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文史月刊》2010,(6):11-12
<正>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领导干部送礼之风"特别盛行"。此种歪风,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作出表率",有着必然的联系。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及其一班人每逢到地方视察工作,必带上大批礼品,包括香烟、手表、电视机、器皿、金银饰品等等。其价值是相当可观的。如勃列日涅夫一  相似文献   

2.
1998年5月22~26日,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在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College)召开,来自中国海峡两岸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达慕思大学汉学研究特设讲座教授艾兰(SarahAllan)、《老子》研究专家韩禄伯(Robert G.Henricks)教授联合召集,达慕思大学主办,达慕思大学(Dean of the Faculty)、鲁斯基金会(Henry Luce Foundation)与迪奇基金会(Dickey Endowment)资助。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给人们的表象是稳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战略核武器达到与美国持平的水平,是"苏联综合国力最强大的鼎盛时期"。尽管怀有大国情结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部分俄国人对这个时期还持有正面评价,但是,在学  相似文献   

4.
李华 《文史博览》2010,(7):29-30
<正>1964-1982年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领导干部送礼之风特别盛行。此种歪风,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做出表率",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197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以集体行动的形式向跨国石油公司及其母国(主要是美国)展开了提高石油标价和争取石油标价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的初期,美国政府通过为跨国石油公司解禁《反托拉斯法》、支持跨国石油公司的谈判方案等方式介入斗争。但是,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对中东石油的深度依赖,以及中东反美情绪和阿拉伯国家迫切希望将石油武器运用于阿以斗争等中东政治气候的影响,美国政府转而推动跨国石油公司接受产油国的谈判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产油国取得了斗争的最后胜利,在大幅提高石油标价的同时掌握了石油标价权,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权开始向产油国转移。这场斗争由此成为美国战后石油霸权衰落的转折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正1980年,苏联领导人、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以回忆录"三部曲"——《小地》《复兴》和《处女地》荣获列宁文学奖。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苏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时,所有与会者都会齐声赞诵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杰作。在政治局成员们的眼里,勃列日涅夫的作品犹如肖洛霍夫的史诗,写作风格堪比屠格涅夫……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三部作品并不是勃列日涅夫本人所写,而是  相似文献   

7.
若要评选史上最搞笑的国家首脑,冠军非苏联共产党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1964-1982在位)莫属。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把手,勃列日涅夫的水平与所作所为确实和他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8.
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创下新高,突破每桶100美元指日可待。就在此时,第三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领导人峰会召开了。这本应是欧佩克秘书长艾尔·巴德里最开心的时刻,但在会议期间,人们鲜少从他脸上看到笑容。  相似文献   

9.
刘博文 《湖南文史》2011,(12):37-38
若要评选史上最搞笑的国家首脑,冠军非苏联共产党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1964-1982在位)莫属。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把手,勃列日涅夫的水平与所作所为确实和他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0.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和恐慌之中,其中美国受害最深。罗斯福总统就职后,实行“新政”,不但使美国摆脱了这次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而且对资本主义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新政”的历史背景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就职前,美工业生产比1929年几乎下降了一半,出口贸易下降到三十年来最低点。1932年已有八万六千家工商业停止生产和营业。1933年3月,全国完全失业工人达一千七百万,在业工人工资削减了35%至40%。农业在一战后不久就陷入了危机,到1933年初,农业总收入…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问题研究在美国越来越受重视,相关论著不断涌现。其中,1995~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机尤其成为研讨热点,除了一些相关专著、论文集问世之外,一些学术期刊相继刊出此次危机的研究专集。美国国防情报局自1990年以来每年一度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研讨会,在1996年成了此次危机的专题研讨。美国学者对此次危机的研究主要围绕危机的起因和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美国三方在危机中的得失、危机引起的国际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攻台能力、美国战略模糊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展开。其中大陆发动对  相似文献   

12.
许篈作为朝鲜圣节使团的书状官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来华,在使行途中目睹了遭受"达子"焚荡的辽东诸堡、与遭受劫掠辽东人的交谈及返程途中亲历"达子"犯边的过程,深刻体会了万历初年的东北边疆危机。目前学界对"达子"身份存在分歧,本文拟通过对朝天记中的史料进行分析、考证,并确定"达子"的真正身份。  相似文献   

13.
吕玉娟 《神州》2011,(6):114-114
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原因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定义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又有人称之为次级房贷危机,也翻译为次债危机。它本来是指一场在美国发生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而被迫关闭而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在当政时间上,是仅次于其前任斯大林和后任勃列日涅夫的最高领导人。当政11 年期间他频繁出访达52次之多,其中3次是访问中国。赫鲁晓夫的3次中国之行宛如中苏关系的三部曲,成为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友好到分歧再到决裂三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每桶100美元大关突破在即!西方媒体开始谈论新的石油危机的可能性,美国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产量,中国石油集团近期紧急组织进口10万吨柴油进行储备……在全球能源安全问题的影响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起来。那么,谁是"把控中国油管者"?  相似文献   

16.
1895年,美国介入英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之间的领土纠纷,与英国进行了又斗争又勾结的外交活动,史称第一次委内瑞拉危机。美国在这次危机中捞到了极大的好处,危机成了十九世纪末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转折,也是英美关系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印(尼)马对抗是美国约翰逊政府成立后面对的国际危机之一。在苏、英、澳、新(西兰)等国及美国国会政策影响下,美国政府派出罗伯特.肯尼迪赴远东进行调停,希望促成印尼停火和印(尼)、马、菲三方会谈。但是,肯尼迪之行既未改变英国反印(尼)政策,也未改变印尼国内对苏加诺的支持。在英国力图实现对美协调外交以及三方会谈失败的情况下,美国对印(尼)马两国政策发生较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新揭秘     
<正>勃列日涅夫女儿最爱读小说《飘》:曾为爱情三次离婚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日前披露: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林娜·勃列日涅娃,常常被心爱的男人利用,以致后来她与酒精为伍,在精神病院终了一生。加林娜从小就迷恋艺术,一天到晚往马戏团跑,并梦  相似文献   

19.
1973年春夏之交,江青一伙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右倾复辟”的逆流,把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以来所采取的各项正确政策措施,都诬蔑为“修正主义黑线回潮”,反对批极“左”,坚持要批极右。毛泽东听信了江青、张春桥等人关于所谓“右倾回潮”的汇报,并把它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因而对周恩来领导的批极“左”思潮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越来越难以容忍。于是,冲突发生了。导火线就是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一处(美国处)副处长张再执笔撰写、后来刊登在新闻司内部刊物《新情况》第153期上的那篇(对尼克松一勃列日涅夫会谈的初步看法》,是谓外交部“153《新情况&;gt;事件”。  相似文献   

20.
荷赛2009     
2月13日,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年度图片: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2008年3月2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