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疆地方志》2010,(1):F0002-F0002
2009年在新疆各族人民的记忆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乌鲁木齐“七五”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乌托邦精神的产生缘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于它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去解读。该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乌托邦精神的产生及流变;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精神的关系;如何科学地对待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3.
杨继学  李林 《攀登》2001,20(4):47-49,6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社会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理想状态。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高层次的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稳定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愿望,我国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遏制两极分化。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群体差距日益扩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遏制两极分化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就应在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优化社会结构、加强教育力度和强化反腐败深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几年来,内蒙古博物院在社会教育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以建设地区社会教育中心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重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李燕  张鹏程 《攀登》2022,(1):49-55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财富为基础,物质和精神双向统一的全局性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实践维度。扎实推进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创造人民满意实绩的本质要求、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检验方式、准确把握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必须要处理好共同和富裕、物质与精神、共享和共建、重点和全面四对关系,以有力政党为引领、有为政府为依托、有效市场为突破、有益方法为动力,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共同富裕全过程、把民主法治落实到共同富裕全方位、把开拓创新融入共同富裕各环节、把科学思维贯彻到共同富裕各领域。  相似文献   

7.
张子璇  郭光婷 《神州》2021,(2):113-114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新时代延展了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要求其以提升道德修养为基础,增强业务能力为关键,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为核心.面对现存的教师道德修养弱化、业务能力不精湛、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问题,高校需要通过开展专题活动陶冶教师情操、完善定期考核提升业务能力、涵养师爱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二战后中东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大不相同,实行的是以西方城市化为参照目标的赶超战略,导致严重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中东过度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引发一系列城市化问题,并对中东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重要影响,体现在过度城市化孕育着不稳定的社会心理;过度城市化危及社会秩序稳定;过度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产生影响,扩大底层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危机1.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不公日益突出,并呈现固定化和代际传递趋势。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测量指  相似文献   

11.
魏冉 《沧桑》2014,(6):97-99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问题凸显,人们对社会稳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如何进行社会稳定观教育,如何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社会稳定观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接受理论为社会稳定观的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观点和方法,从社会稳定观教育的接受者的角度,通过对接受者的接受态度和过程的研究,达到良好的社会稳定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秦学勤 《攀登》2012,(2):27-34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旗帜和灵魂,是凝聚民族合力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培育和谐的宗教文化,则是维护国家宗教文化安全以及构建边疆稳定社会的核心因子.解读青藏高原的宗教文化因子,着眼宗教文化因子视角探讨青藏宗教文化因子与区域社会稳定的内在机理,对于巩固我国边疆安全和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杰热旦 《攀登》2008,27(2):1-2
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民族工作始终关系全省发展大局。要努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进一步查摆和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刘灿永 《神州》2020,(1):155-155
教育是一个国家十分重要的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以下简称中考)也吸引了政界很大的关注。中考改革意味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国的中考改革在从上至下的实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陷入了各种现实困境中,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体制也有所不同,在改革过程中的进程与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将如何改变现今的困境?如何既能发展教育体制,又能改善当前困境成为了热烈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丽娜 《神州》2013,(12):173-174
宗教对于社会稳定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双重作用的比率会发生变化,彼此消长,你强我弱。所以我们要通过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挖掘有益的宗教伦理、鼓励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的途径,引导宗教在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攀登》2011,30(5):30-35
社会稳定问题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局限在狭小的范围,甚至有些领域被视为研究的禁区。随着改革的日益纵深,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诸如农民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抗争、工人因下岗失业引发的抗争、业主因权利受损引发的抗争等问题都亟需理论上的解释和说明。为此,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高永昌 《沧桑》2013,(1):109-111
高校毕业生党员通常有入党时间短、党性修养不够、流动性大等特点,对其教育管理也面临着重发展轻管理、教育模式单一、人员配备不足的现实困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树立一个意识、形成一支队伍、用好一个平台",实现教育管理进网络。同时也应该注意网上网下教育的结合,形成合力,不应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毅 《攀登》2002,21(5):12-14
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政治文化建设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的观点,着重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邵泽义 《攀登》2023,(4):84-89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基层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受到理念思维滞后、支撑要素缺位和模式创新乏力等限囿性要素的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尤为突出,并集中表征为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等基本向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关照主要体现在群众需求的多元化、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社会风险的随机化三个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的诉求表达是实现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协同化的制度体系、融合化的技术体系、互动性的动力体系和共生性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芳 《攀登》2014,33(5):15-20
海北州紧紧围绕中共青海省委提出的"三区"战略,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州创建工作,在理念创新、路径探索、完善措施、创新载体等方面,为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很有启示。而且从目前实际看,今后还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好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