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笼”浓缩羌族人的生活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理县桃坪地区的传统羌族建筑中,位于第二层的房间称为“火笼”,它在羌语南部方言里面称为“米哦”(本文所提到的羌语方言均属于理县境内羌语南部方言),原意是“火塘”,人们已习惯称火塘所在的房间为“火笼”。“火笼”是羌族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据95岁的杨步华老人介绍,以前全家人的饮食起居都在“火笼”里,把兽皮和草垫铺在火塘周围的地板上,一家人都住在这里。虽然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在传统建筑中保存下来的火笼和火塘,仍然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黄兆宏 《丝绸之路》2006,(12):16-18
在我国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客家人传统民居——土楼,它不仅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吸引着许多专家、学前来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3.
谢卓潇 《神州》2014,(9):29-30
真实性是吸引游客民俗旅游的唯一动因么?民俗旅游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活动?游客为什么选择这种活动?本文通过引入“游客凝视”和“发明传统”两个概念,阐释民俗旅游活动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描绘和解构民俗旅游的表征及背后的文化意义。笔者认为,我认为在“凝视”的角度上,“发明传统”对于活动主体有多重意义:它是游客与旅游地“合作”表演,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一些民族文化(形象、符号)得以传播。它也是一种当地人的集体行动,能标示和强化自我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姚胜祥  曹经建图 《文史天地》2010,(12):F0004-F0004
肇兴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境内,旧称“肇洞”,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是名列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大侗寨。寨内五座鼓楼、五座戏台和五座风雨桥堪称民族建筑瑰宝。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其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的身心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岭南文化在吸收中原主流文化的同时,有所变通与创新,表现在岭南传统建筑上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本文以广东地区为例,阐述岭南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6.
郝薇 《风景名胜》2021,(6):0051-0051,0054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被确立为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 , 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实施。该战略的根本指向就是让乡村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这也是中央对其发展所设定的远大目标。乡村是我国乡土文明、自然遗产、文化历史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乡村不仅是中国农耕文化最直接的活态存在,也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伦理道德体系,更是一部代代相传、久远悠长的纪录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面临变革的当下,面对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体系、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等深层次变化,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农耕荒废、村落生存环境质量低下、文化丢失等严峻问题。乡村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成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家出台了乡村治理方略,其中央一号文件里写到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乡村建设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建筑是人居环境构成的主题要素,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一大载体。怎样发挥好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建筑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距理县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有500多年的历史。甘堡藏寨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整座寨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背负绵绵青山,面临千古沱水,景色秀美。如  相似文献   

8.
经过2008年汶川地震后,萝卜寨的古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地震的影响,许多古寨建筑倒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得不在古寨对面的山上建设新寨居住,由此,古寨慢慢变成了一个空寨,而寨中那些完好的房屋也改成了一些客寨和旅游的观光茶馆.如今,随着寨子的重建和修复,又逐渐热闹了起来,现如今家家户户都种植车厘子,每年的5、6月份,随着车厘子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都愿意到这里来采摘、游玩,萝卜寨也渐渐恢复了生机.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在导致社区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也使社区结构出现了某些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威胁民族社区旅游的持续发展。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困境和寻求解决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基于对资源系统特殊性的深层次考察,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内生困境及深层次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治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磊  赵辰 《东南文化》2005,(3):57-60
当前保护古都风貌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这主要是指保护和利用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遗产。而我们在传统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对建筑物本身的保护,采取的方法也只局限在测绘、图纸分析、按图纸施工等层面,却忽视了其最初建造过程中传统工艺的保护。针对传统建造工艺与建筑地方性的关系的问题,对南京郊区的被称为“石匠村”的窦村所特有的石工传统与南京传统建筑地方性的关系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数据     
《中国国家旅游》2012,(10):22-22
马尔代夫期待今年吸引游客100万 在以“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为主题的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上,马尔代夫推出了“99%海洋,1%沙滩,100%的马尔代夫”的口号。并通过设计精妙的马尔代夫馆展现代表该国形象的民族舞蹈以及当地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值得庆幸的是.在5·12汉川大地震中.理县桃坪羌寨内那些历经了几百年风雨和1933年叠溪大地震考验的“老房子”.依然屹立在人们的视野里,特别是那些高耸的碉楼.仅仅因过度振荡损坏了顶部的“照楼”.不同程度地出现墙体裂缝,但主体结构依然完整.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但乡土建筑在今天已经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作为一种遗产类型,它们直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才大批量列入普查对象。浙江、山西登记的“民居建筑”超过1万处,湖南登记“民族建筑或建筑群”600余处,贵州登记“民族村寨”226处,云南登记“民族村寨”32处千余户。这些乡土遗产的时代跨度,集中于明清到民国时期,民族村寨则可以晚到1960年代末。由于纳入文物范畴较晚,其保护与利用皆无章可循。以往单一的以旅游开发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水平的做法,因为对资源消耗过大、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广受诟病——经济的提升以乡土遗产的美学价值不断消失为代价。一些村寨则出现了“空心化”。  相似文献   

14.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在中国古建筑的三大部分——台基的须弥束腰、梁柱结构的雕刻彩画和屋面脊饰吻兽中,其文化表现形式异彩纷呈。柱是传统建筑构架中垂直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建筑构架中屋顶部分的重量通过立柱传递到地面,在传统建筑中曾有“房倒屋不塌”之美誉,  相似文献   

15.
崔俊 《神州》2012,(29):23-23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设计多体现为一种平面布局设计。这种体系建立在方位观念之上,所以说传统建筑空间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五方”是中国最基本的方位观念,这种方位空间融合了传统的宇宙观、伦理观,并将建筑作为协调天、地、人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中国,“领导力”依附于体制,他们的人生价值和角色是由体制内的价值和角色定义的,“领导力”只能在体制单轨道上实现,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讲话,是在体制之外开辟了一条“领导力”和“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新轨。一帮传统“土大夫”自觉离开体制,在市场中实现价值,成就“新土大夫”  相似文献   

17.
新宾上夹河镇腰站村清皇室后裔调查纪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课题,对新宾满族自治县中的腰站村这一清皇室后裔聚居村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民族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对该村的满族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通过民蕨学的调查方法,对该村满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意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当地村干部达成共识,使这次调查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嘎”土这一材料在西藏传统建筑中运用较为广泛,象楼顶防水、墙顶防水、屋内地面等建筑工程技术处理中,水泥材料还不曾问世的时候,“阿嘎”土是最佳选择,人们把“阿嘎”土视为上乘材料加以运用,尤其是寺院建筑、宫廷建筑、政府办公大楼、达官贵人的府邸,富豪人家的私宅等,这些建筑中“阿嘎”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和新挑战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同样如此。传统营造技艺能否保护与传承下去,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政策的倾斜,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等三方面的支撑。同时还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生产型传承”、创造保障条件、传统建筑营造与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关系问题。传统营造技艺从概念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在保护方法上包括抢救性保护、建造性(生产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技艺”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应该是文化。只有在全人类文明视域下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价值,才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作用,并使传统技艺中的精髓获得延续。  相似文献   

20.
在白雪皑皑的山脚下在庄川东岸一公里长的河滨谷地上,日本岐阜县自川乡的百余座合掌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是一本本被打开却又倒扣着的硬皮书。1935年,赴日调查传统住宅样式的德国学者布鲁诺一啕德见到这一幕,不禁赞誉它是“极端合理”、“相当罕见的传统庶民建筑”,是“现实世界中的童话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