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国外,染色技术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专项技术,但目前于国内却很少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染色技术在纺织品保护修复中的适用范围,如用于背衬或覆护辅料的染色、缝线染色等和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这将有助于引起国内纺织品保护修复领域对此项实用技术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古代纺织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经过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努力,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文物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了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陕西省考古所建立了古丝绸保护室,苏州丝绸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展纺织品保护、修复,复制和鉴定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上海纺科院对马王堆出土古丝绸的科  相似文献   

3.
曹娉 《丝绸之路》2009,(24):77-78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纺织品凤纹的收集和整理,对其造型与风格的演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叙述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的前期调查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文物基本信息(出土纺织品需注意提取现场信息),保存现状(主要有病害调查和纤维、污染物检测分析)调查,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评估,修复预案的制定以及对修复所需材料特性的评估等,并据此总结分析了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海涛 《丝绸之路》2013,(24):52-55
在古代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实际操作中,染料种类和染色辅助纺织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纺织品文物修复的特殊求。采用适宜的染色工艺是染色效果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修复后纺织品文物艺术效果和审美观念的重指标之一。本文就合成染料的发展、合成染料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应用中的重性、适宜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染料种类及修复用染色辅助材料选择等问题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合成染料染色工艺及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Dagmar Drinkle 《文博》2009,(6):347-347
在众多的遗物中,真正的纺织品在不同范围被保存并且作为考古出土文物被保护。在埃及,中亚和欧洲(北方)地区,由于这些地方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因此可以非常频繁发现纺织品。古代(石质)雕塑如希腊瓶饰画或亚洲陶质雕塑都详细的描绘着衣物,往往辅以详细削减和图案表现。与此相比,比较少见的是古代雕塑彩绘装饰上手绘图案或装饰仍然可以认出或保存完好。被保护的纺织技术作为另一种技术用于制作纺织品,将被介绍并与古代以往的绘画和彩绘装饰保护实例作比较。图案与技术的表现将会用于说明并与真正的纺织品发现物的图案与技术作比较,同时与纺织技术的重建相结合。发现物的样品来自于欧洲,地中海东部和中东。这将表明从古代遗物的绘画上区分独立的纺织技术,并且图案也可以用于证实真正的纺织生产工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印花绢袋",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因存在残缺、污染、糟朽等严重病害,急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在参照修复方案中相关专业仪器检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寻找线索,研究推断出了绢袋形制。采用支撑法,选用风格相近的现代面料作为背衬,表面应用绉丝纱加固技术,对绢袋实施了保护修复,并对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作了总结归纳。修复后的绢袋形制明确,纹理清晰,光泽协调,整体牢固度提高,观展效果增强,达到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对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晓斌 《文博》2012,(3):83-88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壁画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如何科学的遵循现代修复理念和修复原则,意大利的“影线补绘”技术是否适应我国古代壁画的残缺补全以及我们在借鉴和运用中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品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的真正起步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慕的发掘开始.从此之后,对于纺织品的科学测试方法基本没变,但在微量和精度上则有很大的进步,染料和纤维的测试将成为将来的重点,纺织科技史研究也将以纤维加工、染色以及织造技术作为重点展开;而在纺织品保护修复方面,难以重复的现场保护要以经验性总结为主,较易重复的加固修复应以标准化为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由科研院校与文博机构合作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人材.  相似文献   

10.
马志达 《丝绸之路》2011,(14):116-118
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于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本文主要结合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及现状,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的各个环节与技术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丝织品的丝素蛋白加固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一般的物理加固和化学加固方法对脆弱丝织品进行保护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限制,为此,本工作利用与丝织品具有同源性和亲和性的丝素蛋白对清代丝织品进行加固保护。清代丝织品在丝素蛋白浓度为1.0%、戊二醛浓度为0.005%、浸渍时间(T1)为40min、浸渍时间(T2)为60min的较优工艺条件下,断裂强力从5.22N提高到10.68N,断裂伸长率从3.24%提高到4.12%,硬挺度略有改变,提高了0.08×10-2mN.m。同时,利用FT-IR、TG和SEM等对加固前后清代丝织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利用丝素蛋白加固丝织品文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提高古代丝织品强度的同时,不对丝织品的外观与手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金属离子在丝绸老化过程起的作用,通过模拟埋藏环境,对铁和铜元素在丝绸老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研究采用接触法和浸泡法,模拟南北两个地域的地下环境对丝绸进行人工老化,研究了老化后丝绸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的变化。研究表明,铁和铜本身及其稳定的难溶锈蚀产物、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引起丝的化学老化,但铁和铜在锈蚀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金属离子则会造成丝的劣变。可溶性铁和铜离子能大大加速丝蛋白的老化,导致丝纤维开裂、断开、强度降低。结果提示,了解金属在丝绸老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为文物的清洗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较常用的古代丝织物托网清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斜面平台法对织物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采用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并在有隔膜及吸水纸保护状态下对织物进行熨烫。利用复合三合板作为底衬,聚脂薄膜覆面,然后将织物装入带玻璃盖的木匣中保存。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织物,同时又利于展览与收藏。该方法使用简单,效果良好,是古代织物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研究博物馆古墨保存方法、损坏机理和修复技术,做好古墨保存工作,尽可能延长古墨的保存寿命,走访调查了6家传统制墨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了我国传统制墨业的传承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了墨的传统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调查结果摸清了古墨发生严重粉碎性酥解的主要原因是受潮和干燥不当,收集了多种修复墨表面所产生的“墨霜”、细小裂纹和断裂墨的常用工艺,揭示了古墨保存质量与制墨材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日常养护等的关系,明确指出良好保存古墨的关键在于控制保存环境和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古墨保存综合性科学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Extraordinarily well-preserved organic remains from mortuary and settlement sites, including mummified bodies, are scattered along the outer, oasis-laden rim of the Tarim Basin in Xinjiang Province, China, ranging in date from about 1400 BC to the late first millennium BC. Specimens of textile finds from Chärchän, dated at about 1000 BC were selected for dye analysis using newly developed protocols employ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spectrophotometric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A single blue (from an indigo plant), a red (from madder, a Rubia species) and two yellow dyes were detected, although the exact plant source for none of them could be identified with certainty. This research offers new insight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ile finds from prehistoric Xinjiang, and more generally, of early Bronze Age Eurasia.  相似文献   

