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家浜文化早期,太湖沿岸的先民们主要通过渔猎野生动物来获取所需的肉食资源,不同聚落野生动物群构成的差异可能与聚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关。他们已经驯化并饲养狗和猪,家猪饲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提高;水牛尚未被人类驯化,仍属野生种属;除了获取肉食外,先民还会进一步利用动物骨骼和鹿角等来制作所需的物品,有可能会利用某些特殊动物的皮毛资源。  相似文献   

2.
古代陶器上常常保留着当时陶工的指纹痕迹,而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指纹形态与年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故本文通过引入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指纹痕迹进行采集、观察、测量,试图在此基础上识别与探讨当时陶器生产者的年龄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未成年"陶工。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时期陶器生产者的年龄构成可能较为多样,而且当时的"未成年人"很可能已经参与到陶器生产过程中,并且根据目前的指纹标本推测,他们或许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步利云 《文物世界》2015,(2):31-32,48
位于山东省东部的胶东半岛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东莱,东莱文化是由居于本地的夷人部族创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由于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且与内陆相对隔阻的地理环境,东莱文化体现出独有的原始文化特色和鲜明的海洋特征。  相似文献   

4.
张凯  杨效忠  张文静 《人文地理》2013,28(6):126-132
引用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环太湖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提出跨界旅游区旅游经济联系的机制。结果显示:从网络结构看,环太湖地区整体网络较两省分网络复杂,表明跨界维度越高层级越多,网络结构越复杂,合作难度越大,网络密度层面亦可验证;就点度中心势而言,整体网络较分网络大,表明跨界维度越高层级越多,节点集聚要素与对外辐射能力越强;环太湖地区整体网络边界屏蔽效应显著,分网络中介性较高,合作意愿较强。进一步分析影响边界效应的因素,得到其旅游经济联系机制,展望跨界旅游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渤海境内的瓷器,均发现于城市遗址,时代集中于9世纪初前后-10世纪初,窑口以越窑、邢窑、长沙窑为主,器形有碗、注壶、罐等.出土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窑口组合特征鲜明,与同时段新罗、日本出土唐代瓷器相同,代表着东北亚地区贸易陶瓷初兴阶段的基本样貌.唐代南北窑场的产品,似应主要通过朝贡道,以登州为起点,越过渤海海峡输至渤海国境内.由于渤海国与日本存在密切的商业往来,亦不排除唐代瓷器横跨日本海由日本输入渤海国的可能.9-10世纪初环黄、渤海以及环日本海的东北亚区域的陶瓷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考古出土的瓷器,是将有着"海东盛国"之誉的渤海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直接物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喇家遗址房址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及相关遗存分析探讨其食物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喇家人以粟黍为其主食,并辅以一定比例的肉类,体现出旱作农业区的食物特征。  相似文献   

7.
殷墟时期漆器主要仿青铜器,种类较多,制作精美,纹饰繁缛,色彩艳丽,与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宴乐战争等有密切关系。殷墟漆器制作与青铜铸造、制骨、制玉等一样,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专业手工业门类。以辛店遗址为代表的殷墟漆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大量的漆器参与到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器物组合中去,漆器与青铜器等配置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礼器组合,也使漆器具备了礼器的地位和功用。  相似文献   

8.
大遗址保护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文物保护领域中的难题。江苏大遗址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目前保存的大遗址均不同程度地遭受着各种因素的威胁,尤其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由此形成了江苏大遗址保护的地域(东南地区)特色。近年来,江苏通过古城墙、明祖陵、扬州城遗址、青墩遗址等成功的保护实践,及休闲绿地型、城区系列博物馆型等大遗址保护的尝试,探索出法律保护、规划保护、准则保护、过程保护及利用保护等管理和技术并用的可行性方法。该方法也将对东部沿海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二里头遗址是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遗址,以其为典型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史无前例的都邑的庞大化与大范围的文化辐射构成其最重要的特征①。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青  相似文献   

