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莽时期的“货泉”钱出土和传世品种类很多,如就所见,钱径有大有小,钱郭有厚有薄,内郭或有或无,或单或双,外郭成宽或狭,或平或斜。并且有重文、传形、合背、合面、上星点、下星点、面星点、背星点、孔决文、背四出等很多类型。但是,我们在清理千余枚窖藏“货泉”时,发现了一枚重笔“货泉”(见图),尚未见于史书记@。这枚重笔“货泉”形状与一般“货泉”相同,有内外郭,钱径2.3厘米,郭厚0.11厘米,穿宽0.6厘米,重2.6克,“货泉”二字皆为篆书,“泉”字也是中直断为二。与一  相似文献   

2.
古钱     
货布、货泉、布泉王莽地皇元年(公元20年),罢大小钱,另铸货泉和货布,二品并行(图一:1、2、3)。规定货泉重五铢,枚值一;货布重二十五铢,值货泉二十五枚。货泉大小不一,有内外郭,又有面重轮、四决文、半星、星月及背四出文等,其标准  相似文献   

3.
巴林左旗出土一件北宋银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59年5月,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古井村出土一北宋银铤,出土地点距辽上京25公里。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  相似文献   

4.
江陵纪南城出土黄武元年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湖北江陵纪南城南水门出土1件三国时期的弩。出土时木臂保存情况欠佳,后依原式进行了复制。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全器由木弩臂和铜弩机两部分构成,缺弩弓。弩臂全长54、臂面最窄4.4、最宽6.6厘米。臂平面略呈亚腰形,侧视上平下弧、两头厚中间薄。臂侧面在距前端9.5厘米处凿有长方形穿孔,长4.5、宽1厘米。在距尾端4厘米处嵌入铜机郭。铜机郭全长17.3、宽4.1厘米。平面呈窄长的"凸"字形。铜弩机由望山及牙、牛、悬刀、枢等部件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芮城县古魏镇柴涧村村民王一民在整修田地时,发现了一枚新莽时期青铜铸币“货布”范,随后将之捐献给芮城县博物馆。该铸币范为长方盒形,长9.3厘米,宽8.4厘米,高2.8厘米,重470克。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宝应县县城中心和县城城东两工地1995年10月和1996年5月先后发现两处宋代墓群,抢救性地发掘了21座墓葬,共出土漆器、瓷器、金银器、铜器和砚墨类文物二百余件,特别是 M11墓出土的“东山贡墨”和 M2墓出土的“千岁墨金”铭文墨,尤为引人注目。“东山贡墨”,牛舌形,长14.9厘米,宽3.9厘米,厚1厘米,残重40克(图1)。正面阳文楷书“东山贡墨”四字,其字四周饰阳文平行双线方框,背面素纹。此墨似为模铸的松烟墨,从字表面有金的痕迹来看,铭文皆为涂金。“千岁墨金”,牛舌形,长14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残重20克(图2)。正  相似文献   

7.
三国铜弩机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1月,江油县河西乡普照村农民,在旧汉王台遗址上进行改土时,从地下出土了三件铜弩机,伴随着出土了几枚铁棺钉。三件弩机以文物编号列后:178—B66号,青铜制造,长15,宽1,高10.5厘米,重1536克。弩机分郭、望山,牙和悬刀几部分,郭呈长方形状,郭上装有望山,郭内装牙,下安悬刀,身穿二孔,绑扎于木弩臂的后面。部身刻有“虐十六”铭文。179—B67号。青铜制造,长15、宽4、高12.5厘米,重1535克。郭呈长方形状,上装望山比178号略长,郭内夹牙,下安悬刀,郭身仍有二穿孔。郭身上有刀刻铭文:“景初二年二月一日,左尚方造…  相似文献   

