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安徽裕皖官钱局是清末安徽地方政府设立的官银钱局。该局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在省会安庆成立,至宣统三年(1911)停业,历时五年,先后发行银元票、铜元票和公债票若干种。目前已见报道的有:裕皖官钱局铜元票、^①裕皖官钱局公债票、^②裕皖官钱局银元票。^③著名纸币专家吴筹中先生《中国纸币研究》一书中亦述及安徽裕皖官钱局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的情况。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裕皖官钱局发行的银元票。铜元票近百张.现作一简介。以丰富对安徽地方纸币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老上海形形色色的货币中,有些以钱庄名义发行、面值为“念枚”铜元的兑换券,20世纪初一度在上海市面广泛流通。“念”即“贰拾”的沪语读音,由于未见外地有称“念枚”的铜元票,因此这种“念枚”铜元钱庄票被认为是沪上币钞中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华银行纸币印制于武昌起义前夕,因被俄国巡捕查抄而未及发行流通,存世极为珍罕,因而藏家学者对其研究和著述甚少,《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中国钱币大辞典》等权威著作亦未见收录。国家博物馆现藏有一枚,笔者有幸见到并对其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5.
对修水县救济金融合作社铜元票性质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币研究》2 0 0 3年第一期发表易树云、李强二位先生“修水县救济金融合作社‘当十铜元壹佰枚’纸币”文章;《中国钱币》2 0 0 3年第四期也刊载易、李内容基本相同,标题为“江西发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农协货币”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文章”主要论述:修水县于1 92 6年7月成立了县救济金融合作社,该社发行的铜元票是早于已知其他地区发行的“农协货币”。这一论断,深为货币研究者所关注。笔者就该铜元票的性质谈些看法。一、修水县救济金融合作社铜元票不是农协货币。农协货币是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6.
7.
2006年8月.我意外地收集到1张民国二年三月发行的赣省民国银行当十铜元拾枚券(如图)。该券与人们熟知的赣省民国银行九五钱票壹串文风格、图案、颜色基本一致。高170、宽82毫米,竖式,石印,红、浅绿和蓝三色套印。图案为旭日东升,光芒四射;两只凤凰左右迎向太阳,沐浴阳光;红太阳的下方印有“赣省民国银行”六字, 相似文献
8.
9.
我们征集到民国时期 (1933— 1935)四川省达县县政府发行的二串、三串铜元票十二连版票各一张和一串铜元票六连版票一张。这三张地方票当属未裁切尚未经流通的流通券。现分述如下: 壹串票 (如图 )原为十二张“壹串票”相连,征集前被裁去一半,现为六张相连,票幅规格 (含存根 )为 275× 196毫米,票面为浅棕单色,四周图案为传统花框与万字格,中心圆拱式图框内为达川名胜古迹,左塔为“奎星楼” (原址在达县城第一小学校内,惜毁 );右为木柱亭阁 (详见三串主景图 )。票面上端书写“达县县政府财政科”,中间左右为“壹钏”面值,四… 相似文献
10.
民国期间,军阀混战,逐鹿中原;河南省每一任督军、主席上台后,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都大铸特铸铜元,以牟取暴利。1927年5月上旬,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军与国民军联合进攻河南的奉军,迫使奉军撤出河南。河南战时告一段落后,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1928年3月,国民军创办河南农工银行,总行设在省政府所在地开封。虽说属官商合办性质,但商股不足十分之一。同年3月16日该行开始发行铜元票1000万串,10月并入西北银行。为兑付纸币,冯玉祥令河南铜元局开铸当百铜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钱币》2001年第1期发表了《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壹串文钞版》一文后,李焱胜先生在2003年第1期撰写的《也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壹串文钞版》一文中,对该钞版提出了一些疑问和看法,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该钞版来历不明;二是已见著录的壹串文纸币与该钞版存在明显差异;三是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印钞厂采用的是石版印刷技术。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有必要作出解释并与李焱胜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2.
