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妍 《旅游纵览》2013,(3):322+326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造型优雅,除了具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之外,其建筑形象还蕴涵着独特审美意义。避暑山庄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园林建筑的优秀传统,不仅汇集了中国古典园林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并且充分发挥了园林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特点,将建筑与园林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形成了避暑山庄"依松为斋,则窍岩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建立"避暑山庄学"是戴逸先生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学术倡议。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行宫、围场具有建筑、艺术、宗教、文物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建立"避暑山庄学"有利于对避暑山庄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多年来在保护、研究、人才上的积累为"避暑山庄学"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专家学者的多方研讨也形成共识",避暑山庄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3.
常钰玮 《沧桑》2014,(6):91-92
烟雨楼是避暑山庄湖区的一处重要景观,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整组建筑由门殿、烟雨楼、青杨书屋、对山斋、假山等组成,形成一个比较规整的园林型庭园。烟雨楼的建筑园林意境突出,成为避暑山庄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4.
避暑山庄这座风景秀丽、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曾经是清朝前期第二个政治中心,而今却成为我国北方难得的游览避暑胜地。新中国成立后,对这组园林进行了重点保护和建设,使其重现了往日的辉煌,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了让承德走向世界,我们有责任把避暑山庄这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建设好和利用好。一、保护好山庄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解放前夕的避暑山庄内除仅存的千余棵古松及其它古树外,已是荆棘丛生、蒿草遍坡的荒山秃岭,原有建筑仅存的十分之一,也因缺少维护而残破不堪。此外,随着城市人口逐年增加,风景区内兴…  相似文献   

5.
清代皇家建造北方的园林时在许多景观的意境和手法借鉴了江南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通过仿建园林集聚了各种美景,但避暑山庄对此类景观的仿建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而是采用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其规划和设计采用了全新的手法和理念。文章从这一点入手,对避暑山庄中的仿建文化的创新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水心山骨,其园林构置以理水见长,水体经合理的疏导和艺术性的处理,形成湖泊、溪流、瀑布,洲、岛、亭、榭、殿、堂、楼、阁借水系而巧妙布局,纵横交错的河湖水系成为这一集锦式园林整体布局的灵魂,避暑山庄也成为清代北方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付新 《沧桑》2013,(1):144-146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将旅游与其传统的文化紧密联系,使其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兴旅游城市的崛起,避暑山庄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文主要阐述了山庄文化产业发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到避暑出庄文化田淑华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外八庙乃举世闻名的寺庙建筑群。被称为“紫塞明珠”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宝藏。199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说明避暑山庄、外八庙与世界著名文化古迹齐名,标志着...  相似文献   

9.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命名的美学原则初探张亚杰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园林,1994年12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1703年始建,1790年竣工,占地546万平方米,分为宫殿区和...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清代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而闻名于世,大型古建筑多,古建维修任务量也特别大。近年来,承德市加大了古建筑维修工作的力度,先后完成了普乐寺旭光阁修缮及普宁寺大佛维修两项大工程,前者被评为河北省十项“九·五”文物维修优秀工程,后者也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普乐寺为避暑山庄周围大型寺庙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体建筑旭光阁在历经230多年的风雨剥蚀后,屋顶渗漏严重,大木糟朽断裂,琉璃瓦件缺损,油饰剥落,损坏较为严重。为此,承德市文物园林…  相似文献   

12.
感受清凉圣地 承德避暑山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张炜 《旅游纵览》2013,(4):52-55
<正>先有避暑山庄,而后有承德城。穿越繁华都市一路往东,一座高大庄严的红色照壁隔断了视野,将承德的现代生活与百年历史一分为二,这里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承德这座城市,在这个"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地方,随着避暑山庄的建立而发展,也因避暑山庄的精美绝伦而享誉中外。人们要问,  相似文献   

13.
御道口牧场     
<正> 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位于承德市的木兰围场地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一个分区,与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遥相辉映,成为京承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御道口牧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位于承德市木兰围场坝上地区,海拔1230-1820米,处在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西部与内蒙古多伦县接壤,南部与围场县御道口乡毗邻,北部、东部与塞罕坝机械林场相连(塞罕坝森林公园)。2001年经旅游专家规划,风景区划为5个景区,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风景区内建立了一个30万亩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区以不同的特点和四季变幻的色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避暑山庄博物馆也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回顾总结博物馆的这段历史,我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围绕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利用、园林古建、民族宗教、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学科、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在陈展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兴馆道路290多年前,在清朝康熙皇帝亲自踏勘与指点下,一座雄奇秀美的皇家园林诞生在塞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热河上营,她就是举世闻名的避暑山…  相似文献   

15.
王悦慧 《沧桑》2012,(6):19-21
作为清代建筑与园林典范的避暑山庄蕴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在这里相磨相荡,既相互融合,又各显神异。以"敬天法祖"为思想内核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在其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金山上帝阁和永佑寺御容楼则是其物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分析,来揭示清帝治国理政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水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风水学说发端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基于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的风水理论,是"道"、"气"、"阴阳"、"八卦"、"五行"、"中庸"、"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在相地建宅过程中的物化。清朝虽是满族,但入关以后迅速汉化,以中华文化思想为指导进行国家治理,避暑山庄的修建,正是康熙皇帝以风水思想为指导的一处园林佳作。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中国文物学会和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了“’98文物旅游研讨会”。会上,文物界前辈王定国、罗哲文、谢辰生、孙如等专家认为,“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文物旅游无疑是主角。”文物资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承德———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特别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集七顶桂冠于一身,为中外游客所向往。为准确掌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客源市场特征,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1999年7月12日至7月20日,承德市文物园林管理局对避暑山庄游…  相似文献   

18.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官、承德离官,位于承德市区的北部,是清帝康熙、乾隆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安塞固疆,而修建的大型宫苑;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修建,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竣工,历时八十七年。山庄总面积为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宫墙周长二十华里,设官门十  相似文献   

19.
刘青婵 《风景名胜》2021,(7):0272-0272,0275
皇家园林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我国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皇家园林艺术中,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历史园林之一就是承德的避暑山庄。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建造风格上,我们既能够了解到我国北方园林宽广、豪迈的特征,又能够看到其皇家金碧辉煌、大气的风格。从地域的角度为出发点,加强对承德历史园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得承德历史园林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20.
雨晴 《世界》2005,(4):68-70
围场是闻名遐迩的清代皇家猎苑,与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遥遥相对,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围场县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而且雨热同期,对农林牧业非常有利。佳禾种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围场县围场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