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浙江南部山区庆元、景宁、泰顺、青田以及闽北寿宁等地遗存有较多数量历史悠久、结构独特、造型别致、地域特征明显的木拱廊桥。本详细阐述了浙南木拱廊桥的发展历史,对木拱廊桥的建筑结构、营建方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探讨了浙南木拱廊桥与汴水虹桥在结构上的异同,认为浙南木拱廊桥有着独立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闽东北木拱廊桥相当多桥梁保留着前人建造和修缮木拱廊桥时的碑记,这些碑记,客观、准确地记载了当时当地民众建桥的有关史实,对研究木拱廊桥的建造历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近些年,木拱廊桥这一古老优秀的文化遗产,其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空前挖掘与探讨。事实上,在审视木拱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时,以独特形式存在着的桥碑是调查与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在一座桥梁建造竣工或者重修完工时,古人往往会刻制石碑,把建设该桥有关的人和事刻写在石碑上,以作见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木拱廊桥采用较短的木材构件,形成了较大的桥梁跨度,其整体造型优美,结构巧妙,构造特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我国现存的传统木拱廊桥仅有百余座,集中分布于我国浙南和闽北地区,大多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是我国木构桥梁建造技术和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而近些年来由于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传统木拱廊桥破坏甚至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现有的对于传统木拱廊桥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其历史艺术价值和建造技术工艺等方面,鲜有对于其结构性能的研究,尤其缺乏强风作用下木拱廊桥的风振响应性能的深入研究。本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拱廊桥在强风作用下的风振响应性能,以典型传统木拱廊桥——浙江泰顺的文兴桥为例,基于几何尺寸的精确测绘,采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木拱廊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采用线性滤波法,基于自回归(AR)法模拟风场,利用MATLAB软件编写脉动风速时程。此后,由于我国现行的规范没有给出适用于木拱廊桥这一结构类型的风压体型系数,本工作通过CFD软件FLUENT风洞数值模拟得到适用于文兴桥的风压体型系数。最后,将模拟编译得到的时程风压作用于文兴桥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其风振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主振型为第一阶横向水平振动;风荷载对三节苗和五节苗两边最外侧的斜苗影响较大,对五节苗平苗的影响较大;下部剪刀撑的最大拉、压应力超过抗拉、抗压强度;剪刀撑脱榫将使下部斜撑的轴压力突增从而导致整体结构抗侧能力大幅降低;强风作用下传统木拱廊桥的时程计算风振系数为1.43~1.75,由此可见木拱廊桥风动力效应不容忽视。本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传统木拱廊桥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受力规律和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并为我国传统木拱廊桥的风振性能评估和抗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更科学地保护这一宝贵的建筑遗产类型。  相似文献   

4.
苏旭东 《福建史志》2023,(1):129-132
<正>在宁德市屏南县白玉溪上一座古色古香的纯木拱桥飞跨溪面之上,既气势雄奇,又灵巧轻盈;既与周边的乡村景观融为一体,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该桥复刻自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白玉虹桥”。那么作为“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县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桥呢?这要从木拱廊桥与虹桥的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5.
木拱廊桥,俗称厝桥、廊屋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又称虹桥。现代桥梁史专家唐寰澄教授将其定名为贯木拱桥.并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而中国又仅见于闽东北、浙西南一带。早在明朝,陈世懋就在《闽中疏》中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  相似文献   

6.
一部《廊桥遗梦》风靡一时。在文人笔下,廊桥成为无数爱情故事发生的布景。而在闽浙一带的农村,木拱廊桥演绎的却是另外一种文化景观。谁也花法断言,这种文化较前者逊色,相反,每一座廊桥的背后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廊桥记载着世界桥梁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承载着无数遗桥人的大匠之梦……  相似文献   

7.
处州为丽水古称,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县,地处浙江西南,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环境使这里大量珍贵的廊桥保存下来。据不完全统计,丽水境内现存古廊桥134座,尚有不少廊桥未统计在册,其中木拱廊桥40余座,约占我国木拱廊桥总数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木拱廊桥这种北宋盛行的虹桥技术,是我国古老造桥术的尾闾,是国内桥梁建造史中最后的罕见的活化石。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木拱廊桥作为交通工具的身份已经式微,但这种长虹饮涧般的美丽建筑,广渡一切,于儒,合仁义,于释,行普渡,于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中道器合一、知行合一、工艺合一的最佳注脚,数百年来,在闽北浙南区域传承不息。  相似文献   

