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国的古代钱币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蕴含了不同社会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商贸往来、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除了正式流通的钱币外,还有一种钱币,形制与流通货币相似,只是在特定的渠道流通,主要用于馈赠、赏玩、祈福等,钱面上的图案和文字有特定的意义,表达人们的一种心理愿望和向往。此类货币被称为钱币的非正用品,一般都统归为压胜钱,它们虽然是正式流通货币的衍生物,但也是中国钱币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李显坤 《新疆钱币》2005,(2):35-37,64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无论其形制特征、铸造工艺、文化形态,都截然有别于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打压法所制的钱币,其主体形制自秦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始终为方孔圆形,在世界钱币体系中独树一帜。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是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中华钱币文化有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花钱即厌胜钱。古代厌压相通,所以也称压胜钱或押胜钱,它是五花八门的、花色品种繁多的非流通钱形物的专称。花钱源于汉代时期,形制类似钱币,穿孔形式也基本与流通钱币相同,历经上下两千多年,历代官方和民间均有铸造。  相似文献   

4.
“开元通宝”在我国古代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钱始铸于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终唐之世,中间虽亦曾铸行“乾元重宝”等钱币,但一直以开元通宝为主,前后历时三百余年。它既继承了秦汉以来“半两”、“五铢”等方孔圆钱的形制,又有着许多开拓性的创新。如:  相似文献   

5.
李鹏 《安徽钱币》2002,(1):23-24
清代从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至末帝宣统三年(1911年)的二百六十余年中,铜钱铸量之大在历代中堪称首位,近年来,清钱版别研究日益成为钱币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在清代平钱当中,有一类阔缘钱.形制熬可.惹人喜爱。笔就手中的一些实物资料。谈一谈清代的阔缘平钱,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姜宝莲 《文博》2004,(3):84-87
五株钱的铸造始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在这一时期,为了防止盗铸者摩钱取镕,五株钱的形制不仅采取了内方外圆的形制,而且又进一步周廓其质,出现了规范整齐的“赤仄(侧)”钱,这样就必须改进钱币的铸造技术,采用面范、背范均有钱模,并且相互对合的合范铸钱工艺,而范是浇铸钱币正面的范体,背范是  相似文献   

7.
韩兵 《钱币博览》2004,(1):41-41
花钱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而具有钱币形态的钱的通称。我国古代花钱是古代钱币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咒语钱、吉祥钱、生肖钱、钱钱、马钱、秘戏钱等。其中,咒语钱的钱和图案表达了我国历代人民祈求驱邪避恶、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各  相似文献   

8.
《钱币博览》2006,(3):9-9
中国是一个明古国,历史悠久,化绚烂,中国古钱自成体系,独具才思,是中华化中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神韵的华彩篇章之一。千姿百态的钱币实物,独创的钱形钱制和钱艺术,在古代世界可谓独树一帜,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方孔圆钱,自战国秦兴“半两”钱以来,至北宋达于极盛。北宋钱币铸量之长、品类之多、工艺之精、书体之美,可谓洋洋大观,成为古代钱币收藏和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钱币》2002年第2期刊登一篇《竖缘红钱》一,2003年第1、2期又分别刊登了《关于凸缘钱》和《竖缘清钱、折十助国及感天元宝》两篇章。显然,上述诸中提到的凸缘钱或竖缘钱属古币中的同一现象,只是各人习惯叫法有异罢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在中华五千年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同时又是中国化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从考察中国三千多年钱币化的基本线索入手,从中概括出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钱币化和艺术特征,这就是:1、中国钱币上所表现的化内涵代表了中国古代化的最高成就,它包括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冶炼使用技术的最高水平、中国汉字化和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等方面,都能在一枚枚钱币中得到集中而完美的体现。2、中国钱币上所表现的艺术是中国古代和东方化的综合体现;是东方化和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主要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发展、中国古代人崇高朴实大方的审美观点和汉字书法的独特魅力等方面来加以体验。凡此种种,共同构成了中国钱币鲜明的民族化特征。章将按照上述观点和思路逐层论述。  相似文献   

