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纵横》2007,(11)
《致梅兰芳君》:一篇"油腔滑调"的文章父亲马彦祥自幼酷爱京剧,梅兰芳18岁(1912年)和20岁(1914年)时两次到上海演出,父亲都随爷爷奶奶观看了他的  相似文献   

2.
梅馨远流樱花国──1924年日本《演剧新潮》邀请著名戏剧家为梅兰芳举行座谈会(速记稿)金凤吉译[梅绍武按语]:1990年我随中国戏剧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东京桐朋学园大学时,该校图书馆伊藤绰彦先生赠送给我一批他多年费心收集的有关先父梅兰芳三次访日时报...  相似文献   

3.
王立诚 《百年潮》2003,(9):73-74
我的父亲王统照,作为一位五四时代的老作家,他从1935年7月起,在上海《文学》月刊上连续发表一部长篇小说《春花》。这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实》的上半部,但是后来没有再写下半部。这半部长篇《春花》,后改名《春华》,由良友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笑     
林杉(1914-1992)原名李文德,中国电影剧作家。他创作(或与人合作)的剧本共拍成11部电影,其中包括《上甘岭》和《党的女儿》。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大众电影》杂志主编。那是一个冰冷的冬天。我接到电话,是北京那边打来的,说父亲那天早上去世了。我举着话筒放声大哭,电话里还说了什么,都听不清了……  相似文献   

5.
我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前辈梅绍武先生。梅绍武,别名梅葆珍,是梅兰芳的次子。据绍武说,“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当时北京城里有两位长寿者,一名叫葆琛,另一名叫葆珍。父亲就移花接木变成哥哥和我的名字,借借老寿星的福气。”抗战时,梅兰芳蓄须明志,居住香港,他忧心日本人阻拦他们离港,遂将排行老五的葆珍的名字改为绍武。  相似文献   

6.
刘心印 《环球人物》2013,(24):84-85
他对香港的描述,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解读香港的作品人物简介陈冠中,香港作家、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上海,4岁时移居香港,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1976年创办《号外》杂志,监制及策划过多部电影,著有《我这一代香港人》、《香港三部曲》、《城市九章》等。现居北京。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部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史专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 ,是傅斯年先生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讲中国古代史的专著。据他自己说 ,到民国二十年 (1931年 )夏 ,“写成的将三分之二矣”。他在《夷夏东西说》的前言里说 :“这一篇文是我在‘九·一八’以前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中的三章。这一书已成之稿 ,大致写在‘九·一八’前两年至半年间。这三章是 (民国 )二十年 (1931年 )春天写的 ,因时局影响 ,研究所迁徙两次 ,我的工作全不能照预定呈规 ,所以这一书始终不曾整理完。”在《周东封与殷遗民》的“前言”里 ,他又称此书的书名为《古代中…  相似文献   

8.
父亲司马文森很早就参加革命.在我的记忆里和听到过的关于他的故事里,他和许多当时很有名气的文化人来往密切。后来我知道,父亲在日本投降以后,任中共香港工委文委委员、香港文协常务理事和第一届全国政协《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时,他到北京参加新政协会议,看到新中国、新气象,感慨良多,曾经随手记下了很多观感,在这其中就有作为一名会议代表。参加新政协会议后的见闻。现将这些记录作为一段历史,展示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杨乡 《世纪》2020,(2):80-84
我父亲杨村彬(1911年7月—1989年11月)一辈子献身艺术,喜爱歌德的名句:"浮生若梦,艺术千秋!"他弘扬民族文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断探索中国话剧民族化,创作、编导了许多观众欢迎的好戏,教育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1964年初,父亲刚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了3部参加华东话剧汇演的话剧《叶尔绍夫兄弟》《年青的一代》《一家人》,还为上海戏曲学校京剧毕业班导演了周总理指定的出国剧目《杨门女将》。  相似文献   

10.
武玉笑同志的音乐剧《艾克拜尔和莎丽娅》(载《丝绸之路》1995年1-2期)获得了2001年中国戏剧学金奖,这是他50年间创作的10部大戏中的第5部获奖作品,可谓披金挂银,颇得殊荣。我们是同楼邻居,相识于60年代,又在甘肃省联、省作协共事20多年,他是作家,我是编辑,缘笃厚,所以前往祝贺。说是祝贺,其实就是清茶一杯,对坐闲话。难得午间秋阳灿烂,洒满一窗好心情。  相似文献   

