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昆剧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曾经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今,后二者已经消逝,只剩下中国昆剧还在舞台上孤独地残存。在苏州昆剧研习所古旧的老方桌前,有着"昆曲国宝元老"之称的顾笃璜老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昆曲从来就没有成为一种大众文艺,从来它就是小众的,昆曲的悲哀是后来小众也不参加了……"  相似文献   

2.
从昆曲《藏·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曲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它的传承与保护,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藏·奔》是柯军先生主创的一部新概念昆曲,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昆曲之美,在戏曲内容、表现手法和戏剧空间等方面更是大胆突破,为昆曲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陈锦 《丝绸之路》2021,(4):120-124
中国的傩戏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分布地域广阔,39个民族受到傩文化的影响.能剧与狂言、歌舞伎、人形净琉璃并称为日本四大古典戏剧,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化的精髓.日本能剧的产生与中国的傩戏有着很深的渊源,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精神内核,特别是表演时佩戴的面具,都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两种古...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高阳县以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绚丽多彩戏曲文化,素有“戏曲之乡”的美名 ,其中有一颗摧灿的“明珠”,就是河西村的昆曲。河西村位于县城东南角,与河间、肃宁两县的边沿村庄接壤,居有300多户。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村庄,在戏剧上几经波折,久而不衰,先后培育出100多名昆曲演员,不少人成为著名艺术家,为我国传统戏剧的继承和发扬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昆曲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发祥地在江苏昆山一带,故称昆山腔,后简化成昆腔或昆剧,也叫昆曲。当时为许多人所喜爱,发展很快,一度风行全国…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昆曲艺术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又是世界三大戏曲源头之一。她格律严谨、形式完备、声腔婉转、悦耳柔媚,更经过许多文学艺术家的智慧奉献,成为融汇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富有诗情画意的舞台艺术;她独特渊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数百年来历经沧桑而魅力不泯。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之首。党中央、国务院对昆曲艺术的抢救和保护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在对江苏等地进行调研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侯玉山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8月28日出生,1996年11月4日逝世,走过了103年漫漫人生路。其中他专心专志在梨园奋耕了80多个春秋,对我国传统戏剧的继承、革新和发展起了无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成为享有盛名的戏剧艺术家、最早的国家一级演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世纪昆曲大师。人班侯玉山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城东南小白河畔西村一个贫寒农家。《中国戏曲曲艺大词典》注有“北方昆曲又称高阳昆曲”之词解,而高阳昆曲的发祥地就在河西村。俟玉山自幼受此熏染,逐渐对这种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加人河北省无极县孤庄村和翠昆仑剧社(昆即昆…  相似文献   

7.
张琼 《沧桑》2008,(5):246-247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一个民族行为方式的背后也都隐藏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它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人们的言行,也规定着一个民族的基本性格,日本民族也不例外。日本的戏剧与其民族文化之间就有着很深的关系,在日本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幽玄的美学意味,物哀的美学传统和耻感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8日,是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之首4周年。古老而高雅优美的中国昆曲和它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正越来越获得世界公认。2004年3月,在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以及李长春、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抢救、保护、扶持昆曲的具体措施作出了重要批示。随后,中央财政决定从当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划拨1000万元,用于昆曲艺术的抢救和保护。同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昆曲承载着中国的厚重文化,是中国音乐的精华凝结.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流传对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是一项涉及华夏瑰宝流传的系统工程。没有传播何以成就昆曲的繁荣?昆曲的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人们所获得的审美与知识大部分来自学校教育,昆曲的审美培养应以教育为载体让国人汲取养分。昆曲内涵丰富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喜欢上它,因此构建国民的昆曲欣赏修养要从小学开始。让我们的国人从  相似文献   