9.
风雨廊桥影如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祥 《中华遗产》2005,(2):134-138
泰顺地处浙闽交界的大山中,境内层峦迭嶂,百川纵横。有溪必建桥.先民经过艰苦创业,给后人留下了造型各异的廊桥,这其中又以木拱廊桥极具特点.在中国桥梁建筑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5)
正浙南闽北地区山系纵横,山间河道密布,夏季每遇台风暴雨会导致河谷溪水暴涨,交通常受到影响。为便于通行,多在重要通道上架设廊桥。常见的廊桥结构有编木拱桥、八字撑桥、平梁桥、伸臂梁桥、石拱桥等。其中,编木拱廊桥最为奇特,是跨度最大的结构类型,多用于跨度在20米以上的廊桥。泰顺文兴桥是著名的"扯桥",以其不对称的姿态而闻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本文以文兴桥为典型研究案  相似文献   

11.
田地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东西走向,单孔木拱廊屋桥,桥身长42米,单孔跨距约40米,桥面呈弧形铺以青砖,桥面上方履青瓦,斜脊起翘。该桥横架于崇山峻岭之间,跨度大,地势险,造型美,令人望而叫绝,对研究木拱廊桥的建造历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廊桥即有屋的桥。在中国,这样的桥分为三类:木拱桥、石拱桥和木平桥。木拱桥为浙闽山区独有,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胃知乡愁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的诗人们,吟咏着心心念念的乡愁,从古到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蕴涵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相似文献   

14.
"月是故乡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乡愁的理念,言简意赅,涵义丰富,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年初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全国各地引发强烈反响,各界专家热议,引发全球共鸣。围绕认识乡愁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含义与重要作用,各方面感受与诠释颇多,见仁见智。总之,乡愁文化是人们对故乡、亲朋、故事的一种眷恋、深情、怀念,我们应传承中华传统乡愁文化,建设伟大中华。笔者认为,从家谱文化延绵3000年看,中华乡愁文化就是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深刻内涵与显著标志是:"诚实做人、勤奋创业、家庭和睦、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它是一种社会正能量,一种发展助推器,一种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史籍是由正史、方志、族谱(家谱)以及其他史籍共同组成的。  相似文献   

15.
游客通过乡村旅游寻找"乡愁"。本研究以望城区2041条旅游网站评论为样本,运用ROST CM6.0进行分析,得出游客乡愁体验的3个维度,揭示游客乡愁体验构成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因素,发现长沙望城区旅游地整体风貌、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等会影响游客的地方性感知;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会显著影响其乡愁体验;靖港古镇真实性感知较差,情感记忆会影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游客情感性感知强烈,地方性感知和真实性感知都会影响其情感性感知,而乡愁感知会影响游客满意度。基于此,提出完善乡愁景观设计、提升乡愁体验项目、注重乡村生活的保护和延续等乡愁体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湾印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跨越半个世纪的乡愁,现在读来似乎意味更长。那枚小小的邮票,如今被Email所取代:那张窄窄的船票,如今被机票所取代;而那湾浅浅的海峡,如今被一条无形的航线连接……  相似文献   

17.
车行闽东宁德东北山上,峰回路转,看不完望不尽的是山是满目的郁郁葱葱。惬意自然是颇为享受,但时间长了,不免有些审美疲劳,再加上旅程疲劳,倒是真有些昏昏欲睡。寻觅间,我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座廊桥掩映在深谷中:似乎有些孤寂,有些遗落,有些破损和沧桑。不管怎样,韵味依旧,甚至透过岁月,依稀可辨她清丽的倩影与芳姿。屏南廊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廊桥引我寻梦屏南。哦,廊桥遗梦有几多?  相似文献   

18.
秀美如画的后坑桥作为浙江和福建两省遗存至今的少量木拱廊桥之一,它的成功维修,在为保护重要的木构历史建筑物方面.树立了杰出的技术特色的地域标准。通过对相关桥梁类型的比较研究,该项目显示出对以后坑桥为代表的17世纪精湛的中国建筑传统价值的理解。维修工程反映出这一地区尊重历史传统工程原则,和以自然材料构筑的营造艺术。作为维修工程的成果,后坑桥重新融入了秀丽的乡土文化景观。采用与当地社区签署具有开创意义的保护合同,能够保证后坑桥继续发挥其作为周边村落公共聚集空间的功能,继而延续与这种重要的木构历史建筑相关联的具有深厚根基的地方社会文化传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爱华 《民俗研究》2016,(6):118-125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乡愁文化进一步被激活,推动着以人为本的"人的城镇化"的发展。当下乡愁文化的凸显,不是偶然现象,折射出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背景下现代人的心灵迷失和精神失落。这就要求回归"人"本身,关注普通大众,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民俗文化的旨趣是一致的。因此,加强民俗文化保护,积极融入人性维度,观照现代人的生活世界,是安放"乡愁"、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守望乡愁     
正"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是一轮圆圆的中秋月,是那条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的小河,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什么?是乡风、乡情、乡俗、乡思、乡音,是与风土人情乃至民俗文化、戏剧文化、方言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家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的时间与记忆沉淀的产物,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乡愁应该有所依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