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然后"一词从古至今均作连词使用,本文从词性角度分析了现今"然后"一词被乱用和滥用的几种现象,剖析了此词被频繁误用的社会原因,从而呼吁大家固本正源,净化语言文字环境,规范汉语用语、用字行为。  相似文献   

2.
明清白话小说中有一个可以指称银钱的词语——"水手",现有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隐语表达。其实,这种用法是由"水手银"一词简缩而来,并非隐语。  相似文献   

3.
现有著作对明清文献中常见的法律术语"纸赎"和"纸赎银"的解释多有不妥,这两个词语既与商人抵押借款无关,也不是一般用来赎罪的罚金,而是诉讼费的名称,后来成为官吏科敛的一个名目。  相似文献   

4.
泽川 《文史月刊》2013,(11):38-38
汉代以前",文和章"都是指带有颜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的叫作"文",红白相间的叫作"章"。"文章"两字连用,仅指色彩斑斓的图画而已。汉代时诗赋大兴,人们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作品,久而久之,演变成专指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  相似文献   

5.
陈磊 《攀登》2013,(6):131-135
在《法官如何思考》一书中,波斯纳高度简略的分析了法官、法学界以及所嵌的司法制度,从"裂缝"、"隔阂"、"渐行渐远"、"波长不一"等词语中,反映出司法和学术间的紧张与背反。这一研究与我国过去30年,特别近十年来的司法改革、有关司法改革的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更深刻地反思中国语境下的法官与法学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严珺 《神州》2010,(9):40-42
"80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个最早出现于2000年的词语至今已存在长达十年之久。但最初是如何孕育而出的,却是少有人知。"80后"最初只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由少年作家恭小兵率先提出,后来逐渐被各个领域借用,成为了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代称。而这个概念,则最早出现在2000年7月的《诗参考》上,是以"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为专栏亮相的。到后来,这股"势力"逐步扩张到了小说界,开始为众人所知。2004年2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青年作家韩寒、  相似文献   

7.
"三姑六婆"一词,在传统戏剧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一般都是以反面形象"亮相"的。如清代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第十二回:"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  相似文献   

8.
《西游补》所附《读西游补杂记》一文的写作时代和作者历来模糊不清,致使不少研究者误用作明末材料。本文对其写作时间及其作者详加考辨,指出该文作于清朝咸丰年间,从而纠正了学术界的长期误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的领军人物,以其对文学的"根"的定位、提倡和骄人的创作实绩而享誉文坛。但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读,发现他所描绘的楚湘风情、小说人物、文本指向都有图解现实的作用,而没有建构一个"根"性复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11,(4):71-71
"拉卜楞文化工程系列精品"发行仪式2011年1月15日在兰州举行。《拉卜楞文化丛书》、《拉卜楞文化艺术系列作品集锦》、《拉卜楞寺》精品画册同时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1.
孙上林 《神州》2012,(23):12-14
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他心中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中国情趣"。在谷崎的一系列中国题材作品中,最能反映他"中国情趣"的,当推发表在《中央公论》大正十年(1921年)七月号上的小说《鹤唳》。在作品中,谷崎通过塑造靖之助这一形象,对自己的"中国情趣"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文试图以靖之助为中心对《鹤唳》进行分析,发掘和探讨作品中体现的谷崎的"中国情趣"。  相似文献   

12.
有清一代,锦屏的王寨、茅坪、卦治已经发展为贵州的最大木材市场。发生于清水江地区的"皇木案"、"白银案"、"争江案"、"伕役案",统称"清江四案",全面的,也是最集中的反映了"苗杉"在流通交易过程中的情况。"皇木案"反映明、清王朝征派"苗杉"的由官员专办转制为木商兼办的过程;"白银案"反映外省木商使用假币购木的情况;"争江案"反映各寨充当交易中介的行户夺"当江"权益的贯穿于有清一代的斗争;"伕役案"反映因"当江"各寨受益多寡而承担徭役不均引发的不断诉讼,此类社会现象,史不记载。"四案"的诉状和政府的公文保存于民间,就成了反映锦屏林业史的宝贵的民间文献。本文首先介述"皇木案"反映"苗杉"皇木转化为商品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从性别上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她们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男性是主体,而她们是客体。作家方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身心深受伤害的妇女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男权文化影响下的无力的悲情"他者"。  相似文献   

14.
7月10日,倪萍获得"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的消息传出后,作家李承鹏讽刺其"确实是共和国脊梁,只是得了颈椎病"。针对李承鹏的口诛笔伐,倪萍称自己不配拿这个奖,如果能退的话,这个奖就退了吧。还表示要和李交换作品阅读。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九条 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判别分号用法正误 ,要掌握 3条原则 :(1)从层次上看 ,句号 >分号 >逗号 >顿号 ;(2 )分号不用在普通单句中 ;(3 )分号一般用在并列复句里 ,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 ,至少应当有一组内部有逗号。分号的误用主要有 4种情形。(一 )并列词语间误用分号。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要用顿号或逗号 ,不能用分号。例如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 ;《红旗谱》中环境的点染 ;《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 ,都十分富有特色。 (并列短语作主语 ,短语内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二 )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  相似文献   

16.
马晓先 《沧桑》2011,(1):249-250
对于名剧《窦娥冤》,窦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而在其社会定位问题上,目前普遍认为她是"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但笔者从蔡婆婆家的经济情况出发,通过对蔡婆婆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地位的探讨,认为窦娥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维吾尔族简史》中一文献的引用与原文献不同的问题,从史料运用原则、作者时代特点、原文献的解读等角度对"异教徒"和"佛教徒"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8.
《叶净能诗》是唐代通俗文学的重要作品,但人们对其中“喝太阳海水时向逆流”一句的语义,长期存在误解。本文从对“喝”、“太阳”、“逆流”等关键词语的语义辨析出发。结合对其中所包含之典故、宗教法术的考察,正本清源,纠正谬误,为准确理解该篇文义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糊涂论”传记观异议周祥森近年来,历史传记特别是"名流的传记"不断涌现于图书市场,以至有学者惊呼:"……越出越滥,用一个'鱼龙混杂'来形容已远远地不够了。"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这些"越出越滥"的传记作品让人读了,不但不会使人明志,反...  相似文献   

20.
王晖 《文博》2011,(2):30-35
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时代及其途径说法甚多。现代文盲与半文盲所作的现代"文字画"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生动的例证。一位基本不识字的老太太所作的"黑网吧图"属于"文字画",早期识字不多的军旅作家高玉宝所作"入党申请书"似可视为"文字画"与正式文字过渡阶段的作品"图画文字"。在这个阶段,假借字是早期文字诞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文字的诞生过程中,假借字与本字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不是像传统所说的假借字的出现在本字之后。把这些现代"文字画"与新石器晚期及纳西族东巴文中"文字画"和早期文字相比较,可帮助我们判断早期汉字产生的途径以及汉字正式产生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