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的礼制规定,天子诸侯如遇境内无患,每年都要举行狩猎活动,"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从商纣王纵野兽禽鸟于沙丘开始,历代帝王都在都城附近备有专门种植刍秣和圈养鸟兽的"囿",以供狩猎之用。皇帝狩猎,四季都有规定名称:"春为春蒐;夏为夏苗;秋为秋狝;冬为冬狩"。因此狩猎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而清代木兰秋狝则别具特色。入关前,满族及其先人世代以狩猎为主  相似文献   

2.
狩猎,古代也称作“田猎”、“畋猎”、“校猎”、“游猎”、“射猎”、“驰猎”、“弋猎”等。最初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自夏以来,历代统治者多把狩猎活动看作是顺四时的大礼,天子的田猎一年四季定期进行,还各有名目,《左传·隐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之称,并言“皆於农隙以讲事(武事)也”。通过狩猎一方面为飨祭宗庙祖先取得祭品,另一方面则练习骑射军旅。在狩猎中不仅能显示人的勇敢精神也检验了将士们互相配合的实战能力。因而狩猎既是一项国之大典,也是体现尚武精神的一种军事体育活动。战国时期,赵王的一次兴师布阵的田猎活动竞使魏王误以为大兵压境。秦汉以后,狩猎也成为帝王贵族悠闲享乐的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刘彻即“以驰逐野兽为乐”。  相似文献   

3.
王自力 《收藏家》2004,(1):39-42
狩猎,古代也称作“田猎”、“畋猎”、“校猎”、“游猎”,“射猎”,“马猎”、“弋猎”等。最初 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自夏以来,历代统治把狩猎活动看作是顺四时的大礼,天子的田猎一年四季定期进行,还各有名目,《左传&#183;隐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之称,并言“皆於农隙以讲事(武事)也。”通过狩猎一方面为飨祭宗庙祖先取得祭品,另一方面则练习骑射军旅。在狩猎中不仅能显示人的勇敢精神也检验了将士们互相配合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闫晨波 《东方收藏》2023,(12):50-53
赤峰岩画资源十分丰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白岔河流域岩画调查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调查和研究,如今赤峰岩画的全貌已较为清晰。赤峰岩画分布广泛、题材多样,其中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狩猎岩画再现了赤峰地区史前到历史时期的狩猎场景与狩猎文化,丰富了我们对赤峰地区不同阶段社会的认识,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敦煌偏居西域一隅,历史上少数民族林立,民风勇武善骑射,狩猎在古代敦煌民众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狩猎材料的释读,可知敦煌狩猎活动从最初的经济目的逐渐演变为游艺活动,带有显著的休闲娱乐色彩,尤其是鹰猎游艺更成为当时敦煌上层社会的身份象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景宁畲族传统狩猎的方式与手段。狩猎是人类原始生产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渠道,不论哪个民族都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传统狩猎已成为景宁畲族历史文化,被民族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达斡尔族狩猎文化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斡尔族至今仍遗留的某些传统的狩猎生产方式及现代达斡尔语口语中丰富的狩猎类词语证实了达斡尔族具有悠久的狩猎文化传统.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及相关研究成果试对达斡尔族狩猎文化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达斡尔族狩猎文化的形成既由历史因素、也由自然环境因素及其它社会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庙会是一种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据资料记载,庙会的渊源始于轩辕皇帝。在上古时期,"庙"是帝王、贵族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会"指的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会见。"庙会"在当时是帝王、贵族们舞乐祭神的重要政治活动,平民百姓是不能参与的。东汉时期,庙会发生演变,成为集祭祀、宗教、游玩于一身的定期不定期举行的民间聚会。  相似文献   