16.
剥色是古代纺织品染料分析的第一步。如何选择合适的剥色方法和试剂是做好染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模拟古代染色样品及其老化样品为对象,对染料剥色方法和试剂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古代常用的九种植物染料苏木、茜草、紫草、栀子、槐花、姜黄、黄柏、五倍子/栗壳靛蓝对现代丝绸用古代方法模拟染色。选取DMF、乙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2%碳酸氢钠(pH=10)、盐酸/甲醇/水(2:1:1) (括号中为体积比,下同)、3M盐酸/甲醇 (1:1) 和10%硫酸/乙酸乙酯(1:1)等溶剂对各种染色丝绸进行剥色实验。此外,对染色后的丝绸进行老化,并将其与未老化的样品做剥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酸/甲醇/水、DMF、乙酸的剥色效果好,但盐酸/甲醇/水体系丝纤维水解严重。苏木、茜草、紫草、栀子、姜黄、黄柏染色丝绸用甲醇/水、10%硫酸/乙酸乙酯、2%碳酸氢钠剥色均有一定效果,姜黄和黄柏染色丝绸也可以用乙醇和水剥色。媒染染色丝绸用EDTA/DMF的无损方法剥色效果好。五倍子和栗壳丝绸用水或70%乙醇剥色效果好,靛蓝丝绸用吡啶、吡啶/水、DMF、乙酸剥色效果好。热老化丝绸上色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和交联作用,剥色效果不如未老化的纤维。如果剥色试剂不符合后续分析的要求可以用蒸干重新溶解或者萃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天然材料在丝织品文物清洗保护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古鉴今,为发掘古代传统清洗方法中的科学、合理成分,解决现代化学洗涤剂清洗丝织品文物产生的易损伤、易残留、污染大的问题;简要回顾了皂苷、淀粉等植物活性成分,胰子、油脂等动物提取物,草木灰、天然碱等矿物质以及微生物酶等天然材料在古代日常清洗和古书画清洗中的应用记载;并简单介绍了天然材料在清洗丝织品文物血迹、脂肪等有机污染物、微生物霉斑、矿物质类无机污染物上的应用进展。清洗效果评估说明,天然材料对丝织品文物的损伤小,适用于其清洗保护,是对丝织品文物清洗保护的一个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Micro-Raman)、薄层色谱(TL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为主要分析手段,对一组古代丝织品(包括清代传世品扇套、元代鸽子洞出土蓝棉袄和百纳枕顶)上蓝色染料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组样品中蓝色均为靛蓝染色,色素成分有靛蓝素和靛玉红,由于制靛工艺或老化程度不同,在各样品中两成分相对比例均不相同。分别对靛蓝试剂进行UVA、50℃高温、85%高湿老化实验,对老化前后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光照2个月后,靛玉红相对含量降低较明显。高温、高湿老化6个月后靛蓝素和靛玉红含量的显著降低。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靛蓝素相对含量降低幅度相当大,可见较之靛玉红,靛蓝素更不耐高温老化。该研究采用无损与微损技术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蓝色植物染料的鉴定,同时通过老化试验初步明确了靛蓝染料的降解原因,对于染色工艺研究以及色彩保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纤光谱仪,选取了棉、麻、丝、毛、聚酯及16种天然染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5种染色纤维的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位。丝的amide A/Ⅱ与amide B/Ⅱ吸收带分别在2 058 nm(4 859 cm~(-1))和2 200 nm(4 545 cm~(-1)),毛的amide A/Ⅱ与amide B/Ⅱ吸收带分别在2 052 nm(4 873 cm~(-1))和2 177 nm(4 593 cm~(-1)),这两个吸收带可作为毛与丝的判据。聚酯的特征吸收在1 660 nm(6 024 cm~(-1))处,来自于聚酯纤维链段中的苯环,可作为聚酯纤维判定的依据。棉和麻的近红外光谱十分接近,无法直接识别,通过Thermo scientific TQ Analyst 8分析软件的判别分析方法(discriminant analysis)建立鉴别模型(标准样品集图谱个数分别为棉70、麻100、丝60、毛67、聚酯70,验证集图谱个数分别为棉20、麻20、丝20、毛20、聚酯20,选取波段为1 600~1 800 nm和2 000~2 100 nm),计算未知材料到每个类别中心的马氏距离,可判断未知样品与棉和麻标准样品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模型性能指数(Performance Index)为95.649,说明模型预测准确,可快速鉴别棉和麻。此外,染料,媒染剂对纤维的特征吸收峰峰位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不影响判定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四件古代或近代纺织品文物的纤维鉴定,得到了较好的光谱比对结果,并证明了该方法在纺织品文物纤维无损鉴定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丝织品的加固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通过保护材料与丝织品纤维之间的接枝共聚反应达到加固古代丝织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丝织品的抗老化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