8.
侯马地处汾、浍二河交会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是四方交通枢纽,古代贸易十分频繁,春秋时晋迁新田,即今之侯马。建国以来,在我省有四处较重要的古货贝发现:保德县林遮峪商代晚期墓、侯马上马村春秋墓、洪洞县西周墓、灵石县旌介村商墓,出土贝币有自然贝及金属铸贝等。此外,还有些货贝流散在民间。现就我近年在侯马一带搜集的部分货贝作一简介。一、海贝:少数为磨背式,多数有大穿孔。其中发现有两枚虎斑大贝,其余为白色海贝。虎斑贝,通长8,最宽6,厚4厘米。大海贝,通长3厘米左右,最宽2厘米左右。小海贝,通长2厘米左右,最宽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夏,巩留县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的西南岸三角地带出土一批铜器,种类有斧、镰、凿和锤等,共13件。铜斧 3件。双范合铸。除 A∶2尾端凸出外,形制大致相同。有椭圆形銎,銎面有树叶纹。斧身较长,纵面呈楔形,双面刃。A∶1长23、刃宽6.5厘米(图一:左)。A∶2长25.2、刃宽6.7厘米(图一:右)。A∶3长20、刃宽6.8厘米(图一:中;二:1)。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博州出土的两件宋代银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两座古城遗址中,先后出土两件宋代银铤,现藏州博物馆,兹分别介绍如下: 银铤Ⅰ 1987年5月在哈日布呼古城出土。银铤系浇铸而成,呈束腰状。正面周缘起棱角上翘,凹入如砚;有数周回旋纹;背面两端较平直,铸孔若蜂房密布,铸有阴文“南剑州”三字。银铤正面长14厘米,一端宽10厘米,另一端宽8厘米,腰宽5厘米,背面长11.50厘米,两端宽7.7厘米,腰宽4.2厘米;厚2厘米,重1850克。按:“南剑州”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相似文献   

11.
四川威远出土大量“直百五铢”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1月,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公社秀峰桥开石厂的民工,在乱石泥土中挖出一个陶罐,里面有二十余斤铜钱。最近,我们将这批铜钱进行了整理。除少数残片外,共有一千七百零三枚。其中有半两钱、五铢钱,"直百五铢"钱等,直百五铢最多。 1.半两钱,一枚。直径2.4厘米,重2.8克,正面有内外郭,应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货币(图1)。 2.五铢钱,三百二十五枚,可分三种类型; Ⅰ型西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五铢钱十三枚,直径2.6厘米,平均重约3.1克(图3)。Ⅱ型西汉宣帝时期的五铢钱二十枚,直径2.6厘米,平均重2.7克(图4)。Ⅲ型东汉前期所铸的五铢钱二百九十二枚,直径2.6厘米不等,平均重2.8克(图5)。 3.剪边五铢,二百八十一枚。直径1.8—2.1厘米不等,平均重0.7—1.8克(图7、8)。  相似文献   

12.
1988年9月,万坊乡农民在塔坑烧窑,取土做砖坯时,距地表约1.4米深处发现一个四系陶罐(陶罐原有盖子,出土时被砸破),罐里装满铜钱,保存良好,无一枚锈蚀,钱文清晰可辨。经乐安县博物馆同志细心清理,现将各种不同类型,分别介绍如下: 一、半两钱8枚 I式1枚,径2.5厘米,穿0.76厘米,重2.6克,形制规整,钱文清晰方正。书法纤细秀丽,外郭不很明显。类似湖北江陵凤凰山墓出土的文帝四铢半两(图1)。 II式2枚,径2.2厘米,穿0.65厘米,重1.6克。形制规整,钱肉薄而轻,半字下  相似文献   

13.
樊友文 《陇右文博》2003,(2):42-42,16
岷县文化馆文物藏品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弩机,出土于岷县西江乡。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弩机是装置在弩臂上的发射机械。这件弩机的郭、望山、悬刀及弦钩均完好。郭长11.6、宽3.4厘米,望山无刻度、高7厘米,悬刀长8.5厘米。郭面望山左侧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6日,三台县委D江镇村民在修筑公路时,于地下掘出文物数件。经鉴定.内有战国青铜剑一柄和半两钱数枚。半两钱.铜质,圆形方穿。其一.重约8克,直径3厘米.穿径1厘米;无内外廓;上下均有火口.人口宽07厘米;‘’半两”二字对读.阳丈.隐起.五篇篆.书风粗放。钱背平夷。其形制特征与青川墓MSO出土的战国秦半两钱之6十分相似。①其它几枚半两钱.大d。轻重略有出入。。与半两钱同时出土的一柄青铜剑.约重55O克。锈迹斑驳,两愕有残损;但剑体保存完好。通长565厘米。剑身长47厘米.中厚O.8厘米.隆脊有核.脊侧平斜无…  相似文献   

