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云峰 《史学月刊》2007,8(12):78-86
研究领袖接班人问题,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节点。七千人大会导致毛泽东产生"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的危机感,引发了他对接班人问题的严重关注;埋下了毛刘冲突的种子,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开始动摇;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用心良苦,深得毛心,由此在接班人序列中的地位急剧窜升。  相似文献   

2.
莫晓 《文史博览》2013,(4):5-12
林彪从1967年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的身份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到1971年9月殒命于异国荒漠,短短几年,由一呼百应,到猝然去势,变故之快,落差之大,让人错愕不已。其间隐藏着什么内幕?毛泽东与林彪是怎样由亲密合作走向彻底决裂的?林彪与江青究竞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佚名 《湖南文史》2011,(12):28-28
1969年5月19日下午,在震耳欲聋的“毛主席万岁”欢呼声中,毛泽东身穿浅灰色的中山装从后台走到台前,向来自全国数省的军政干部招手致意。林彪手举语录本紧跟在毛泽东身后,着意造成一个“单星拱月”的模式。他是中共九大当选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地位显赫。  相似文献   

4.
1969年5月19日下午,在震耳欲聋的“毛主席万岁”欢呼声中,毛泽东身穿浅灰色的中山装从后台走到台前,向来自全国数省的军政干部招手致意。林彪手举语录本紧跟在毛泽东身后,着意造成一个“单星拱月”的模式。他是中共九大当选的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的“接班人”,地位显赫。  相似文献   

5.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林彪作为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他邀约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游井冈山。林彪重游井冈山的目的何在,自有历史学家们评说。本文作者时任林彪“随卫”警卫员,记录下了这次重游的情况,是难得的“三亲”史料。  相似文献   

6.
赤男 《文史博览》2006,(1):33-33
1971年9月13日,林彪事件发生后,中央成立了专案组。林彪在北京和北戴河的住处全部被查封。在林彪住处找到的信很多,但涉及到庐山会议上老将们写给毛泽东和林彪的信却只有3封。分别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等人,写给毛泽东、林彪关于对庐山会议“犯错误的人不宜留在中央工作,应放到基层去锻炼”的信件。从一封信的呈阅件上的签字不难看出,是当时经中办副主任王良恩呈周恩来,并由周恩来转呈林彪和毛泽东的。从顺序来看,王良恩当时在庐山会议上负责会议秘书工作,他将来信按程序呈周恩来,周恩来也是按程序上呈。在逐步呈送之中,信在林彪处“卡壳。。所以,当专案办公室将这几封信第二次再呈周恩来时,周恩来作为这一案件的负责人,极为慎重地审查了这几封信。最后,他在信件上落笔“此件是在传阅中被叶群扣压的。退。周恩来。”按理事情就此了结,王良恩将信退回林彪案件办公室存档。但此事引发的复杂情况还在后头……  相似文献   

7.
李根清 《炎黄春秋》2014,(5):59-64,58
内勤1964年底,我从北京到上海担任林彪内勤的时候,林彪住在徐汇区太原路的一座房子,那里的内勤有两个人,一个叫刘文儒,一个叫屈真。我去了以后,与刘文儒一起照顾林彪,还为林彪抄写读书卡片,渐渐地林彪也找我记录他口述的一些东西,誊抄他报送毛泽东、中央或中央军委的信件、公文稿等。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仅有一个人享受过他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此人便是林育英。 林育英,又名张浩,湖北黄冈人。他与林育南、林彪都是堂兄弟,他们三人都担任过党的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9.
李根清 《炎黄春秋》2014,(11):47-53
林彪的“散记” 林彪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 从他自己随手写的和口述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有穿衣、吃饭、出汗、着凉一类生活琐事,也有对于一些人物、事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接受撰写林彪传任务,初见"监护"中的林豆豆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  相似文献   

11.
佟自光 《湖南文史》2012,(11):24-25
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于是,8月下旬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宪法草案》,其中写明了这两条,即:确定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和不设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注释限于篇幅,并没有让读者完全了解这篇文章历史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3.
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并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于是,8月下旬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宪法草案》,其中写明了这两条,即:确定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和不设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因皖南事变而变得紧张的国共关系顿显改善趋势。毛泽东和蒋介石甚至都有直接会晤的设想,此时恰从苏联归来的林彪所担当的就是先行官的角色。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突然回国太平洋战争后的21天,在苏联疗伤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突然回国。在苏疗伤期间,他与斯大  相似文献   

15.
1971年9月13日,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林彪出逃,途中机毁人亡。其实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在这之前已逐渐显现出来。在国际方面,善于揣摩毛泽东心思的林彪也没有号准脉。从1969年开始,苏联日益嚣张的核战争威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升级,  相似文献   

16.
因为父亲(罗荣桓)低调的性格,毛主席在给林彪挑选合作者时,才选择了父亲。林彪个性很强,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毛主席想来想去,觉得这个角色非父亲莫属。——罗东进  相似文献   

17.
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评价。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林彪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军事,对他的婚姻和爱情,知道的并不多。其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林彪的感情世界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他的婚姻和爱情也是曲折而坎坷的……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1998,(5)
群众在震惊之余,普遍觉得,毛主席挑选林彪做接班人是错了,当初挑选周总理就好了,虽然他们嘴上不敢这样明说。深居中南海的毛泽东,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19.
《特区文摘》(2001。12。15)摘《各界导报》署名仲可一篇文章,题日《毛泽东为何重林彪、轻刘伯承》,认为林彪以善战著称,为常胜将军,刘伯承较之略逊一筹。读之极为惊讶。该文的主要观点是——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4,(4)
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段时期,林彪被定为“副统帅”、“接班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井冈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悬挂着林彪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大幅油画。讲解员称:“1928年春,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云云。1971年,古巴驻华临时代办加西亚参观该馆,提出意见,认为“不仅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是‘朱、毛会师’,是朱德将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