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当今这个时代,"家书"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我们习惯了手机、电话、社交网络,但我们与家人的距离,却并没有比以前更近。而今,读到新近出版的《董必武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7月第1版),能从中体会到"朴诚勇毅"的传世家风,并且深刻理解这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董必武家书》共4辑,分别是董老的"致妻子信""致子女信""致同辈信""致子侄辈信",共收录家书68封,同时附录董必武夫人何连芝家书10封。董必武夫妇育有一女二男,同时抚养教育了多名侄女、侄孙等后辈,书中的多数书信即是董老写给子女和后辈的家书,主要是对  相似文献   

2.
正胡林翼(1812—1861),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并称"曾胡"。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共和书局出版的《胡林翼家书》,已流传近百年。然而,经笔者考证,这本书是彻头彻尾的伪书!胡林翼家书的两个去向民国十四年上海共和书局出版的"清朝十大名人家书",收入《胡林翼家书》一册,署"虞山襟霞阁主编次",内收胡氏自清道光二年(1822)至清咸丰十年(1860)家书88封。其后民国二十三年、民国  相似文献   

3.
战时家书     
《湖南文史》2011,(11):64-6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亲笔写的战时家书,无论是对于身处战场的士兵还是远在后方的亲人,其分量都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它传递的是远方的牵挂、祈盼乃至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50页],那么,革命者们在长征路上撰写的一封封家书,则是凝结长征精神的一颗颗红色火种。长征家书作为长征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叙事价值和教育价值。遗憾的是,一方面长征家书的挖掘力度不够,许多长征家书还未被挖掘整理;另一方面,现有媒介在发掘长征家书的时代价值时,过分强调了其精神层面光辉的一面,忽视了对历史本真的探究,甚至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林祥 《文史月刊》2008,(9):60-6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0年前,书信是传达亲情、沟通信息的重要方式。一封封家书,见字如面,品读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好比亲人就在眼前,生活也就多了一份希冀,心灵也得到了某种慰籍。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常说书信是"见字如面"。然而,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不少战士在战壕里写成的家书尚未来得及寄出,就战死疆场,家人连只字片语都没有见到,这是何等残酷的事情!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就收藏了这样一封特殊的家书,是一位抗日英烈献给母亲的诗信。可是,母亲并没有看到这封家书,它一直埋藏在地下70多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围绕这封家书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战时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亲笔写的战时家书,无论是对于身处战场的士兵还是远在后方的亲人,其分量都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它传递的是远方的牵挂、祈盼乃至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8.
周艳芝  梁静 《文史精华》2009,(Z1):44-46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在石家庄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何文超生前的家书,依然被他的亲人保存。2006年末,在北京六里桥附近的一栋居民楼里,见到了何文超烈士的妹妹王新生。她拿出一封封保存完好的家书,向我们  相似文献   

9.
田子馥 《民俗研究》2002,42(4):173-181
享受着现代化交通、现代化通讯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读着曹保明先生的《乌拉手记》(学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所描写的一二百年前关东大地那些民俗场景,可能会感到特别陌生和惊诧。但是这里没有阿拉伯长老们的“天方夜谭”,没有古籍间辗转雕琢的旧痕,这些“刚健清新”的文字。  相似文献   

10.
邹子澄 《文献》2024,(2):156-171
虎门之战时期,林则徐指责琦善在筹防与交涉两方面举措失当的一封家书曾广为传抄。由于该信真伪在当代颇受质疑,故而多为近来治鸦片战争史的学者所忽视。然而此家书的真实性,在当时便由李星沅向邓廷桢确认,且其作伪难度无法与民国时期集中伪造的林氏家书相提并论。事实上该“伪家书”是两个月间分数次记下的两封家书的摘录。新见的另一封林则徐家书,同样表达了对琦善诸般措置的不满。林则徐很少在与官员通函中表露的真实想法,在两封家书中都有直接吐露。这是认识他在促成怡良最终弹劾琦善前内心想法变化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女儿的心声     
叶兆言,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有许多辉煌的成就。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普通人,更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位普通家长。作为家长,他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或者情感矛盾,是否还是那么引世人瞩目?为此,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叶兆言。正如其坦荡的人格一样,他慷慨、无私地将其与女儿叶子的家书和叶子写给父母的日记奉献给本刊,而这些“家书”和“日记”将现代社会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结进行了活灵活现的展示,正引起出版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本刊将分期选载这些弥足珍贵的“情感记录”,相信随着这些朴素、真实的文字进入叶氏父女的情感世界后,你的心会随之产生共鸣,受到启迪……真诚希望广大读者,将你的体会和经历,以及要对儿女说的话或儿女要对父母倾吐的心声寄给本刊,我们将陆续选登。  相似文献   

