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学界在西北边疆史地文献整理、西北边疆经略与边疆管理、西北边疆民族史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研究路径,全面、系统、综合地研究西北边疆财政、边疆民生、边疆生态、边疆地区"内地化"进程、边疆民族地区对国家认同等问题,是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需要认真对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禹贡>半月刊的创办为例探讨社会巨变之下知识分子对"致知"与"致用"的求索.<禹贡>半月刊的作者群主要是治古代史地的历史学者,在边疆问题探讨上多数走的也是质朴的考据之路,是学术研究呼应时代需要的典型代表.<禹贡>半月刊的创立缘起并非单一,它蕴涵着顾勘刚的多重意旨,随着时局的变化,它关注的重心也不断发生转移.从其影响来看,它对中国边疆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而且造就了整整一代边疆史地学人,掀起"我国研究边疆学之第二回发动".  相似文献   

3.
关注边疆、研究边疆是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之前,关注与研究边疆者大多为社会人士或者学生,而主流学界的研究人员并不多见。抗战爆发后,主流学界的传统史地以及新兴的民族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之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边疆,并掀起了一轮边疆研究的热潮。抗战前后对比,边疆研究之内容及其重点,从概述性的边地交通、资源、物产与边疆对外关系转到了边疆史地、民族、社会和语言为主的边疆学术综合性研究,并直接导致了"边政学"理论的提出与构建。边疆研究的这一转向,表明其已经从学术的边缘而进入了学术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略论六朝唐宋时期的夫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六朝唐宋时期的夫役张泽咸谣役是封建国家强加在民众头上的义务,它的名目繁多,内涵复杂。“夫役”只是众多役名中的一种。我提出这一问题讨论,在于唐宋官府曾对它作过法定解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凡遇“夫役”,一律予以套用,当然简单省事。但如此处理,颇难解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专业的边疆研究刊物、社团创立,部分大学设置了边政学系等边疆教育研究机构,边疆研究的内容在传承中得到了拓伸,同时也开始了构建近代意义的边疆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尝试。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重视中华民族观念的讨论,是"致用"与"致知"双重社会需求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政府组织与推动的时代特征,表现出突破传统史学窠臼向独立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研究理念上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从今文经学出发,力主君主立宪和"五族合一",进行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其中边疆建设方略是有机构成部分。康有为在世界格局中认识中国的边疆危机,把握了外藩边疆、内属边疆和内地的联动关系,洞察到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的互动,主张变法新政要在边疆优先实施。边疆建设成为近代中国大势所趋的一个内在动力。同时,康有为亦清醒地认识到,在通往大同的道路上,去除边疆的民族社会界限最为困难。边疆建设一直是康有为历史世界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7.
周钢 《史学月刊》2008,13(5):98-107
美国内战以后,一个疆域相当于半个欧洲的"牧牛王国"在其西部的大平原上兴起.它是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三大行业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牧业边疆成了史家研究的"热门"课题.牛仔和牧场主备受关注.妇女是牧区社会的重要成员,但对她们的研究较少.然而,牧区妇女对"牧牛王国"的兴起和牧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南丹莫氏是广西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土著家族.宋代南丹莫氏内部因争夺酋长之位,时常出现残杀和家族纷争,这是贯穿其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于这类问题,宋廷采取的政策多用羁縻之法,基本上不卷入莫氏内部的斗争,以免事态扩大.莫氏在北宋初归附后,总体上与宋延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后因北宋末年的广西拓边,莫氏起兵反抗,在一...  相似文献   

9.
“南关封王”夫役是清代广西边境社会的特殊差役形式,泛指镇南关启闭的仪卫、差遣等一系列的力役、军役。其最初征召范围仅限于沿边诸土州,在改土归流后又由新设的流州继承。按例,应役方式属于亲身应役,但随后又发展出征收实物、纳钱雇役等形式。该项朝廷差役在清朝与阮朝解除宗藩关系之后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转变为地方陋规继续存在。“南关封王”夫役对于维持清代中越宗藩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加重了边境民众的生计负担。  相似文献   

10.
"湘桂走廊"地区是平地瑶比较集中的区域,其历史上较便捷的交通和较坚固的经济交往条件为平地瑶的迁徙聚居提供了保障,同时,平地瑶的到来也进一步强化了"湘桂走廊"的民族经济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and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The main discussion is focused on identifying which years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the UK and US, and to give some tentative reasons for thi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how the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erm 'poverty', the magnitude of 'pover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in the North. The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ly the UK and US contain lessons that may be useful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2.
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顾宁 《世界历史》2003,(6):57-66
铁路既是美国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的结果 ,也是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铁路时代”把铁路建设推向快速发展阶段。 1 888年 ,美国铁路里程已经超过全欧洲的铁路里程。在美国实现了现代化和进入后现代化时代后 ,这场规模宏大的运输革命证明 :铁路的修建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大企业的产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加快、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广告业的大发展、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美国经济在其他方面战略性的变化。铁路至今仍在美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封建君主制中的"法治"与"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封建政治史上都存在着限制君权的传统。西欧盛行的是由日尔曼法、神法与封建法融合而成的“王在法下“的“法治“传统,在中国则表现为儒学的君主受制于“天“、“礼“的政治传统,但这类传统多流于理论或理想的层面。在中西君主制中,“谏议“虽有规范君权的效应,但最终并不能束缚君权,而君主以加冕誓词或“罪己诏“所作的政治承诺也是如此。从君权的实际运作来看,中西封建君主制都带有基本的“人治“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元代全国实施的是统一的钞锭政策,而惟独云南例外.云南行省的货币流通状况与其他行省相比较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但以贝币为主要通货,而且也有金银货币和盐币、缯帛等其他实物货币.云南行省多种货币流通格局的出现,从表面看是元朝给了云南特殊的货币政策,但从根本上讲与云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落后、省内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云南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历史上形成的独特货币体系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文化的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交流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从语言比较入手 ,通过分析刘宋民歌《华山畿二十五首》之十八的特殊语言形态 ,指出它的语言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 :先秦两汉汉地本土词汇———佛教译经借用———民歌语汇。站在佛教译经与本土语汇展转借用、相互影响的角度上 ,概括出晋宋民歌的三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自唐宋迄明清,甘肃地区历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地区。甘肃南部地区山川密布、古道纵横、风景殊绝、文化绚烂,堪与滇藏、川藏线茶马古道相媲美。本文主要就明清时期甘肃地区的茶马互市及茶马古道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赵冉 《南方文物》2012,(1):87-94
宋元时期墓壁上的题刻文字,称之为榜题和题记。它们是研究当时丧葬观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字资料,是现今所见到的最原始的宋元民间书写形式。榜题与图像相配,用于解释图像、指示图像内容;题记涉及纪年、地理、家族、历史史实等,富含大量的社会历史信息,堪补史籍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吕强 《丝绸之路》2009,(6):67-75
明清陕甘道路交通有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陕甘交通道路格局形成的基础。明代陕西商路主要借助驿路交通。清以后,交通道路又有新的发展。关中道路出现多元发展趋势;陕北交通则向北与向东发展:甘肃交通道路除利用原有的古丝绸之路外,又形成许多新的分支,是对丝绸之路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