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旅游产业集群内旅游企业间关系和合作并不是建立在投入-产出的物质联系上,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也就有不同于制造业集群的属性和特征。根据四种划分标准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对平遥古城的调查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数据分析发现,以沟通联系和非正式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非正式网络为主;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主要是旅游核心部门或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旅游企业本地网络的范围和结网对象与地理空间及个人关系相关;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具有本地化网络对集群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现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如何识别和选择产业集群则是困扰决策者和研究者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综合应用LQ法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法,尝试性地进行了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研究,结论显示LQ法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很好地体现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和"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中国家,由跨国公司参与的外生生产型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权力不对称现象。拥有行业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制定权的跨国公司在集群发展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对此现象的研究目前缺少重视。以上海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通过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技术领先使得跨国整车企业拥有集群内的技术权力,并以此为力量,通过技术锁定、技术标准、技术援助、技术示范等手段直接和间接影响集群成员的行为,进而带动企业空间集聚、内部结网和建立相互学习机制,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态和功能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意大利佛罗伦萨温州商人皮具产业集群为例,从社会网络发展的视角,介绍了佛罗伦萨华人皮具产业集群的概况;阐述了佛罗伦萨温州商人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对当地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探讨了海外华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佛罗伦萨温州商人社会网络不仅培育了新的产业进入者,而且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该集群,从而保持了该集群的旺盛生命力。随着产业集群的成熟,佛罗伦萨温州商人社会网络继续壮大,成为了产业集群内网络组织部分的核心。然而,影响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甚多,还包括区域位置、历史因素、政策导向等等,因此,关于海外华人产业集群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5.
郭丽 《黑龙江史志》2012,(12):82-84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集群化发展的热潮,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也十分迅猛,并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淄博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但产业集群尚不成熟。本文在对淄博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加快淄博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对策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学对于经济活动所根植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揭示,引发了网络思想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经济社会学与文化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探讨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将文化经济活动的地域关系网络可视化,提出"社会地理网络"的概念。论文以深圳传媒产业"大事记"作为数据来源,详细叙述了如何将影响深圳传媒产业发展历程的社会地理关系网络可视化的方法,揭示了传媒产业"社会地理网络"的存在;初步说明了社会地理网络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对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文章以珠海市为案例,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分析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珠海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示意图,最后利用"钻石模型"评估珠海旅游集群的发展现状。文章充实了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指出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并且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但集群要素间进一步的知识和信息联系较少,创新性不足,珠海旅游产业集群属于低端集群,其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还需要继续发挥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华  刘钰娴  石颖曜 《人文地理》2021,36(4):126-133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丹霞山两村为例,探析集群社会资本对乡村民宿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集群社会资本由个体社会资本(企业纵向联系、市场网络和个人资源)和集体社会资本(社区合作网络和公共资源)构成。乡村民宿获取个体社会资本的存量取决于关系质量和关系数量,前者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异质资源,后者能够补足企业综合性基础;乡村民宿吸纳集体社会资本的程度在于资源共享度和网络紧密度,前者决定了集体资源的存量,后者制约着民宿吸收转化集体资源的程度。个体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的初创和生存,集体社会资本制约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成长。从集群社会资本视角可深化理解乡村民宿企业成长的机理,为我国乡村民宿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路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内外关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视角和方法基本沿用制造业集群的方法,没有专门论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点.国内学者在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出现了"旅游产业是否适合用产业集群来研究"的讨论.本文在综合评述了各方观点后,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指导区域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的理论方法,可以应用于区域旅游业的研究,但是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必须站在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跳出单一旅游产业链的束缚,深入探讨旅游业的自身特征,才能更好的把握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学鑫  田广增 《人文地理》2011,26(3):122-127
通过二手资料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赵庄魔术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我国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发现该集群演化是行动者能力与选择性环境互动的结果。当地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与市场、制度和空间结构等地方环境相结合,催生了大量魔术表演团体的地理集中。农村经济体制变迁提供了文化产业化的市场推力和拉力,增强了集群竞争力。而基于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由不同行动者互动所建构的子承父业、师徒制、以团代培和行话制,形塑了知识溢出与集体学习的地方化网络。这两方面有别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成因。依靠声望、信任等农区社会资本迅速组团,并以较高的弹性应对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1.
