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摒弃了现代实践观的误区,不在"主—客"框架内讨论建设和谐社会。而是根据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在"主—客—主"的框架内讨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及历史发展进程。只有通过存在着客体底板的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建构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目标,不仅要人自身的和谐,还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胡适的关系为学术界所乐道,甚至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1949年国民党政权逃台后的蒋胡关系,既是大陆时代的延续,也有在台湾时空环境下新的特点.蒋介石在台湾时期日记的开放,为研究二人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资料.蒋介石与胡适均记载了他们交往的经过与彼此观感,但相异甚大,往往是"一个事件,各自表述".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胡适与在公开场合下对胡的"礼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后的玄机,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寝室是大学生朝夕相处的地方,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分析当代"90"后新生的特点与高校寝室的现状,进而介绍建立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最后给出新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交往技巧,希望对新生认识寝室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邓勐 《神州》2013,(15):92-92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合作交往的品质。诚然,幼儿时期合作交往意识与能力亦不容忽视。幼儿如何有效的合作交往,怎样提高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幼儿教育十分关注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串亲访友时,都会带一份礼物,俗称"礼当",在操办红白喜事和日常生活中,都有一套习俗,按程序行事,俗称"礼行",不论哪个地方,大礼是通天下的. 礼的关键在于诚心,而不在讲排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过去,人们普遍贫穷,在送礼走人情方面,大都以农产品和被加工成面食的馍馍为礼物,你来我往情谊深.因而,有"一样的面臊,十样的做法"之说,意思是作为妇女一定要会做茶饭、会做针线活儿.  相似文献   

6.
严伟红 《南京史志》2011,(Z1):26-27
在一次角色游戏活动中,飞飞转了一圈,还是选择了玩具游戏,而且是单独游戏。这时丁丁一会儿去超市,一会儿去娃娃家,按理来说这也是正常的,但一会儿功夫,方方对老师说:"丁丁把娃娃家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笑笑又说:"丁丁去超市买东西不给钱,还骂人。"  相似文献   

7.
杨晶 《神州》2013,(1):11-11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现存的唯一世界级大师"。哈贝马斯和马克思-韦伯等这样的世界级有影响的大师,指出对以后中国问题的走向应当从这些大师那里找出出路,同时这些大师也是会对我们每个人思想尤其是法学思想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引。  相似文献   

8.
论人类的文明交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 文明交往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之后、直到现在、而且还将持续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徐天基  罗丹 《民俗研究》2010,(1):175-189
基于多次对北京房山区河套沟地区的的黑龙关庙会及其村落的田野调查所得,文章着重关注社会变迁对多村落间交往模式的影响。作为地区中心型庙会,黑龙关庙会由多村落联合举办,其在"河套沟"文化空间及景观的仪式建构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文章从横向/纵向情境、竞争性/非竞争性、表达性/工具性三个维度对"走会"与"献会"进行区隔,希冀借此对"河套沟"内部间及外部村落的交往模式和结构进行透析。在此基础上,对"仪式性馈赠"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探讨作为一种"仪式性馈赠"机制,它们对传统村落生活中社会关系网的凝结以及区域社会中地方认同感的缔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变迁及现代化的进程,在这样一种结构化的交往模式及交换体系中,是什么使得它在其发生的场域中依然呈现出结构化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西香 《民俗研究》2020,(3):126-135
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不仅应当关注当地村民,还应关注村落中出现的一些新兴群体,如在旅游村落中出现的外来常住者。在鲁中中郝峪村,外来常住者作为旅游村落的"异质性"存在,长期"栖居"在村落中,与当地村民交往频繁,形成新型的邻里关系,成为村落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外来常住者既非村民,又非游客,是介于"主人"与"客人"之间的"类中介"人群。由于长期在村居住,他们将自己的个人认同嵌入当地社会关系中,使得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显现,形成对地方的依恋和认同。透过外来常住者的日常生活实践可以看出,外来常住者与当地村民一直处于良好的、深刻的互动之中,形成了新型的乡村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深刻反思的结晶,而且在当代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较为准确的预见性、穿透性和发展性。理论本身已经成为当代交往理论的方向标、透视全球化的基本视角、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2.
翻开毛泽东与郭沫若半个多世纪友谊交往的档案文献史料,处处闪耀着政治豪情与文化浪漫、革命理想与现实斗争、真诚友谊与超人智慧的灿烂火花,本文试采撷几则奉献给大家。革命风浪中相遇为了共同的理想1921年7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在上海前后逗留月余。而此时,郭沫若为筹备创造社的《创造季刊》第二次由日本返沪,住在上海泰东图书局编辑部的楼上。历史为二人提供了见面的机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见,社会交往是幼儿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纪敏 《文史精华》2010,(7):33-38
<正>我与日本"中归联"建立友好关系,始于1988年末。当时,我正着手抢救、挖掘、征集有关新中国改造日伪战犯史料。开始我未料到,涉足其内,竟如此之难。当我们越过有关部门的"保密"限制,找到几位亲历者时,他们已是花甲、古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外国游客旅游交往行为及交往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旺兵 《人文地理》2009,24(3):93-96
在现代社会中,旅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往方式。作为一种限定于发生在旅游地这一特定空间及游客与东道主这两个特定群体之间的交往,旅游交往在地理空间、社会关系以及交往目的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利用项目组在西安对外国游客和当地居民所作的455份抽样调查资料,运用Excell统计软件,从游客和当地居民两方面分析了外国游客与西安当地居民旅游交往行为的特点,并对主客交往效应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西安主客交往的建议,即克服主客交往障碍、创造主客交往机会和营造良好的主客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16.
称谓,说通俗一点,即是在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中,人与人交往时相互间的称呼。在民间有"十里的乡俗,五里的地道"、"十里不同俗"的说法。由于所处的地区及风俗习惯的不同,称呼  相似文献   

17.
大钦茂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其统治时期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并积极与唐王朝及周边国家和部族发展关系.本文试图对大钦茂时期渤海国与唐王朝及日本交往的史实进行分析,来探求渤海"朝唐聘日"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户外共享空间促进交往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社区尺度上的户外空间主要由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复合而成,并引入"户外共享空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解共享空间的组成要素,剖析共享空间的功能,分析共享空间在促进居民社会交往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按照半公共半私密的特性及空间的主导功能将户外共享空间分成七类,提出这七类共享空间居民交往的模式,以及不同功能主导的共享空间的结构布局。研究表明,共享空间的合理使用是城市生态社区结构和功能在人文关怀上的体现,良好的共享空间设计对营造活跃、融洽的城市生活氛围,推动城市社区朝向生态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要当"世界第一"的萧军,显然是被自己的自负误了。在延安时期,萧军和毛泽东交往频繁,关系密切。毛泽东欣赏萧军的直率、真诚,曾对人说:"谁说萧军是坏人,我决不信啊。"而在萧军眼里,毛泽东也非常坦诚、风趣、和蔼可亲。两人的谈话总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进  相似文献   

20.
<正>读了本文,只能赞叹:陈赓,大义凛然的伟大战士!1924年5月,21岁的陈赓来到广州,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由此开始了他作为一名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旅生涯,也拉开了他与蒋介石之间"谜"一样的交往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