12.
潘世杰 《收藏家》2011,(3):75-79
一.初始钱币及其演进的六个时期钱币鉴定首先要明确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对古代钱币进行鉴定?因为古代钱币就是承载和记录历史文物、文化的载体。现在许多人只是关心自己手中的钱币是真是假,值多少钱,以后能够有多大的升值空间。然而没有真正了解钱币收藏的真谛,更没有真正去体验钱币收藏过程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北宋是我国古代钱币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顶峰时期。书体繁多,版别纷呈。版别研究一直是北宋钱币研究的重大课题。自清乾、嘉时泉学兴盛以来,日本学者相继编纂出版了《弄钱奇鉴》、《对钱谱》、《符合泉志》、《古泉大全(丙)》、《昭和泉谱》和《新订北宋符合泉志》等研究宋钱版别的著作,为北宋钱币版别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日谱只重玩赏,故其方法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和欠缺。  相似文献   

14.
经过四年多的筹划准备,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于2011年与广大观众见面了.展览选用的1700余件古代钱币等文物,是从国家博物馆20余万件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藏品中挑选出来的,浓缩了中国古代钱币的精华. 《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解析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钱币种类丰富,既可以全面体现货币发展史,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专题展无论从哪一个主题着手都可以组织成有较好陈列品、有相当观赏程度的钱币展.国家博物馆是向世界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窗口,钱币展的陈列制作者考虑到展览的可视性和主要受众层次等方面因素,以馆藏藏品丰富质优为基础,初步将展览主题定位在侧重展示钱币文化上.  相似文献   

15.
刘森 《中国钱币》2008,(2):13-16
南朝梁敬帝太平年间(556-557),曾铸造有一种“四柱”钱。由于当时的文献资料中无关于四柱五铢钱文和形制的记载,故四柱钱究竟是什么样的钱的问题自唐宋以来,一直为钱币学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年新桂香,花好月圆人遂缘。临近中秋佳节的合肥古玩城“吕记钱币”(钱缘堂钱币商店)里不时地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人们正在那里饮茶品泉,高谈阔论,把这个本来  相似文献   

17.
佚马 《文史月刊》2010,(3):63-63
我国古代铸币,大都以铜材为主,间或有铁、铅、夹锡等材料。但在古代的隋朝末年和唐朝末年,竟用泥铸钱、用纸糊钱,堪称钱币史上的两大怪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近代翻铸伪钱现象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君 《中国钱币》2009,(2):22-29,21
“古钱之直日以昂,古钱之伪日以出。”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钱币造伪活动中,以翻铸赝品为最多,“或据真泉而仿铸,或依年号而杜造,铸造不已”。所谓“翻铸”,即依据真钱形制文字,或仅据名号,或完全出自臆想的铸造伪钱行为,翻砂法为其最主要采用的工艺手段。翻砂法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发明,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21,(1)
正花钱也称压胜钱、厌胜钱、民俗钱等,是中国古代具有压胜、祈吉等文字和图案的"钱币"。不能作为钱币流通,主要用于佩戴、馈赠、赏玩、撒帐等。花钱的铸造较为随意,民间与官方均有铸造,形制各异,因此花钱的种类较多。从形制看,花钱主要分为镂空钱、实体钱。其中,镂空钱两面通透,古人也称玲珑钱或通花钱(1)。两面不通透者称为实体钱。  相似文献   

20.
《安徽钱币》2002,(2):92-92
为积极筹备安徽省钱币学会钱币陈列馆,并办成高水平、高品位的安徽省钱币集藏中心、信息中心、为钱币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明教育基地。大力宣传安徽的钱币化,体现出安徽物大省的钱币风貌。广大会员和钱币爱好并积极行动,自愿倡议,捐献出多年集藏的宝贵钱币以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