12.
对于《傅雷家书》,我是慕名已久,而今终得亲见,一卷在手,捧读再三,我身不由己地为它所震撼,为它所感动。我强烈地感到,这确实是一部名不虚传的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为人父作人母的人,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家书是亲人之间的率意交谈,是一个人至情至性的最真实的流露,因此我们从《傅雷家书》中所看到的,乃是不着任何包装的最为本色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张人骏(1846—1927)的家书日记,八十年代发现于北京其后裔旧宅。家书计91件,起于光绪庚子(1900),止于宣统辛亥(1911)。按年排定,订为四册,计六万字。日记一册,记于光绪癸卯(1903),约两万字。近年,笔者有机会整理了这批遗墨,已将草书原件通释标点。对相关材料也作了一定的调查。家书日记的写作年代,为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二年,正值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在此期间,张人骏一直任疆吏,其子允言、允方任京官,故家书日记中多涉及国事,其中反映出对时局的评论,对重大事件处理经过的陈述,均颇具史料价值。不单对研究张人骏其人大为有用,而且对研究清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都是很可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唐浩明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信息的曾国藩家书详加评点,认为曾国藩是传统中国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者,曾氏将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运用到居官为政、统驭军队、教育子弟等各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贡献。评点曾氏家书的目的是揭示其给后人的“启迪性和昭示性”,并进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唐浩明对曾氏家书既有肯定赞扬,又有批判、否定。  相似文献   

15.
王新亚 《百年潮》2006,(4):69-71
编者按:长期以来,历史学者一直为辨别史料的真伪费尽心力.民间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外人看的,讲真话的多,而且其视角往往是一般史料中所看不到的,所以其特殊的史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第1辑,从3万余封家书中选出30封,可谓千里挑一.本刊选登其中一篇,写信人潘兆华,捐信人潘承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家书信札见诸《阳明全书》数量不少,而未收入者,散落民间,时有发现。我馆原藏王阳明家书手稿一篇,是王阳明在京时写给居家绍兴父亲王华的信札。新近,我馆又征集到王阳明家书信札四篇。其中三篇是寄给其弟辈的手迹,一篇是给友人的答谢书。这五件书信手札,均为竹纸草书,除“此间家事尚未停当”札未署年月日外,其余四篇仅署月日。各篇保存完好,无字迹缺漏。上述信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也是研究王阳明家庭、生活、政治、思想及明代书法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7.
3个月前,当病毒肆虐时,一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家书广为流传,其中的慷慨、深情、热忱,正是当代青年最好的写照。家书中写道:“疫事一起,情形颇烈,武汉三镇,尽为病土。儿自领命,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施针药,救死伤,施我所学,冀有所得,不敢半点儿戏,不敢一丝懈怠,惟望不负二老所嘱,医院所托,国家所命。”  相似文献   

18.
在安徽博物院的展厅里,陈列着四封字迹工整却不再清晰的红色家书,一字一句地向我们传递着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壮志豪情.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刚强的意志、暖暖的温情.他们是国家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子女,更是家庭的顶梁柱.这些家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家书穿越岁月,感悟那时荡气回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由于古代的交通不发达,通信当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平常年代,得到一封家书尚且不易,倘若在战乱之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当然就值万金了。自古以来,中国邮驿都是官办的,是由官员管理,主要也是为官员服务的。因此,平民百姓的通信就只得靠自己了。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位于"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里,品读到这封难忘的状元家书、聆听到那些来之不易的家书故事的,它就是被称作"镇馆之宝"的、非常珍罕的文物《金德瑛状元手书家书》。金德瑛(1701—1762),清代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乾隆元年(173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官至一品左都御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