9.
清代鄂温克族狩猎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狩猎生产工具的改进、猎产品的商品化以及因之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效益的提高,商品交换关系的催化作用,推动和促进了鄂温克族狩猎生产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嘉峪关魏晋古墓的彩绘砖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尤其是训练鹰犬追逐猎物更为生动.它对我们研究古代墓葬礼制、生死观念、狩猎方法、弓箭使用和训鹰狩猎的文化内涵等,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从而提出了在敦煌文化和礼仪环境中理解定型化狩猎图像的意义.本文引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魏晋古墓彩绘砖画中的训鹰狩猎图像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杨为民 《世界》2011,(4):136-143
真正的猎人是勇敢坦荡而仁慈的,现代狩猎的目的早已不是为获得食物去生存,而是一种绅士的运动,有着非常严密的国际规范和法律规定。合法狩猎在今天已经是更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12.
狩猎季节     
蟹肥菊黄的金秋时节,正是狩猎的好时节。然而,今年夏天中国社会的一场争论,却将“狩猎”这样一个中性名词,染上了不道德不合法的色彩。事情由国家林业局打算对部分野生动物的国际狩猎权进行公开拍卖引发,公众的神经很自然地被牵引到这样做是否有违保护野生动物的国策,林业部门是否唯利是图,利用职权徇私枉法。直到8月11日,国家林业局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事进行解释,并宣布本次拍卖将延后举行。对中国而言,现代意义上的狩猎活动无疑是一项全新的事物。国人的动物保护意识也是在近些年来才获得明显的增长。因此,为何要开放狩猎活动、包括国际狩猎活动,如何对狩猎行为进行更好的规范与监管,如何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和狩猎之间的关系,在二者间寻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3,(7):93
《春秋·公羊传》说:"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意思是,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请和自己同姓的诸侯作为长辈主婚。诸侯的最高爵位是"公",故而天子女儿就有了个称号——公主。在先秦时代,可被称为公主的并不限于天子的女儿。《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公叔为相,尚(迎  相似文献   

14.
寒风瑟瑟,小雨不时飘落,位于巴黎东北方80多公里的一处森林里。四下寂静,能听到小动物仓促逃窜时的脚步声,泥土气息混杂着树叶的味道,沁人心脾。远处的几声狗吠,是唯一能定位易思男爵狩猎位置的线索。我就是受易思男爵的邀请,亲身参与了这一场贵族狩猎。  相似文献   

15.
梵高国家森林公园。这次我不是来美术馆看梵高的,千里迢迢跋涉至此,是为了一座历史悠久的森林古堡——休伯特狩猎城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锥画漆奁盒上的所谓“狩猎纹”图像的具体分析,并以之与有关汉墓出土漆画和壁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这件漆奁盒上锥画纹饰的主题并不是要表现“狩猎”,而主要是表现神人羽化升仙,因此,这幅图应改称为“神人羽化升仙图”。  相似文献   

17.
南海子之所以成为三代封建王朝的皇家苑囿,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北方的几支少数民族的兴起有直接关系。而且,它是在北京逐渐发展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封建帝王的娱乐和狩猎活动的需要,而逐渐演变成封建帝王的一座皇家苑囿的。  相似文献   

18.
对战国中山国两件狩猎纹铜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文物春秋》2001,(3):56-59
1981年,河北省物研究所在平山县三汲乡穆家庄村发掘的战国时期中山鲜虞贵族墓中,出土了两件饰有狩猎纹的铜器:线刻祭祀狩猎纹铜鉴和凸铸狩猎宴乐图的铜盖豆。此考古资料已发表在《考古学集刊》5期的《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一中,但中对此二器的叙述较为简单。经笔对此二器作进一步观察后,认为对铜器上的图案有再认识的必要,故撰此,不妥之处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中原庙会     
庙会是一种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据资料记载,庙会的渊源始于轩辕皇帝。在上古时期,“庙”是帝王、贵族用来祭祀祖先的场所。“会”指的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会见。“庙会”在当时是帝王、贵族们舞乐祭神的重要政治活动,平民百姓是不能参与的。东汉时期,庙会发生演变,成为集祭祀、宗教、游玩于一身的定期不定期举行的民间聚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家林业局公开拍卖野生动物的狩猎权,并将狩猎者限定为外国人。很快,这次拍卖因公众的质疑而叫停。有人喊出:"有钱就可以猎杀野生动物吗?""为什么只让外国人打,不让中国人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