李学鑫 《人文地理》2012,27(5):115-119
从技术学习角度出发,提出了农区文化产业集群吸收能力的概念与分析架构。通过对石佛寺玉雕产业集群的研究,指出通过探索性学习、集体性学习、转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我国农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吸收能力得以形成。发现基于地理临近、关系临近与认知临近,集群的知识获取能力、分享能力等潜在吸收能力较强,但由于农区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企业规模较小、高校与科研机构少等原因,集群的知识消化或转化能力、利用能力等现实吸收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强化农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吸收能力,不仅要完善知识流动与学习的网络,充分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努力搭建便于中小企业知识转化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的平台,而且还必须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2.
卞显红 《人文地理》2012,27(4):137-142
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构成分为核心网络与外围支持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由主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活动三部分组成。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为原子式、单核式、多核式、混合式等4种形态。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空间相互作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旅游企业之间及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二是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旅游中介机构及旅游投资机构之间的空间作用;三是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主要是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对这三个层次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石化产业还是钢铁工业,重心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化区和钢铁生产基地。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消费市场广阔但供应相对不足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热点,但资源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围绕产业合理布局这一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产业集群生态位概念,在态势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生态位最高的一批产业集群所在地,因此得到产业发展区位选择的目标地。最后以广东省为例展开案例研究,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滕丽  蔡砥  林彰平 《人文地理》2020,35(4):111-120
空间溢出对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空间溢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影响机制并不清楚。本文基于1 km×1 km网格和2013年广州市中心区--天河区的企业经济普查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识别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分析集群特征,探测集群溢出类型。结果发现:①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区位指向大城市中心区的核心地域,具有五种集群类型分异,空间呈不完全耦合。②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空间规模受Jocobs型和MAR型两种溢出调控,在MAR型溢出作用下的集群空间规模相对较小。③信息服务业集群的溢出为负效应说明溢出作为一种潜在利益,在转化为集群优势的过程中存在过滤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30多年的纵向发展演化实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微观基础(农户、企业)、中观尺度的产业网络和宏观尺度的外部环境(制度、技术和空间)如何共同演化并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变。研究发现:①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其内部基本行为主体农户与企业、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地域空间的演变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演化,特定的影响因素与集群网络交互作用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②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网络、技术、空间和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协同演化特征,微观主体的组织创新是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宏观环境变化及地域空间演变是微观变化的综合。③在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别农户和企业的成功示范,又要重视地理邻近效应对整个产业网络、技术、惯例形成和空间再造的作用。本研究结论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管理实践和集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国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较多,但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构建,还未形成鲜明的学科研究特色和方法,案例研究极为缺乏;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状况后,指出了我国未来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应重点关注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旅游产业集群的本地联系和外部联系、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鄢陵县花木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其开发了花木会展旅游、花木生态旅游等产品.但也存在融合度不够、融合类型单一、地域文脉体现不足等问题.花木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以花木产业为母体产业链,旅游业为依附产业链,通过旅游赋能来实现.花木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是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可以从花木产业自身入手,延长花木产业链条,创造更多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主体能动性与多方验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涛 《人文地理》2008,23(4):69-74
结合国情的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需要关注集群内外相关众多主体的合作行动和主体能动性。从属性数据、关系数据以及观念数据的分析视角来看,已有的产业集群研究方法对于各主体的多样性及能动性缺乏充分的考察。源于经济地理而构建的多方验证方法考察集群相关主体的观念数据,悬置对于主体的各种先入为主的假定,在开放与批判的前提下解释多种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主体能动性的深度理解,以支持对于集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因而,多方验证方法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增进案例研究的解释力,促进对于集群主体能动性的理解,并在理论上、方法上与实践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产业以及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板块,作为无资源消耗的绿色产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将动漫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优先发展的"朝阳产业"大力推进。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产业集群经济。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卫红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8,23(3):97-101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也开始引起重视。旅游地理学开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经济和地理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集聚机制和空间机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也将弥补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经济微观主体-旅游企业间联系与空间关系的不足,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拓展微观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论证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阐释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和应用性等学科优势,最后指出旅游地理学研究产业集群主要应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关系与创新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并应通过大量案例支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