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是一部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及视觉传达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10个中国符号的详细解说本,是作者吴卫教授从12年的研究中精选出来的10幅"作品"。其内容丰富、翔实,是打开中国传统符号宝库的钥匙,是汇聚传统艺术符号的图典,是提取民族特征设计元素的典范,将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魏泽培 《神州》2012,(35):200-201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众多的传统民族艺术,并且它们还形成了不同的面貌与独特的艺术风格。民族艺术代表的不仅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现代包装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文化信息载体之一,而如何在包装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传统民族艺术已经成为现代设计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以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而切入点,深入探讨现代包装艺术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的必要性以及基本功能,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以期能够将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民族艺术进行完美融合,进而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还有效拓展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3.
曾莹莹 《神州》2011,(9X):44-45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其创作是以某种商业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特定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加速,但就总体而言,教育者缺乏结构性、战略性的眼光和思维,沉迷于形而上的审美主义观念。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目标与职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理念,回归本质,走上多元化、实用化和持续化的战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黄侃 《神州》2013,(6):227-227
吉祥图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历史传统中不断得到发展,它与人们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俗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吉祥纹样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传统图案的人文精神和深刻内涵。提出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吉祥装饰图案如何融入到环境艺术、视觉传达、服装设计等现代设计中,积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长于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本文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来探讨"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5)
正唐卡艺术以视觉图像载体唤起宗教文化对我们感官的冲击和洗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吸收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及印度、尼泊尔、犍陀罗、波斯和于阗等佛教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融合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和魅力,用自己沧桑的历程见证了中国西部各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一、唐卡艺术的内容题材唐卡艺术广泛涉及宗教、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成为研究西藏宗教、历史、民俗、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境内居住着苗、侗、布依、水、记优、彝、瑶、土家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居住较集中而成为贵州主体少数民族的,主要有苗、侗、布依,水、他佬等民族。贵州少数民族多数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记载工具的缺乏往往会通过本民族文化中其他形式的发育来进行补偿。由于服饰艺术带有极强的目的计和定用功利,与各民族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其必定会在自己艺术形式的某种范式中传达本民族的某种“语言”来强化这种范式,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播的媒介和工具。这样,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便由于这种载荷而…  相似文献   

8.
《那山那人那狗》以自然清新的风格、唯美的视觉语言与艺术追求彰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艺术电影承载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典型的诠释,对中国电影在全球语境中走民族文化之路有着深刻的启示与标杆作用。它传承了中国美学追求唯美、追求含蓄的风格,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以及价值道德评判中体现了中国人隐忍、朴实、执着、善良的文化基因。本文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挖掘出影片中的艺术美和诗性特色,感悟其中的唯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周海清 《丝绸之路》2009,(10):93-94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具有迅捷、及时、廉价、交互性好、传播面广的特点,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基于互联网络传播的视觉传达设计,又会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滩头年画的发展概况简述,通过运用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这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仔细对湖南邵阳隆回滩头年画的进行历史脉络、艺术特征的梳理,试图运用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以新媒体语言进行创意文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刘严杰  李春郁 《神州》2013,(34):237-238
当今社会,中民族文化与传统设计对现代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设计与现代设计,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传承关系。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2.
田红超 《黑龙江史志》2013,(21):364-364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世界动漫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的动漫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动画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观念推动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进步,坚持民族绘画传统风格,则是中国动画片的显著艺术特色。中国多样性的传统艺术里面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舞蹈、戏曲、建筑、美食等诸多方面,这为我国各种类型的动画片,提供了借鉴材料。对于中国动画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与继承,也做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廖红梅 《沧桑》2010,(3):251-25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审美追求由来已久,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和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闪烁着中国人精神和智慧的艺术品种。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传入后,中国出现了现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保存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成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风貌和精神,它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理论的一个永久性课题。本文试图从"情"这一角度对当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作出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情"这一美学理论方面作一些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传统纹样传达的文化气息是窥探古代装饰艺术的窗口,是古代能工巧匠发现美、创造美所留下的文化遗产,本文以中国传统经典纹样为素材,从艺术表现形式入手,探讨纹饰风格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壁画艺术是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对其绘画题材、构图方法、色彩配置以及其他民族艺术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6.
《神州民俗》2009,(10):63-63
李鸿明,广州美术学院学士,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广东工业大学兼职讲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包协设计委员会会员、《时代艺术》丛书编委。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美学、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与研究。作品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全国设计作品展、全国新人新作展。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承载了传统艺术对于审美的新追求,民族文化内涵与数字媒介的结合,传统文化地域分布的区域传播,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符号语言的深入研究,都深受其影响呈现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审美对于现代艺术特征的新界定。  相似文献   

18.
徐漪 《神州》2011,(4):15-15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徐漪 《神州》2011,(5):15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记已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和艺术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的特征,就为其艺术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生态保护则成为保护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晓莉 《神州》2014,(12):213-213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错综复杂性,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和形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越来越盛行,本文对中国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阐述其在当下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