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然而,令人们忧虑的是,青海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日渐消失的危机:民间年画、皮影、傩戏等经典民间文艺日渐衰落,民间文化典型器物大量流失海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近年来,青海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下功夫挖掘抢救和依靠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保护。  相似文献   

2.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彰显了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对艺术的追求与阐释。山东是民间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家辈出。以山东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为根基,探究剪纸艺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发掘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并在系统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剪纸等民间艺术保护及合理开发的具体方案,这对剪纸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敏 《神州》2012,(20):14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收集整理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决非出于猎奇,亦非怀旧情结,对于生于这块土地,长于这块土地,如今又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的人,应尽量多的了解这里的过去,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遗存。因此,我们除了需要研究地方史之外,也要重视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这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穆永强 《丝绸之路》2009,(24):34-35
全球化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使得西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民族文化认同出现危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将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增进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维系文化多样性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中国的历史变幻莫测却从不间断,源远流长的同时也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因为中国不仅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也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异常艰难繁重的国家。传统节日是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越是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传统节日文化就越是丰富多彩。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多达2000多个,堪称世界上传统节日最多的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本文以保护我国传统节日为出发点,浅谈以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维系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了"珍藏西藏——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也就在一年以前,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在同一地点,举办了"中华瑰宝——西藏文化展",又在前不久在天津举办了"擦擦文化艺术研究展示研讨会",这些展览和研讨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西藏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西藏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埇桥马戏     
正埇桥马戏,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形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发展壮大,是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从马背上的武艺、杂耍,到动物的展演、驯化,再到马戏表演、马戏艺术,埇桥马戏成为宿州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埇桥马戏文化底蕴深厚,融入了地方戏曲曲艺、民间艺术、历史文化以及优秀的外来文化等。2008年,埇桥马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李爱文 《丝绸之路》2012,(14):87-88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民间民族音乐较为丰富。酒泉民间民族音乐文化同诗歌、绘画、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是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无穷魅力,既是酒泉人民宝贵的精神家园和色彩斑斓的艺术宝库,也是音乐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整理、挖掘和发扬酒泉民间音乐,传承、保护酒泉民间音乐,对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绵竹木版年画因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成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块奇葩,在民间工艺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绵竹木版年画文化底蕴和积淀越来越浓厚,但也面临了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的保护问题。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作为缔约国之一的中国分别于2005年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2006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国家行政方面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一个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并存的地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以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斯尔》以及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阿依特斯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薪火相传。20世纪开始的10部民间文艺集成被收集整理成为"文化长城",把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做了梳理,并予以出版发行,保存了民间记忆。以2005年成功申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发端,更是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民族民间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受到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1.
谢佐 《攀登》2006,25(5):46-49
青海从历史上就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人民在这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存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定位与保护好这些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对于发展青海的经济和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是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工作。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2010年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李长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不留神,你碰到的人就是个民间艺人。"刚到山东高密,就听到这样的说法。尽管是一个县级市,但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密却有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扑灰年画、彩色泥塑和地方戏曲茂腔,并被文化部评为第一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高密的民间艺人层出不穷,尤其是民间剪纸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4.
非遗保护的困惑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复原或者再现濒临危险的非物质文化我们还必须保护那些传承人,尤其是保护传承人的艺术精神,而这些艺术精神必须让表演者体验并生活在原初的环境中。但仅仅圈地或者通过音像和文字的记录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就能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吗?如何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传统文化优秀的品质,获得可以让当代人领悟和鼓舞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唤起全民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感,唤起公众对我们伟大传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到真正文化遗产的价值,摒弃文化糟粕。  相似文献   

15.
赵锦萱 《风景名胜》2020,(1):0216-0216
众所周知,中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境,本研究基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瓶颈分析,研究了数字化对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数字化对策可以有效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艺术占多半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根据联合国和我国相关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类,民间艺术是其中的一类,但由于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有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情趣,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王萍 《南京史志》2011,(Z1):92-9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作为其间一支瑰丽的奇葩,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扎染属于其中的一块瑰宝,它以其简单的制作方法,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深深吸引着人们。一、从欣赏入手——学艺"注情"。兴趣是孩子们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付晓华 《神州民俗》2010,(6):16-18,25
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这几年来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是否能够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引入文化旅游的概念,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人们自发主动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6,(3)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浙江省有37项传统文化入围。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历了同样的流失、灭绝后,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保护工作进入全省总动员。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介绍,从2002年至2005年,浙江省政府累计拨款2000万元用于民族民间艺术抢救  相似文献   

20.
李红 《攀登》2007,26(2):167-168
本文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