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政治地理学中的领域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对领域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在梳理西方对领域概念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归纳了理解领域概念的三个主要视角,并基于西方相关理论讨论,提出了领域概念的四个基本属性,即多尺度性、多维性、关系性和生成性。继而,通过对西方领域理论的研究,提出未来中国政治地理学的领域研究应该加强的几个方向。本文对于深化政治地理学领域概念的理解,避免传统认识中的偏见和局限,以及更好地制定领域策略、展开领域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4.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political geography in the USSR is surveyed, beginning with its early root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Soviet period and ties to foreign area studie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the 1950s. Activities of the 1980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university-level course offerings, research at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ublications. Concluding sections survey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electoral geograph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ocean, reassessment of geopolitics) and outline general theoretical issues and major qu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 extensive bibliography follows (translated by Jay K. Mitchell, PlanEcon, Inc., Washington, DC 20005).  相似文献   

5.
6.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Political Geography , by N orman J. G. P ounds ,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and Toronto, 1963
Politics and Geographic Relationships: Readings on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Geography , by W. A. D ouglas J ackson ,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64
Geography and Politics in a World Divided , by S aul B. C ohen ,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63  相似文献   

7.
王恩涌 《人文地理》1996,11(Z1):36-43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从拉采尔为该门学科奠定了其科学基础之后,发展是比较迅速。但是,在德国于第一次大战后的二十年代,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出现了一批地缘政治学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我国宋代政治地理的三大背景特征:长城体系被打破,经济、文化、政治重心的南移,河西走廊为西夏占据,及其对西夏立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Political geography's essence and place in the system of Soviet geographical sciences are assessed and key elements of political geographical analysis defined. The latter include the space-time paradigm,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ity, the study of center-periphery relationships, analysis of regional planning policy and theory, consider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church and armed forc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olitical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Examples of Soviet work and thinking in many of these areas are provided (translated by H. L. Haslett, Leamington Spa, UK).  相似文献   

10.
11.
试论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及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并对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分析及外交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诗图 《人文地理》2002,17(1):69-72
本文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中国的政治地理环境特点,认为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处于亚太地区的枢纽位置,海陆邻国众多,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潜在性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政治地理环境比较严峻。鉴于这种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和中国目前的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因势利导、放眼未来的外交方略与对策,即理智而妥善地处理好中美关系,积极争取欧洲、转化美国,立足亚太"舞台",发挥大国作用。认为当今中国迫切需要的是继续争取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地走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王纯  林坚 《人文地理》2005,20(1):113-116,74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引入政治地理学中的政治地理结构概念,以哈尔滨城市为例,对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特定时期,政治因素可能成为决定边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主导因素;但是,一旦政治地理结构趋于稳定,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将显著上升,边疆城市空间发展选择应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我国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一次的分裂,通过《三国演义》的文学形式的生动叙述,我国民众对此已家喻户晓。其彼此间的征战与兴衰在祖国这块大地上形成轰轰烈烈的壮举。虽然这些都是英雄人物的政治与军事活动,但是却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起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只有把这些政治与军事活动摆在地理的背景上,才能较全面地看清与理解地理环境这个"无所不在的伟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近现代的成功和学科建制化而得到制度保障。这一历程在显示实证主义对地理学神圣指导作用的同时,暗含了其对地理学分工的不适。在"认识论翻转"层面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传统进行了"否思":①重新评估了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使人文世界定位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内;②发展了针对人文世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并非对实证主义的反判;③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足点伦理和价值是内在的而非实证主义外在的;④人文主义地理学讨论的知识论要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论"的联通以获得具有人性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7.
18.
政治地理学以其宏观的思维模式、鲜明的理论格调和对现实国际问题的敏感关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政治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不温不火。政治地理学的这种发展状态明显与我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复杂的政治地理位置不相符。本文以最近召开的两次"地缘环境"研究研讨会为背景,简要回顾我国政治地理学发展历程和早期地缘环境研究的概况,从探讨地缘环境涉及的基础性的概念出发,初步给出了地缘环境的定义、构成、分类、空间尺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异端空间的生产——福柯对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研究对西方地理学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国内地理学界对福柯的引进和讨论不多。本文基于福柯对权力关系和不正常的人的研究,以异端空间的生产为切入点,归纳了异端空间与权力交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其中,权力主要通过特殊化、风险化和知识化取得干预的合法性,而又通过监视、照料或隔离等手段确保对异端的治理。应用谱系学方法,本文总结了四个异端空间生产的原型,并通过将这四个原型应用于一系列中国日常政治地理现象的解释,展示了异端空间生产对理解权力关系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知识-权力与空间生产过程的相辅相成。最后,讨论了异端空间生产的分析对于扩展中国政治地理学理论视角和研究话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