10.
杜博文  徐卫民 《文博》2023,(4):32-38
随着21世纪初早期秦文化考古工作的大范围展开,学界对早期秦文化的面貌逐渐有了新的认识。2005至2006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西汉水上游确认、发现了三座早期秦文化的城址遗存,它们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早期秦人城邑形态布局结构的认识。本文拟通过对这三座城址平面形态、地形选择、布局结构等方面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早期秦人的城邑形态演变过程以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土遗址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它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对其保护利用应尽量遵循原真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其中原真性原则对应遗产保护,可读性原则对应遗产利用。西安地区土遗址保护利用模式可大致分为室内模式和露天模式。室内模式对保护遗址本身的原真性较为得力,但在原真环境保存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适用于经过考古发掘清理,需要展示多种遗迹现象的土遗址;露天模式在保护环境原真以及提高可读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应与室内模式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适用于原有形制不复杂,较为规整、对称的土遗址。  相似文献   

12.
张崇 《人文地理》1991,6(2):71-73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老灿烂的三秦文化,这里的文物古迹比比皆是。从人类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方面来看,陕西方言源渊流长、保留很多古语成分是其一大特点?因而陕西方言可以为考证古文化环境、文化发展、演变以及扩散等提供确切而丰富的资料。本文列举用方言考证古迹数例,作为这方面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余翀 《南方文物》2022,(2):155-161
鱼类骨骼考古是动物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国内关于鱼类骨骼的鉴定与研究工作并不充分,限制了我们对古代捕鱼行为的认识。本文基于现生标本和古椰遗址的出土材料,对中国花鲈和尖吻鲈这两种常见鱼类的主要头部骨骼的形态差异进行了归纳。依照这些特征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区分中国花鲈和尖吻鲈,这是我们探讨古代复杂狩猎采集鱼捞社会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帝陵东侧北部10座外藏坑经过考古发掘,于2006年3月建成了保护展示厅并且对外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化地下遗址博物馆①.  相似文献   

15.
利手行为是人类进化历史上独特的运动行为,旧石器时代的许多器物都留下了古人类利手行为的证据。本文依据神经生物学和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对广西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的石制品进行了古人类群体的利手分析,现有的材料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高岭坡遗址的古人类群体尚不存在明显的利手偏好。  相似文献   

16.
史前文化遗存与早期人类活动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占据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绝大部分。在掌握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史前文化遗存信息进行科学、全面地提取,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史前文明有更深入的了解。文章立足行业视角,以沧源崖画及周边遗址调查研究为例,通过对调查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技术进行归纳总结,获取相关经验,为广大文物工作者开展实际工作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地区的古遗址,无论是面临的破坏因素,还是保护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均具有其独特性。近年来,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散落在农村的众多遗址却正在快速地倒塌、消失,农村地区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亟待加强。新时期农村地区遗址的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农村的现状和需求,针对不同遗址的文化和区位优势,创新保护利用方式方法,走出一条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史前遗址多达二千三百余处,普遍分布在各大小溪河流域中,并且多顺着河流延伸入高山地区。遗址的面积大多有数公顷,甚具规模,显然多是族群的聚落。关于台湾先民深入高山的原因,学者们常有不同的看法。或说是因族群成长,人口产生压力;或说某些族群因逃避某种疾病(如疟疾)。先民们之所以选择较高的山地,原因有四:一、迁入移民优先找寻适合于他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二、族群社会结构的生态取向;三、回避"瘴疠之气";四、族群繁衍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土遗址上普遍长有植物,由于植物本身对土遗址具有双重作用,既有保护作用,也有破坏作用,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故此研究植物在遗址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选择应昌路故城、元上都遗址和辽上京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从植被覆盖度、根系分布情况两方面研究植物对土遗址的作用.结果表明,遗址顶面普遍被以羊草、冰草、紫羊茅、马蔺、旋覆花为主的低矮草本植物覆盖,其覆盖度集中在30%~60%;这些植物对防止降水冲刷遗址有明显的作用,对遗址的整体外貌影响也比较小.因此,针对长有植被、雨蚀病害严重、其他保护手段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的遗址,可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并且其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尊重民生要求作为大遗址保护的目标与任务,与保护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正迈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正确方向。江苏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中,将其与建设遗址公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新农村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相结合,探索中国东南地区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