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在我国已成为落实保护理念、推动各项保护工作的基础性科技手段。但是,目前业界对于保护规划的基础性研究尚有欠缺,尤其在"文物本体"等基本概念的阐释或运用上,存在较大的模糊空间。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中承载核心价值的物质遗存,"文物本体"是保护、管理、展示工作的重点,也是文物保护规划中最基本的概念,因此对文物本体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和准确界定,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梁丽敏 《东方收藏》2020,(1):108-109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也逐步成为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对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博物馆中保存着大量的文物,若想让承载历史文化的文物更好地传承下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不可少。通过对部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虽然文物保护工作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有优化完善的空间存在。我国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大量的文物。  相似文献   

3.
文物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的基础工作,也是保存我国优秀文化传承印记、理清我国历史文化进程脉络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文物的价值、保护文物的意义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介绍了与文物保护工作相关的优秀事例,总结了提高文物保护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为广大文物保护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经过我国三十余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一批重要的海洋水下文物被调查发现、发掘保护,但相对于陆地不可移动文物,海洋水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物保护规划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水下文物资源的特点,阐释其在历史文化、海洋发展、主权宣示等方面的核心价值;针对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状况,分析海洋水下文物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空间管控等方面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制定适宜的海洋水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方法,并以甘泉岛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加以说明,为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2002年修订的新文物法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增加了新的条款。本文从文物法的历史背景与新法颁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历史趋势、新文物法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新法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法律保护的可依据性及其取得的切实成效。以期提高人们对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意识,切实推动文物法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李云艳 《黑龙江史志》2013,(11):198-198
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事关国家文化知识底蕴的丰富,是非常重要的人文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特殊资源。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复杂性体现在人们对遗产价值认识的主观性、遗产类型的多样性、遗产自身功能的延续性以及文化遗产产权的多样性上。文物保护要与民生相结合,即既要保持原有良好形态的整体布局,坚持保护大遗址本体及周围环境风貌,又要在实施保护利用的同时,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力求将其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旅游经济相契合、与民生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刘威 《东方收藏》2020,(3):106-10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多种文化,还产生了多种器物,如今这些已成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物。博物馆则是保存这些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充分发挥其价值就是博物馆应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博物馆文物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杭州城区内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分布特点是基本与现代城市重合,木结构及砖石结构的房屋多集中在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区域。由于杭州城区文保单位分布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文物保护工作应与城市发展同步。对于目前杭州城区文保单位的种种保护利用方式,既有值得推广的范例如沿用原有功能或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也存在对各种不当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追溯到较早的时期。早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高峰时期的唐代,就曾有过规定:若得古器物形制异常而不送官者,以坐赃论处。从统治者来说,发布这样的法令,其目的是为了搜集天下奇珍异宝供自己赏玩,而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文物流散于民间,既容易遭到破坏,也极可能在流传过程中散失湮灭,而集中起来则既便于统一保管,也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工作,是从国民政府“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成立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文物信息是文物运动的状态及其改变方式。文物信息以文物为原初载体,是文物价值的主要来源和文物状态的反映。本文以文物保护学的视角,结合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文物信息的定义、文物信息的变化与度量、文物信息的分类、文物信息系统、文物信息的价值五个方面对文物信息进行探索,以期对文物信息的获取和认知以及文物保护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所意义,更好地指导文物保护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文物的保护研究是文化传承与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对于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价值。博物馆肩负文物征集、陈列以及保护的职责,既能够向大众提供展示、交流及研究等服务,也能够保障各项文物在不同领域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发展大国,并且所拥有的文物保存量也是世界第一,应进一步继承并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的振兴发展,提升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意义。文章主要根据我国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展开分析,探究相关的文物陈列与保管设施手段,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性,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避免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出现遗失、人为或环境因素导致文物损坏,使文物能够得到及时的保护与修复,保障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能够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一、文物的科技保护运用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 ,是文物管理的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制定或执行文物保护技术方针、政策 ,确定文物保护科技发展方向 ,制定文物保护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 ,审定文物保护科研项目并组织实施 ,组织文物保护科技培训及情报交流 ,开展国内外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我国有保护文物的悠久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传统保护技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文物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修复已残坏的文物 ,保护有可能缓慢损坏的文物 ,使它们在一定的条件免遭自然损坏 ,或延缓损坏的时间 ,延长其“…  相似文献   

13.
陈飞 《南方文物》2023,(1):42-4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物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2)符合国情、完备而良善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不仅是解决文物保护、文物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在保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笔者通过参加襄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仅对本市所辖县(市)区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在我国逐步向系统研究、全面推广应用方向发展。继中国文物研究所之后,陕西省人民政府,面对本省文物点数量多、等级高、密度大、文物病害深的现实状况,成立了文物保护专门机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实验室系统研究正是随着我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专门性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崛起应运而生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提高,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日益发展,文物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加强对文物的宣传和进行文物工作的基础研究,是充分发挥文物作用的前提之一.对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是文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文物管理部门来说,要想做好文物的保护、管理、发掘、研究、利用等一系列工作,首先必须熟知文物工作的职能、范围及工作方法,其次还要搞清楚文物的概念、文物的类型及其分布方面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在进行文物的调查、保护、修缮、审定文物保护单位、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工作的宏观论证、决策时,才会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会紧紧抓住本  相似文献   

17.
欧洲文物保护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文物保护标准化工作的较早开展和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各方向工作组结合的合理絮构,配合上标准制订程序的精细设计,保障了文物保护标准的编制质量和有序进展。标准内容结合了欧洲文物特点、注重文物本体的研究、强调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聚焦对具体技术的规范和单项指标的优化,从而使欧洲之物保护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双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发展速度较过去明显加快,各类大、中、小型博物馆纷纷落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我们民族文化的责任落到我们每个文物工作者的肩上。这里仅就县级文博馆文物的保护利用问题谈一点感想。 一、认识不断提高在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是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有关法规和文件,文物工作者和文物专家们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撰写文章,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应该肯定,通过理论探讨和经验交流,文物战线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形势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对文物保护和利用也必须不断提高认识。文物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特别应该把依法保护文物作为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  相似文献   

19.
何立群 《神州》2012,(5):20-20
文物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文物保护意识可减少各类文物的损伤,延长和持久性保护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文物保护科学,并探讨了在文物保护意识指导下的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保护和修复的理念自起源与发展之始,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提供保护行为演进、丰富的可能性,是强调创新性保护的目的。我国文物有自身的特殊性,古代传统保护中不乏富有创新性思想的成功案例,近代随着科技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诸多创新。现从修复理论和我国文物保护的独特性两方面,重新思考保护与修复的意义,并研究当今我国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