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读过《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的故事吗?47年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其中包括他的孩子。如今,鬓发染霜的高玉宝依然关心着青少年,每年一半时间应邀去全国各地作报告。人们只知道高玉宝小说写的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教育子女的故事,本文略介绍几则以飨《好家长》读者。  相似文献   

2.
高玉宝在南京高玉宝在作传统教育报告文/寿魁成图/周建桂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没有不知道"高玉宝"这个名字和"半夜鸡叫"的故事。尤其是他那用图画写成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曾给几代人以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们热爱新社会,热爱新生活。如今,高...  相似文献   

3.
明红 《文史春秋》2004,(2):58-62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高玉宝,相信读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一不留神创造了中国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主人公、作三同名。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字出版。仅汉版一种  相似文献   

4.
高玉宝纪事     
明红 《文史月刊》2004,(1):29-34
提起《半夜鸡叫》及其作者高玉宝,相信读者一定不会陌生。1949年至1951年,文盲战士高玉宝边打仗边“画”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出了书名、主人公、作者同名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国内有7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国外有近20种文字版本。仅汉文版累计印数就多达450余万册。在我国出版史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国的标志性企业,不能太周正龙。要不然,外人还以为咱们满地都是假虎呢2009年6月1日零时,成品油价上调,将半夜鸡叫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加征印花税到油价,为了防止投机者获利,半夜鸡叫的政策越来越多,发改委官员的态度越来越格林斯潘化。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后,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毛泽东主席向战士高玉宝发国庆请柬一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半夜里,忽然一声响亮的鸡鸣,就在我们住的僧舍窗下,我看看表,只有3点半。到了明天这个时候,村里的女人们一定在睁着眼睛数鸡叫,她们要在鸡叫三遍之前赶到井边,在鸡叫三遍的那一刻,打上第一桶水,背回家。为证明是自己打到了新年第一桶水,离开前她还要在水井上系上哈达。  相似文献   

8.
蒋蓝 《中华遗产》2010,(4):152-155
阳光如黑客,猛然从靠东的窗户突降而至。估计是保安见我低着头穿梭在文物的间隙里,好心地拉开了窗帘。但是这一拉,却让我犹如被半夜鸡叫而惊醒。  相似文献   

9.
其实,父亲给我的印象很具体,也很有限。值得提及的记忆里,他总是“起鸡叫,睡半夜”地犁地种田、拔草收割,用吃苦耐劳、勤谨攒劲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是一位十足的独自背负生活重担的庄稼人。那时候。父亲在备受生活的煎熬之余也喜欢喝酒。而且一定要喝热酒。那热酒的姿态仍然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0.
为贿赂编辑,他曾半夜偷偷摸摸溜到机关盗取花盆。现在他变得直言不讳,直呼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传统奖项为"注水肉"去年深秋,阎连科倚靠在沙发上,以轻描淡写的口吻说:"我下一部小说,叫《回家》。还有三四天就写完了。我很担心它的出版不会顺畅,嘲讽的意味有点过了。"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宁省大连的瓦房店,曾出过两个有名的人,一是文盲作家高玉宝,一是坏地主周扒皮。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故事还曾一度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高玉宝的故事因其出版《高玉宝》一书而为人熟知,作为故事另一个主角的坏地主周扒皮,却鲜有更多的资料,最近记者采访到周扒皮原型周春富的曾外孙孟令骞。孟令骞说,我没有为曾外祖父翻案的打算,只是想还原那段历史,让大家知道周春富不过是偏僻乡下一个守旧、节俭,甚至吝啬到极致的小富户。  相似文献   

12.
阿坚 《旅游》2001,(7):34-35
房山老刘家.我和朋友们常去的。老刘曾是我同学,在学校时我们欺负过他。那次是我们躺在床上议论《曼娜回忆录》(手抄地下黄色的读物).他问我是谁写的,我说:这都不知道一是《安娜》的姊妹篇,托尔斯泰的两部爱情名著.咱校图书馆可能有。第二天他从图书馆回来很伤心地瞪了我几眼,我估计图书员回答的肯定不只是“没有”两宇。不过一次老刘醉酒吐了后,是我帮他捶背.扶上床.半夜还爬起来递他水、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是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他俩都是宋太宗时的大名人。《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里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的吴县(今苏州)人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曾经当过安徽宁国县训导。他一生治学勤奋,盛暑时为了防蚊,将双脚置于瓮中,苦读至半夜,有《两汉书疏证》等著作传世。《清稗类钞》评价乾嘉学人中有重要著作者,沈钦韩名列其间。他还著有《幼学堂诗文稿》。如果说,明代王鏊的《七十二峰记》罗列了太湖诸山,沈钦韩则以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旖旎山  相似文献   

15.
敬播以他的博学多识,参与了唐初许多重要史学活动,为唐前期史学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身在史馆,能秉笔直书,所纂高祖、太宗《实录》,被誉为"信而详"、"颇多详直",从而赢得"陈寿之流"的美誉。他对史书的编纂体例有独到见解,纂修《晋书》有发凡起例之功。他参与纂修隋史,为唐初"鉴戒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他编纂的《西域图志》,在边疆史地及中外交通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刘知几对其史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具有"良史"之才。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0,(6)
正一、瓷枕的实用价值瓷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夏季纳凉用的寝具。北宋诗人张耒的《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云:"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几句诗明确地道出了瓷枕的质地、釉色及其消暑纳凉的功效。此外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也写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据专家考证仿青白玉的青白釉瓷枕有时也被称为"玉枕"。因此词中的"玉枕"并非真正的玉枕,应是当时烧造的青白釉瓷枕,诗中同样也道出了瓷枕纳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艺术人生》录制年终回顾节目《温暖》,请到了导演冯小刚。那一年他的《手机》上映,所以节目组送给他的礼物是一个拷贝盒,里面装了很多票根。编导们都去看了《手机》的午夜场,她们带回了自己的票根,还在地上捡了不少。冯小刚看到票根时的神情,就是——"我很欣慰"。  相似文献   

18.
最近,收到了北京王殊同志的一封信。他告诉我:"写作对健康特别有益,我现在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常常报废,我也不计较,对训练脑子十分有用。"王殊今年84岁了,九年前,他从全国人大退下来后,一直在坚持"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所以除了在报刊上常见到他的文章外,2000年收到了他写的21万字《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2007  相似文献   

19.
肖正 《名人传记》2020,(5):12-16
他曾在辽沈、平津等战役中获六次大功,被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三十余次。他从文盲成为作家,塑造的典型人物“周扒皮”成了压榨他人劳作的通用符号。他是全国“扫盲运动”标杆、学雷锋楷模、德育导师……2019年12月7日,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就是“战士作家”高玉宝。  相似文献   

20.
崔岩 《史学史研究》2012,(1):121-126
乾隆帝雅好作诗,自称"平生结习最于诗"①,"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②。作为封建帝王,乾隆帝关注历史兴衰,故而好咏史,藉此来表达自己的史学见解。他曾援《史》、《汉》入诗,评点《史》、《汉》,议论马班,抒发史识。自乾隆十五年(1750)至五十七年(1792)的43年间,创作了咏《史记》、《汉书》诗及相关诗作达近百首。这些诗作大都由诗序、诗文和诗注三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