所谓“损钱取铜”,即通过磨鑢、剪凿等方式,从铜钱上取铜谋利的行为。取铜量以不过分影响铜钱的正常流通为标准,是种对铜钱适度减重的做法,它不同于使铜钱彻底退出流通的“毁钱取铜”。损钱取铜是存在于中国古代铜钱流通中的重要现象,几乎与古代铜钱的行用相始终。本文试图通过对发掘报告和钱币实物的考察,勾勒出中国古代损钱取铜的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进而揭示其对当时钱币铸造形制的影响。粗成小文,求正于方家。一、战国时期的损钱取铜情况战国处于中国铜铸币的滥觞期,此时损钱取铜的现象就已存在。根据出土实物,以齐地的“截首刀”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一、广西府① 铸运京钱缘起清初 ,京局铸造制钱所需铜材主要为从国外尤其是日本进口的洋铜。康熙后期之后 ,因日本限制铜材出口 ,每年需要 44 0万斤铜材铸造制钱的宝泉、宝源两局顿感铜材缺乏。虽然清官府采取了各种变通办法 ,但依然没有解决问题 ,各省纷纷拖欠需本省采办的铜材。恰此时云南铜矿 (滇铜 )又兴盛起来 ,雍正五年 ( 172 7)时 ,产量已达到每年 3 0 0万斤左右。雍正六年 ( 172 8) ,为弥补洋铜之不足 ,清官府将 10 0万斤滇铜运至汉口 ,以备湖南、湖北采买 ,10 0万斤滇铜运至镇江 ,以备江苏采买。雍正七年( 172 9) ,江苏因滇铜成色… 相似文献
14.
15.
1911年12月2日,苏浙联军攻克了南京。12月8日,江苏都督府任命余成烈为度支部江宁造币分厂总理,林景为协理。维时军需孔殷,日促拨款,势难停工以待新币式之颁布。是以12月11日,该厂沿用旧模重新开铸“大清银币”银元①。 1912年1月,原度支部江宁造币分厂改名为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刊用了木质关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春季 ,在北京报国寺钱币交流会上展出一枚“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 (以下简称“华野流通券”)1 0 0元券 (插三下 )。据介绍该券发现于山西黎城、左权一带。随后 ,在 2 0 0 1年 5月2 9日举办的“中国革命博物馆馆藏中国人民货币展”上也展出了一枚“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 2 0 0元券。据报道 ,在山西省太谷县孔祥熙宅院博物馆展有“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 1 0 0元券四连版。既然“华野流通券”有实物存在 ,为何几十年来文物界、钱币界、收藏界及党史界从未报道过此事 ?它是一种什么货币 ,由谁发行 ,背景如何 ?带着… 相似文献
17.
Degyi 《中国西藏(英文版)》2010,(3):F0002-F0002
<正>On March 28th,2010,the 51st anniversary of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llion serfs in Tibet,an exhibition on the theme"Treasures in the Snow-land, witnessing Tibetan History and Promoting Tibetan Culture"taking place in the newly built Museum of Tibetan Culture in the China Tibetology Research Center,Beijing.Over 100 leaders,experts and academics from related state departments,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relevant research institutes,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缘起“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系列十文铜元,从1912年开始,有多家造币厂生产,而且这些不同的造币厂隶属于不同的省份或政治势力,因此,哪些品种、版别出自哪个造币厂,由于缺乏可靠的档案文献资料,一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这种争议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存在。随着铜元收藏、研究事业的发展,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看到有价值的专论、专著。唯一可以借鉴的几本目录,也没有给出可靠的答案,甚至仅仅是毫无价值的对前人错误的直接抄袭。铜元界看重的未刊稿《中国铜元资料选编》,也没有可资考证的文字。1976年成书的《中华铜币…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发展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俄国欲垄断满洲的商业利益,在1895年成立华俄道胜银行(Russo-Chinese Bank 1895-1910),总行设于圣彼得堡。清政府同意订约,缴入股款库平银500万两。1898年开始发行钞票,包括库平银两票、制钱票,在中国满洲里等地行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