10.
张丹波 《文物天地》2021,(1):95-103
从人类信仰万物有灵的远古时代开始,面具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成为某种神灵的象征。面具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神奇多彩的面具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藏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探索与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拥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各民族生活的地域及其社会历史也各不相同,在文化传统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在面具文化上呈现出了地域性和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面具是化装的一种形式,自石器时代以来就一直流行于世界各地。面具款式繁多,变化万千,可用来制作的材料极为丰富。一般来说,面具所代表的是超自然的神、人类的祖先以及虚构的人物,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肖像。因此,面具经常是作为和各种神灵对话的手段,以祈求他们事事保佑,借以抵御难以预料的灾祸。从事面具制作的几乎都是专业工匠或著名雕刻师,有些面具制作者本人即是巫师。面具在宗教仪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面具艺人通常被认为具有创造某种精神力量形象的灵感。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渗透着某种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9月21日~11月20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该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目前中国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8件黄金面具,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独特面具文化。面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曾出现过,通常都与礼仪、祭祀、丧葬等密切相关。其中,以黄金制成的面具十分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较少,因  相似文献   

13.
金属面具和网络是辽代契丹族葬俗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研究契丹人习俗、宗教的宝贵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拟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金属面具与网络的来源和功能出发,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一面具是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契丹面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源于其游猎民族习俗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信仰的产物。狩猎生产和巫术是面具起源最重要的因素,面具是原始伪装狩猎的工具。在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新石器时代岩画中,有一头戴兽冠,张弓搭剑的猎人,其冠做兽头形、竖耳、长嘴张开,为典型兽冠面具①。另…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3,(3):13-13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即将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中国只有昆曲艺术一项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5.
4月29日,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四次江苏省戏剧奖·红梅奖大赛活动在昆山市千灯古镇举办,活动中,省戏剧家协会把“昆曲之乡”匾牌授予千灯镇。  相似文献   

16.
正应运而生的"面具部队"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艺术,莫过于能剧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表演时必须戴上面具。面具对于能剧演员来说无比神秘,平时都密藏于精致的木盒中,绝不轻易示人。他们深信,一个面具就是一个角色的灵魂,绝不容任何人轻易侵犯。大幕开启,戴上面具走向舞台的能剧演员,不再是他自己,而是面具所代表的那个角色。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烧杀抢掠的血火硝烟尚未散尽,一支特殊兵种便应运而生——这就是专以征服中国民心为主要任务的"宣  相似文献   

17.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表现学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吐蕃时期以来,后藏民间歌舞艺术不断发展,后来又出现了拟图腾面具舞蹈、白面皮面具艺术表演、跳神艺术,以及民间的说唱艺术等,这些民间及宗教艺术中包含着一些戏剧因素。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的努力,创造了藏戏艺术。人们一般把后藏作为藏戏的发祥地,把汤东杰布奉为藏戏始祖。汤东杰布系日喀则地区昂仁县人,他利用当时民间和宗教艺术中的某些戏剧萌芽或形式发展了藏戏艺术。五世达赖倡导举办藏戏节,促进了藏戏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起源 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被称为南戏.南戏音乐南曲与江苏苏州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形成了昆山腔,元末顾坚等人对昆山腔的形成有所贡献.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寄居太仓的南北曲歌唱家魏良辅与河北人张野塘等一批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者将北方曲调吸收进昆山腔,同时将北方常见的乐器三弦与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共同用在伴奏之中,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后人称谓魏良辅的"昆腔时曲水磨调"为昆曲.一般认为,约生于1521年的昆山人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是最早用昆曲唱法演出的剧作.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和梁辰鱼的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江苏、浙江地区主要的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萨迦南寺大殿与八思巴宫之间的这座护法神殿大多时间紧闭双门,门扇合上是一张巨大的护法神面具,四周门框上密密排列着千奇百怪的小鬼面具。而最能震慑人的是上面悬着的数具野狼和鹰的标本。和殿内巨大的护法神面具一样,这些走兽象征密宗体系中  相似文献   

20.
假如说昆曲成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么很多剧种就还是流浪儿,东四十条清代皇家粮仓改造的餐厅里,昆曲俨然大有"皇家昆曲"的派头,但"每晚仅备60席"的噱头,又酷似"CBD帝王,仅备60席"之类的房地产广告。而川剧可能连郊区的限价房还混不上还无家可归呢。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风光令人眼红,但对川剧来说,可气的不是昆曲,而是川江号子——川江号子居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川剧面临生存危机之际,没听说过川江的船夫因为成天吊起嗓子仰天长啸,就能在岸上买个房子什么的,也没听说政府有关部门每个月像发放方面卫生纸一样给川江船夫发一箱金嗓子喉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