11.
姚鸿 《百年潮》2015,(3):46-47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陈华大姐打电话给我,劈头就问:"《小小叶儿哗啦啦》这首儿歌,是你爸爸写的吗?""是啊!"我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因为这首歌我太熟悉了。1992年,长征出版社准备为我父亲编一本文集,因为我是学党史专业的,父亲特别让我参与选编,帮忙收集一些资料,感受一下他的当年。选编《小小叶儿哗啦啦》过程中,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怎样处理他写的一些诗歌,  相似文献   

12.
梅红香岛蓄须明志———我父梅兰芳1922和1938-1942在香港〔上〕□梅绍武值此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大节日之际,不禁使我想起父亲生前曾四次赴港(1922、1928、1938-1942年)演出的盛况以及他在抗战时期拒不向敌伪妥协而移居香港、息影艺坛、度...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到1981年6月底,他又兼任中央军委主席,但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当过国家主席,对于这一问题,他在当年9月会见香港《明报》的创始人查良镛(金庸)时作了一番有趣的回答。邓小平对金庸说:"你们《明报》要我当国家主席。当国家主席,资格嘛,不是没有。不过我还想多活几年,多为国家人民办点事,一当国家主席恐怕  相似文献   

14.
邓善熙 《纵横》2009,(7):34-36
1922年10月15日(农历壬戌年八月廿五日)至11月22日,梅兰芳先生应香港太平戏院邀请,首次率领独自组建的承华社剧团140余人赴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演出。梅兰芳在香港的演出轰动一时,前往太平戏院的观众无数,这件事也成为当时香港各大报章报道的热点。当时香港的著名华文报纸,如《华字报》、《大光报》、《循环日报》等都用了较大篇幅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他的父亲是中共最早一批外籍党员,他的人生因为父亲的选择而改变,他曾恨自己有一半美国血统,也曾恨自己不够“美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有这样一段记录“现在有两种美国人,马海德、李敦白、史沫特莱都是好的美国人,这样的人我们都欢迎……”(引自1946年12月9日,毛泽东同3位西方记者的谈话。)如今,文中提到的这几位美国人,除了李敦白先生,其余两位都已辞世。为了寻访他们当年在中国的生活轨  相似文献   

16.
面孔     
香港艺人董骠病逝香港著名马评人及电影演员董骠,2月23日深夜11时因肺衰竭,在香港病逝,享年73岁。董骠长相宽厚慈祥,很容易就给人一种自家长辈亲切感。因为与黄元申、米雪、梁小龙合作拍摄的《霍元甲》而为中国观众广泛认识。在剧中,董骠扮演了霍元甲的父亲。一路行来,董骠所演角色大多是些别人大声说话他就不敢声张的人物,1985年开始和成龙长期合作,出演多部大戏,这也让更多观众认识到他。重要作品包括《霍元甲》、《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红番区》。  相似文献   

17.
孙佳希 《神州》2012,(33):4-5
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是公认的世界悲剧史上公认的两部具有传承意义的巨作。本文以这两部话剧作品为例,以其中"复仇"这个共同主题为切入点,尝试分析"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这两个"复仇者"不同命运的成因,探讨两部戏剧作品结局的差异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父亲沙飞一生中最珍贵的物品有两件,一是他为鲁迅先生所拍像片的底片;一是白求恩大夫临终时赠送给他的一部柯达照相机。父亲去世后,我们将这部相机捐赠给了中国摄影家协会。 白求恩大夫喜欢摄影,他是带着这部柯达相机和胶卷于1938年6月由延安到晋察冀边区的。开始,白求恩无法冲卷印片。当他结识了我的父亲沙飞——人民军队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州社会由动荡步入平稳发展的时期,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且日益多元化.在革命风潮和社会改良文化运动话语下,戏剧等娱乐活动被赋予了政治宣传和社会教育的重任.然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消费也不断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于是,消费主义与革命理想的冲突与碰撞便在所难免.1928年梅兰芳来粤演出这一事件便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锋的导火线.关于这一段历史,学术界很少有人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广州民国日报》及其副刊所记载有关“梅兰芳来粤”的广告宣传、报道和评论,指出梅兰芳以其艺人的身份在广州演出这一段历史事实,承载着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变迁的一个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20.
李锐 《炎黄春秋》2011,(11):58-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虽然我晚六年才出生,但是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留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说给我不少影响.这个话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一、父亲与凌容众1922年我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继承了他的书桌,抽屉和小柜中有许多书籍,还有几张照片.我印象深的除《饮冰室文集》、《玉溪生(李商隐)诗集》(三种颜色字体线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