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贵州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概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居住着苗、侗、布依、水、仡佬、土家、彝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这些民族生息繁衍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俗习惯,就是他们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适应各该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而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居住着47个少数民族,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横贯新疆大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座落其中,形成三山夹两盆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人类还没有掌握航海技术之前,陆地上的交往是唯一的途径。新疆,这片广袤的国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坦步迈向  相似文献   

3.
正较之我们深受西方工业文化影响的日常着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让我们赞叹称奇。荔波县的4个主要少数民族都是极爱美的民族,他们用取之自然的材料,依托日常生活的创意,凭借世代相传的精湛手工技艺,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装点了自己的生活,也留下宝贵的民俗财富。白裤瑶:背牌在荔波县,白裤瑶的服饰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女子服饰,让人过目不忘。白裤瑶女子的着装基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状况清代前期,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居住着赫哲族、费雅喀族;在库页岛上,居住着费雅喀族、库页族(苦夷族);在黑龙江下游和锡霍特山区,居住着乌德盖族。清代档案,通常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赫哲费雅喀人,把库页岛上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库页费雅喀人。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居住形态并非整齐划一,界线分明,而是各民族互相交错杂居的情况比较显著。除少数没有聚居区以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以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与汉族交错居住在一起,形成了民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局面。全国杂居、散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国约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市县具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着的。云南、贵州两省就有五分之三以上是多民族杂居的乡。回族分布在全国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市县。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无论在经济上、政…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是贵州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二百万,主要居住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专区、安顺专区、贵阳市花溪区,也有少数居住在毕节专区和六盘水地区。布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因此在布依族社会中,还保留着富有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7.
辽东年俗     
杨光 《旅游》2008,(2):58-61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居住着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33个少数民族在内的160余万人,其中满族人口近50万。他们在本溪地区沿袭着古老的年俗,年复一年重复并丰富着年俗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对于今天的广大国人来说是那样的陌生,他是“一大”十三名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1901年1月5日午时,邓恩铭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城东北40里的水堡寨,他的原名叫邓恩明,字伸尧,号老乖。邓恩铭的祖上原来是汉族,是从广东的嘉应府(今广东梅县),迁至荔波县的,到邓恩铭的父亲邓国琮,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境内居住着苗、侗、布依、水、记优、彝、瑶、土家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居住较集中而成为贵州主体少数民族的,主要有苗、侗、布依,水、他佬等民族。贵州少数民族多数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记载工具的缺乏往往会通过本民族文化中其他形式的发育来进行补偿。由于服饰艺术带有极强的目的计和定用功利,与各民族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其必定会在自己艺术形式的某种范式中传达本民族的某种“语言”来强化这种范式,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播的媒介和工具。这样,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便由于这种载荷而…  相似文献   

10.
辽宁,山川锦秀、物产丰富。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在她十四万五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汉族外,居住着满、蒙古、朝鲜、回、锡伯等43个少数民族,61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5.62%。全省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阜新、喀左蒙古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满族自治县)、2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凤城、北宁市)、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40%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市)(兴城、绥中、义县、开原、西丰)和139个民族乡(镇)。民族地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志是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的专志。在城市中居住的少数民族,由于城市这个特殊环境的影响,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在一起,各个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特点,不象民族聚居地方那样明显、突出。我们编纂《桂林市志·民族志》的作法和体会如下:一、准确把握城市的民族情况是写好民族志的基础桂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市内有28个民族,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的格局。汉族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和相互的影响。桂林市内的回族,是少数民族当中居住较集中,保留着本民族的特性较突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塔吉克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居住地海拔最高的民族,现仅有3万余人。因其居住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人至今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独特民族化和生活习俗,成为一个极富人艺术特色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文物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高原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可称民族文物的宝库。8这片层峦叠峰的17万平方土里土地上,居住着356O万各B人民,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伦佬、水、回、白、瑶、壮、合毛南、蒙古、他佬、满、羌¥17个,共计129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7%。贵州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其卓然不群的高原地域特征和绚丽厚重的多样性,吸引世人的目光。内涵丰厚的民族文物贵州的民族文物可以上溯到远古。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贵州即是多民族聚居地,商周时代是鬼方的主要部分。春秋时期为西南夷之洞…  相似文献   

14.
赵旭,字石知,号晓峰,贵州桐梓人。清嘉庆十七年(1812)生,同治五年(1866)卒,终年55岁。赵旭三岁丧父,乃随其叔至山东滕县祖父官任居住,先后向秦漆渔、曾广涵受业,后至上海,从江宁名士顾槐三游学吴楚间。旋返桐梓,九次乡试皆不得意,居家课读,曾任桐梓、荔波县训导,兼都匀府教授。同治五年,苗民攻破荔波县城,赵旭负伤,与其子同投水而死。  相似文献   

15.
散居少数民族包括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但不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日益散居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小新趋势.当前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法制保障建设相对滞后,侵害散居少数民族公民权益的现象和矛盾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监督保障等保障机制建设,切实维护散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内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来源、发展变化以及现状,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下面仅就其现状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便共勉。 一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省内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等三十九个少数民族。人口约500多万。辽宁省的少数民族居住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集,而且大多数居住在辽西丘陵、辽东丘陵地区。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根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先后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50多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其中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2.3%,仅次于广西和云南,居全国第三位。学人们普遍承认,对于贵州各民族远古时代的历史情况,以及对各民族早期社会的文学艺术的追溯,民间古歌是重要的源泉。实际上,口头流传在贵州少数民族中非常丰富的民间古歌,除放射出人类早期社会文学艺术等特有异彩之外,其中还蕴藏着早期人类朴素而又极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在这方面,贵州少数民族的民间古歌也是追溯早期人类朴素哲学思想的重要源泉。恩格斯曾经这样指出过,“在希腊哲学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共“一大”的唯一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同志被害70周年,诞辰100周年,我拟就恩铭同志的一生作简要介绍以兹纪念。 邓恩铭又名邓恩明、邓尧钦、邓建勋、黄伯云,字仲光,乳名邓老乖。于1901年元月5日,即光绪庚子年冬月十五日出生在贵州荔波县城北大街(今向阳路21号)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他有同胞兄弟姐妹6人,排行第二,自幼聪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有一片神 奇的红上地,这里崇山峻岭、 云封雾锁,风景独特,既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又有深邃的幽谷深潭这里世代居住着苗、侗、布依、瑶等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还保留着许多神秘的色彩,这就是贵州省。 贵州省在其东线旅游项目中,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主要旅游景点有苗族、侗族村寨,镇远历史名城,舞阳河风景区,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九龙洞等。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所在地和东线旅游中心,距离贵阳 196公里,湘黔铁路由此经…  相似文献   

20.
从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古代骆越人的后裔由于战败和躲避战乱, 被迫迁往桂西的高山丛林里居住,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在云贵高原的边沿生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由于这一地区交通、经济落后,很多少数民族至今还保持着很好的民族传统和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