15.
有关宋金官铸银铤(锭)形制特点和等极标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宋朝银铤的形制特点欲了解宋朝银铤的形制特点,首先要对出土或传世的有代表性的两宋银铤,做一个简单而必要的回顾。北宋时期的银铤历来出土较罕,近年报刊著述披露发表的有如下几种:1.内蒙古巴林左旗出土纪“元祐四年兴龙节”银铤。“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①银铤表面錾刻铭文三行:“荆南军资库元祐四年”、“兴龙节银每挺口…  相似文献   

16.
1992年4月,宝中铁路陇县原子头遗址工地发现一处新莽钱币窖藏,共出土钱币6 0 0 0多枚。窖藏编号J1 ,位于遗址中部稍偏北的T4 4北隔梁下。开口位置在唐代文化层下,下部打破了仰韶文化的灰坑H1 1 2。窖藏为圆筒状坑,口径0 7米,深1 1米底部为成堆钱币,并有三件铁质铧冠,与钱币锈结成块。窖藏保存完好,清理出钱币6 0 71枚,有大布黄千、货布、大泉五十、布泉、货泉、饼货泉、五铢等七类。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饼货泉。这批饼货泉铸造极劣,大小薄厚差别较大,周郭和穿多存毛边,钱文多不清楚,有些仅存几划。共出土1 90枚,可分六型。I型39枚,钱体大…  相似文献   

17.
刘杰 《成都文物》2006,(4):15-19
陶质“沙吕阳侯大安相印”,呈扁长方梯形,印面总长5.8厘米,印面上宽3.8厘米、下宽3.7厘米;印背上宽3.6厘米、下宽3.5厘米;印上高(厚)0.8厘米、下高(厚)0.7厘米;印面边框长5.8厘米、上边框宽3.8厘米、下边框宽3.7厘米;边框里有八个界格;每个界格高1.6厘米、宽1.3厘米、界格全长5.2厘米、宽3厘米;陶印背有一梯形长方框,长5厘米、上宽2.8厘米、下宽2.7厘米;在印侧面的5分之2处,有一直径0.2厘米的穿孔,在穿孔旁边,有两个下凹的小三角形压痕,印章全身各处有不均匀的黑痕。印凿刻八字:“沙昌阳侯大安相印。”(见右图)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兵马俑坑,以出土众多的兵俑、陶马和大量的青铜兵器而著称,特别是带有铭文的秦始皇时代兵器,对断定俑坑的时代性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而坑内出土的秦代半两钱,因数量较少,似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一号坑第一次发掘中,出土半两钱4枚,可分为大半两、小半两两类。“半两”阳文,左起对读,字体小篆,方孔无郭。大半两一枚出土于T_2-G_2内,直径3.1、孔1×1、厚0.09厘米(拓片一)。小半两一枚出土于T_(24)北侧门道坍塌土中,直径为2.4,孔0.9×0.9、厚0.08厘米(拓片二)。史载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较之战国其它六国,秦国使用金属货  相似文献   

19.
19.透雕双兽纹金牌饰:长8.7、宽6.2厘米.重62.5克.战国,1987年甘肃长庆油田水电厂交,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上下边框内沿各有一排乳钉,内透雕一对兽,兽身上各立一瑞鸟,两兽间有狼头纹饰。左下角边框还用一长2.4、宽0.7厘米的金片铆补(图21)。20.透雕双驼纹金牌饰:长7.6、宽4厘米,重82.5克,战国一汉,1974年西安市北郊龙首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凸起的方框内,两只口衔枝叶的骆驼相对立于阔叶树下。牌饰背面有两半圆钮(图22)。21.马形金饰件:长6、宽3.5厘米.分别重46克、38克,汉,1971年陕西省横  相似文献   

20.
1983年6月上旬,绍兴市南效金刚庙浙江涤纶厂基建工地出土了一批铜器。绍兴市文物部门闻讯后派人到现场调查,因坑壁破坏过甚,未能清理,坑底距地表深约2米,未见棺椁痕迹,填土全为疏松的黄褐色淤泥,因此,断定是1处窖藏。这批铜器计10件。铜洗 9件,分3式。 1式2件。侈口宽沿,下腹微鼓,平底,底部有一圈宽约2厘米的凸棱。一件口径38.4、高6.8厘米(图一)。别一件腹部置两对称兽形铺首,内底铸双鱼图案,中有直行铭文"富贵昌宜侯王"6字。口径30.4、高7.6厘米(图二:1)。Ⅱ式3件。均为侈口宽沿,斜腹,平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