)出版的《吉林通志》(下称《通志》)早有历史定论。《通志》卷十二·三十页记载:清“嘉庆十七年于阿勒楚喀拉林西北双城子地方,移驻京都八旗垦荒,十九年委协领统之”;《通志》卷五十·三十页又记载:“嘉庆十九年设双城堡,委协领一人,佐领二人,骁骑校二人”统之。《通志》在以上的记述中说明,  相似文献   

11.
1929年,我国民革命政府同苏联政府因中东路主权问题,发生了武力纠纷。中东铁路,系俄国沙皇政府为侵略目的,于1903年在中国境内建成的一条丁字形铁路。当时称东清铁路,它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从哈尔滨又有一条线南达大连、旅顺。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军占领,改称南满铁路。长春以北仍称东清铁路,民国成立后改称中东路。根据1924年的中苏协定,中东路属商业性质,由中、苏共管。 1929年5日,国民革命政府决定收回中东路路权。5月27日,哈尔滨特警处奉命派军警搜查了哈尔滨的苏联领事馆,并驱逐在中东路工作的苏方职员。5月31日,苏联政府向中…  相似文献   

12.
中东路位于我国东北境内,是中俄合办的一条铁路,应该说我国对其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可事实偏偏不是如此,沙俄时代,它完全控制在俄国人手里,30年代初,苏联居然把中国政府撇在一边,和伪满、日本商谈有关中东路的买卖问题。 说到中东路买卖,就先得谈谈中东路。中东铁路是俄国沙皇政府为了侵略的目的于1897年至1903年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一条丁字形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抵大连旅顺。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领,称为南满铁路;长春以北仍称东清铁路,民国后改称中东铁路。 十月革命后,…  相似文献   

13.
评“中东路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铁路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再由哈尔滨至长春,全长一千九百零六公里。这条铁路是沙俄为了进一步向我国侵略扩张,霸占我国的土地,利用我国的劳力和资源,于1897年动工,1903年建成的。1917年,沙俄政府被推翻以后,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准备收回这条铁路,但它基本上仍由沙俄在远东的残余势力所控制。1924年,苏联政府接管了这条铁路。1935年,苏联把中东铁路卖给  相似文献   

14.
谷风  徐博 《北方文物》2011,(3):101-107
中东铁路是俄国根据1896年签订的《中俄密约》在中国领土上建造的,195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了这条中东(中长)铁路。在56年的沦桑岁月中,中东铁路先后被俄国、日本、苏联占有、管理和使用。以此作为分期的标准,将中东铁路历史划分为5个时期,并试图从远东国际关系、重大的历史事件、主权归属问题上的原则分歧以及中国政府为收回中东铁路进行不懈努力这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修建的最长铁路,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其经营管理权也经过数次变更。中东铁路缘起于《中俄密约》,是俄国欲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阴谋,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取得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即南满铁路。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北洋政府通过努力收回了中东铁路的行政管理权。1924年5月,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的签订,使得中东铁路改为中苏共管,但这也为日后的中苏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6.
伍振 《丝绸之路》2006,(11):30-34
五年前,苍凉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响起了铁路开工的号令,经过铁路建设们五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17.
《河南文史资料》2012,(2):13-13,F0004
1889年12月,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上奏清政府,修筑卢沟桥至汉口的铁路。1897年4月卢汉铁路动工修建,历时9年建成通车。1904年3月,郑县站(即郑州站)建成。郑州站建站时,只有月台3个,股道4条,全部房屋23间,共占地面积316.98平方米。到新中国成立,郑州火车站全部办公场所,拥挤在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仅有10间屋子的一幢房子内。建国后,  相似文献   

18.
果莹 《黑龙江史志》2011,(6):23-24,38
<正>中东铁路建筑群,全部分布在黑龙江省海林市的横道镇域内,占地规模200公顷,是19世纪末修筑东清铁路(后改称中东铁路,现称绥满线)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据2005年普查数据,横道镇内仍存  相似文献   

19.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帝国主义从俄国获得了中东铁路南部支线即南满洲铁路铺设权。此后,南满洲铁路和中东铁路成为日俄势力在中国东北地区冲突、竞争的象征。为争夺中东铁路承担的物流运输以有效地牵制或削弱苏联势力,日本着手铺设拉滨铁路。1934年拉滨铁路完工后,逐渐发挥预期效果,承担不少物流运输,而中东铁路的经济功能随之下降。由此可知,拉滨铁路的铺设目的,就在于牵制中东铁路以减少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  相似文献   

20.
唐安西大都护府虽先后两次设于龟兹境内,却非一地。第一次存在时间不足四年( 658 - 662) ,当时大都护府尚无独立城堡,而与龟兹都督同治于龟兹都城,今库车县皮朗遗址。安西大都护府第二次创立意义重大,延亘115 年( 693 -808) ,自此成为唐朝在西域的军事、政治中心。本文研究对象就是这时安西大都护府治地。根据伯希和在豆勒豆尔奥库尔遗址出土的汉文文书,参考同一遗址出土的日本藏汉文文书,足以证实这座位于今库车、新和两县交界处的豆勒豆尔奥库尔遗址又名明府城,意为朝廷城,应即定型化的安西大都护府治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